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推荐人选山东44人,72岁的她上榜
“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这样的描述,是群众对于茂腔这种地方戏曲的痴情。在胶东半岛,张梅香与茂腔结缘半个多世纪,几经岁月的洗练,让她和角色融为一体。戏中人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让观众的心随着旋律穿梭,沉浸在那悠扬的古韵之中。
张梅香手捧荣誉奖杯。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全国共有958人入选,其中山东省44人,胶州市茂腔名家张梅香(张美香)上榜。近日,青岛晚报全媒体记者对张梅香进行了专访,分享她的艺术旅程和对茂腔传承的独到见解。
机遇
19岁进剧团学唱茂腔
被誉为“胶东之花”的茂腔,又称“肘子鼓”,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戏曲,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1895年左右,苏北人“老满州”携儿女沿临沂向北演唱,将柳琴戏唱腔融合到“本肘鼓”中,形成了尾音翻高八度的新唱法。这种唱腔,当地群众称之为“打冒”或“打鸣”,取其谐音,“本肘鼓”逐步衍变成“茂肘鼓”,后来定名为茂腔。2006年,茂腔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是那种为文艺而生的人。从小喜欢唱歌跳舞,在学校是文艺骨干。”3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张梅香的家中,她拿起一张张珍藏的老照片,感慨万千。从19岁进剧团学唱茂腔,到成为青岛茂腔剧团的台柱子,到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的省级传承人,五十多年来,张梅香在茂腔中表演过孟姜女、小银环、才女等形象,无论扮演哪个角色,从形体、唱腔都表演出了这些角色的特点,在一招一式、一腔一句的磨砺中成就了一段梨园佳话。
张梅香中学一毕业,就进了工厂干临时工。1970年,胶州剧团招生,她闻讯赶去报考,被当时的主考之一、后来成为茂腔国家级传承人的曾金凤老师选中。“开始只是练功,练嗓子,接着学唱40分钟左右的小戏。”张梅香与记者侃侃而谈,因为自身条件不错,加上老师的悉心教授,张梅香逐渐在剧团崭露头角。
张梅香与恩师曾金凤的演出及日常合影。
在漫长的茂腔艺术传承之路上,张梅香心中永远铭记着一位至关重要的恩人,就是她的老师曾金凤。恩师的教诲和指引,对她的茂腔传承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张梅香的家中,墙上显眼地挂着她与恩师演出的一张张合影,她从里屋拿出泛黄的照片,向记者讲述了那些年创作一部部茂腔剧的激情岁月。
梳着两个辫子,身着彩色的方格衣服,内衬白色衬衣领翻出来的女子,这一经典形象,便是从豫剧移植过来的大戏《朝阳沟》中塑造的主角小银环,也是一部反映当时国家支持知识青年下乡锻炼的茂腔剧。据张梅香回忆,这是1976年剧团接到去驻青部队演出的任务。其中,剧情塑造的关键人物小银环生活在城市,不习惯农村生活,在经历了很多磨难后,憧憬着建设新农村的故事。
“演出是自己的内心戏,这部剧我也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表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背台词,到唱腔的逐字逐句推敲,到一举手、一投足、一个身段、一个眼神的反复琢磨,通过恩师曾金凤和自身的努力,仅仅用了七天时间就表演出来了,这也是我的成名作。”由于张梅香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于剧情中要表演的挑水、锄地等劳动动作,表演得淋漓尽致。演出大获成功,那时候一出门,大家就叫她“小银环”。在驻青部队演出结束之后,张梅香又被邀请到青岛工人文化宫、沧口剧院等多个剧场,连续演出了两个多月,场场爆满,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火爆场景。
挑战
茂腔艺术走出国门
成为名角之后,张梅香更忙了,演出、排练把她的生活占得满满的,连恋爱、结婚也被拖延了下来。她结婚时己经28岁,在同龄人中属于比较晚的。几个月后,她怀孕了,直到孕期6个月时,张梅香依然活跃在舞台上。1979年,孩子出生后仅56天,张梅香就又上班了,紧接着排练茂腔传统大戏《牛郎织女》。这一次是紧急任务,十天要排练出来,她既要背词、又要表演,还要给孩子喂奶。
“只要你努力,一切都交给我,还有其他老师包教包会。”当时恩师曾金凤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一字一腔、一招一式,从抬步、水袖,再到韵白,曾金凤手把手,口型对口型教张梅香。为了培养青年和接班人,曾金凤争分夺秒,中午也不回家休息,一碗白开水,一份萝卜咸菜,一个杠子头火烧,就是她的一顿中午饭。最终在舞台上,师徒二人,摸爬滚打,成功拿下了这部经典剧。
