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新书推荐 > 正文

甘肃作家王岳林“双文集”《一路星光》《岁月如歌》出版

近日,甘肃作家王岳林散文集《一路星光》和文化集《岁月如歌》同期出版发行。

这两部作品集,共辑录王岳林精心创作的散文、随笔和通讯等作品百余篇,计35万余字,其中大部分作品曾公开发表于各类报刊。这是作者多年军旅生涯和现实生活中思想情感和心路历程的自然流露与真实写照,其中不乏有对社会人生和现实问题的冷静思考与美好畅想,也是作者近40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与检阅。

文如其人,作者追求向上、向善、向美,文风朴实,文笔流畅,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没有什么比文字和思想更有力量。感谢这些文字,她记录了我生命中那些碎碎念念的过往与美好,讲述了我对遥远故乡和亲人的心心牵挂与缕缕思念,也表达了我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和无限眷恋。”(摘自《一路星光》后记语)

在散文集《一路星光》一书中,作者记录和描述了许多真实感人的故事和精彩难忘的瞬间,读来使人倍感亲切,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鼓舞和力量,力争做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该书设计新颖,装帧精美,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孙犁散文奖获得者、天水市作家协会主席汪渺先生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商洛市作协副主席徐祯霞女士分别为本书作序,著名青年书法家、宁夏回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范彦奎先生题写书名。

王岳林,男,陕西柞水人,现居甘肃天水。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原空军航空兵某部机务大队指导员、师政治部教育干事、团宣保股长、机务大队教导员、师宣传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务。2009年转业地方后,在市委机关主要从事组织、宣传、网信和党建等工作。

作者近照

愿把酥心寄故人 ——散文集《一路星光》后记

伴着初春的暖阳,《一路星光》这本个人作品集终于和朋友们见面了。虽然前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但要真正出一本像样的书,其中的繁琐与辛劳不言而喻。好在有众多朋友们的关心鼓励和鼎力相助,这本小小的文集才得以羞羞答答地摆上了桌面。

弹指一挥间。从走出秦岭大山的那一刻起,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在人民军队和地方工作的漫长岁月里,一路走来,风雨兼程,负重前行,甚至是跌跌撞撞。既有血与火的考验,又有艰苦环境的磨练;既有默默的牺牲与付出,又有丰厚的馈赠与收获;既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虽说既无惊天动地,也无轰轰烈烈,但在走过的征途上,却留下了一串串无悔和坚实的足印。

怀揣孜孜以求的不灭梦想,面对新的时代与火热的生活,我也习惯学着去做一名观察者、思考者、倾听者和记录者。所以,也就有了这些略显稚嫩和粗浅的文字。从中选取的这40余篇文章,有的曾散见于已经泛黄的报纸杂志,有的深藏于厚厚的剪贴本当中,甚至还有一些墨迹早已暗淡的手稿,时间跨度也有近40余年。真可谓:“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今天,重读这些带有明显时代烙印的文字,无论从文学素养、认知水平,还是写作方法与技巧方面来看,都难登大雅之堂,有的甚至还会贻笑大方。但话说回来,这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文章的背后,却又隐藏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记录着一件件不平凡的事件和特殊的经历。特别是在人民空军航空兵部队的20多年间,对我来说,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人生历程,也有许多难以忘怀与抹不去的记忆。

没有什么比文字和思想更有力量。感谢这些文字,她记录了我生命中那些碎碎念念的过往与美好,讲述了我对遥远故乡和亲人的心心牵挂与缕缕思念,也表达了我对人民军队的无比热爱和无限留恋。正缘于此,我也突然有了将这些零散的文字辑纳成册的想法。一生与蓝天结缘,与星空为伴,便有了《一路星光》这个书名。

我拿什么奉献给您?

