首页 > 历史 > 天之水微语 > 正文

【天之水微语】春节申遗成功!值得可喜可贺

春节申遗成功!值得可喜可贺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申遗成功!春节,这一传承千年的盛大节日,无疑是深深镌刻在中国人 DNA 里的仪式感。

从古至今,春节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团圆、祥和、繁荣的无尽向往。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节日庆祝,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

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随着岁月的变迁,春节逐渐演变成如今丰富多彩的形式。

每到春节,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归家团聚。年夜饭桌上,一道道精心烹制的佳肴,凝聚着家人的爱与关怀。那热气腾腾的饺子,象征着团圆美满;那香甜软糯的年糕,寓意着步步高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期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春联贴满门窗。孩子们穿着新衣,欢天喜地地放着鞭炮,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大人们则相互拜年,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春节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它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社区邻里增进感情的契机。人们共同参与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庙会等,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春节,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寄托,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瑰宝,这种刻在 DNA 里的仪式感,将永远传承下去,熠熠生辉。

天水人的春节年俗

春节,俗称“过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尤其以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最为隆重。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在我们天水老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形式多样的年俗,共同构成了传统年俗的华美乐章,一代一代赓续传承,汇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

腊月二十三,家家都要“送灶爷”。这一天又称为祭灶日,民间俗称“过小年”。据说每年这一天,灶王爷要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恶行为、节俭程度,因而给灶王爷的对联便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关于“灶王爷”是谁?说法不一。

只要有灶房,便必请灶爷。为了隆重的祭祀,每家都买“灶糖”、烙“灶饼”(正常年份为十二个,有闰月的年份为十三个),大多数人家还要买一只大红公鸡,宰了敬献灶爷。献上“灶饼”“灶糖”,或宰大公鸡供灶王爷享用。这一天的晚饭也很特别,每家都做“搅团”,意为糊住灶爷的“嘴”,在玉帝面前不说本家过错。晚饭结束后,家家户户开始点蜡、鸣炮,到腊月三十再请回灶爷。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风俗。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期盼。每年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选黄道吉日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富丽堂皇。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反映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福的美好愿望。我国年画有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各具特色的三大流派。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祈祷保佑长辈延年益寿。

据传说,年是一个怪物,每到春节时便来扰害百姓,但“年”这个怪物怕红色,怕爆竹的响声。因而,人们一到过年就贴大红对联,挂红红灯笼,燃放鞭炮,其声震天作响,驱赶怪物,随之“年”在人们的欢庆声中到来了。

“迎喜神”是一种最为隆重的场面。大年初一,人们吃完早饭,全村男女老少穿上新衣服,到村头喜神方向迎接。汽车、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披红挂彩,牛、驴、骡、马等牲畜头上扎绑着用彩纸叠成的“绕纸”(一种纸做的花)来迎喜神。小伙子们打着鼓、敲着钹、打着锣,在空旷的地方,年轻人骑着大马狂奔,马头上的红彩带随风飘舞,挂着红缎带的各种车辆徐徐而行,满载着丰收的喜悦,期盼着吉祥平安和又一年的大丰收。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由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拜年;有的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的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福,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帖相互祝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