当这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稿摆上案头时,我终于长吁一口气。她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嗷嗷待哺。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文笔粗糙且笨拙,疏漏与不妥一定不少。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剩下的只好交与读者朋友们去细细评说。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孙犁散文奖获得者、天水市作家协会主席汪渺先生的不吝赐教,并应允作序。还有我的同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商洛市作协副主席徐祯霞女士,不辞劳顿,在百忙之中也为这本书写下了珍贵的文字,并给予希望和鼓励。我的战友和同乡、著名青年书法家、宁夏回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范彦奎先生欣然为本书赠写了书名。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水市秦州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白尚礼先生,好友曹登辉先生为本书的编辑出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还有我的爱人石明霞女士,甘当第一读者,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龙年春至,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2024年3月于古城天水

梦回吹角连营 ——文化集《岁月如歌》后记

刚出了一本散文集,趁着这个热乎劲儿,接着又想把过去撰写的一些零碎的理论文章和通讯报道作品集在一起,再出一本集子,也算是对自己过去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总结,或者说人生经历的一个缩影。

往事不堪回首。我从一个大山里的懵懂少年,自踏入到绿色军营的方阵里,热血沸腾二十余载,可称壮怀激烈,亦可谓壮志未酬。从一名普通士兵,到一名团职军官,虽说也圆了自己的军旅梦。但因多种原因,又不得不做出人生的再一次选择。

点点滴滴都是爱,一枝一叶总关情。脱下心爱的军装,历经周折,走进了一心向往的市委机关大院,转眼又是十几个春秋,一路走来,初心未改。对待工作,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我一直是倾注了满腔热情,甚至豁出了身家性命,却最终也还是没有翻出什么浪花来,总感到还是一事无成。寒来暑往,早出晚归,在这座城市不到二十公里的两个区间里,前后两辆交通工具却记录下了几十万公里的里程。期间,工作岗位也稍许有点调整和变动,也只不过是在这个不大的院子里东挪西移,一桌一椅,十几个平米足矣。直到有一天猛然发现,身边一张张年轻陌生的面孔日益多了起来,再看看早已是满头华发和渐渐佝偻着身躯的自己,这才突然有了“差辈”的感觉。这不,有限的革命工作生涯,已开始了倒计时。“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规律使然,谁亦无法抗拒。

看来,这辈子的主要经历也就“两个院子”了,一个军营大院,一个市委大院。岁月如歌的行板,慢慢磨平了棱角和锐气,也熬干了青春和热血。好在一颗赤子之心依然在跳动,血管里红色的血脉依然在流淌。此生,问心有悔,但也问心无愧,算是对得起天地和良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虽然早已过了癫狂和冲动的年龄,但往往还会对过去的那些人和事记忆犹新,有时仍感动不已,甚至难以释怀。特别是在人民军队这个革命的大家庭里,在基层岗位工作多年,与来自祖国东西南北这些优秀的热血男儿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冷暖自知。战士们的单纯可爱,官兵之间的团结互助,以及战鹰轰鸣的训练场与军营生活日常,每天都有动人的故事和难忘的事件发生。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和基层的“老宣传”,我也习惯用笔记录下了这些点滴与感动。当然,这也是我生命中最珍贵、最重要和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后来,还因工作需要,我撰写了一些理论文章,既有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也有解决难点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当然还有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分享。我感觉还是有必要把这些文字汇集起来,一是启悦自己,二来以示纪念。倘若能够为他人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那就很欣慰了。

本书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许多战友、文友和朋友的热情鼓励和鼎力相助,令我十分欣慰与感动。我的战友和陕南同乡、著名青年书法家、宁夏回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范彦奎先生欣然为本书赠写了书名;我的同乡战友、军旅书画家和作家吕军生先生不辞辛劳,在百忙之中为我写下了珍贵的文字,并以此文作为本书的序言;还有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秦州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白尚礼先生,文友和责任编辑曹登辉老师对本书的编辑出版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这里还要特别做出说明的是,作品中选编的部分新闻稿件,有的是与我的好战友、宣传工作同行转林、高杰、林康共同完成的,恕我没有逐一做出标注。正是因大家的热心帮助、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为本书增色添彩不少,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这本文集分为《营连手记》和《灯下思语》两个部分,共收录59篇文章,16余万字,分别按照时间先后排序编录。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年代较久远,加之本人才疏学浅,疏漏与差错一定在所难免,敬请方家和读者朋友们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2024年4月于古城天水

作者军旅照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