《牛郎织女》在胶州人民剧场演出后大获成功,再次激发了张梅香和剧团上下的创作激情。接着,他们又排出了茂腔大戏《孟姜女》《莫愁女》等,一天两三场在胶州人民剧场演出。除了剧场演出,剧团更多的时候要下乡到村镇为农民群众送戏。“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样的演出车,我们一般是坐拖拉机下去,临时搭个台子就唱,但演出服装是要穿的。最难的是冬天,还记得有一次天空飘着雪花,我穿着单薄的演出服在露天的场地唱《七仙女送子》,冻得直打哆嗦还是要硬挺着把戏唱好。”张梅香说。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特别是像茂腔这样的地方传统艺术、特色剧种更加注重传承、发展和保护,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补贴政策。文艺工作者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为了赚钱糊口走东家、串西家演出赚钱,而是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研究茂腔剧目的编排与创作上。剧团尝试新的创作,将茂腔与胶州秧歌结合排出新作《秧歌情》,登上北京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甚至代表剧团首次到韩国进行文化交流。茂腔,不仅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成为了中国艺术名片,受到外国友人钟爱。
热爱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张梅香的名字源于这句诗,她的茂腔生涯也正应了这蕴意。从艺以来,她受到宿艳琴、王艳秋、张茗华等茂腔名家的指导,在长期的舞台演出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让这枝“茂腔之花”开始盛放。
张梅香回忆与丈夫徐增亮探讨茂腔剧的细节。
在张梅香的艺术人生之旅里,陪伴她共同经历岁月洗礼的,除了舞台上的光芒,还有她那位始终如一的伴侣徐增亮。徐增亮不仅是生活中的温暖依靠,更是张梅香艺术道路上的坚定支持者。“我的丈夫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非常有才华。当时我一天演出三场,有时候还会临时加演一场。为了让我休息好,公婆帮着照顾孩子,丈夫便承担起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在事业上给予我很大的支持。丈夫负责乐队,我负责演出。我们在剧团共同成长,也是剧团的模范夫妻,在演出空当,我的丈夫总是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解剧情和人物。”张梅香回忆起与丈夫共同成长的那些岁月,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张梅香记得《清风明月秧歌香》那部茂腔与秧歌结合的戏,当时徐增亮一有空闲,便和她一起探讨这部戏里这段唱腔用什么表情,用什么样的曲调。
张梅香从艺46年汇报演出《罗衫记》时的场景。
身为剧团的主要演员,张梅香清晰地记得当年结婚是腊月二十六,没过几天,正月初一就要回本地演出了。用她的话说:“顾得了事业,顾不上孩子。”张梅香每次演出一出去就是半个月到一个月,从孩子六个月开始,就到日照、烟台、威海等胶东半岛演出,走遍了茂腔的流行区域,给广大观众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为剧院带来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
茂腔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且茂腔中女腔部分,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一袭蓝衣,“郑月素”缓缓登场作掩泪状,一声“大人呐”,便愁肠百转,一个凄苦怨女的形象就当下分明了……这是张梅香从艺46年汇报演出《罗衫记》时的场景。“茂腔作为地方戏,需要传承,但在传承中更需要创新,传统茂腔中的地方方言土味重,随着社会的变化,我们也会微调唱腔,让老中青三代都能听懂,也愿意传承下去。”张梅香说。
1981年,她主演的茂腔创作戏《燕双飞》到省里参加第一届山东戏剧演出月活动即获得表演二等奖;1986年,她主演的《弘文才女》《金嫂子》获山东戏剧演出月活动表演一等奖;2002年,张梅香参加国家“国花”杯中青年戏曲演员表演大赛获“十佳花旦奖”;2011年,60岁的她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红戏会”展演活动,演出的现代戏《红嫂》获得优秀表演奖。
追求
把茂腔艺术传承下去
退休之前的张梅香一直在表演第一线,每天都要演三四场戏。“我经常半个月出去汇演不回来,平时还要带学员练基本功。”2001年退休后,张梅香并没有闲下来,她去剧团辅导青年学员,帮他们排戏;还在胶州市老年大学和西海岸新区的老年大学开办茂腔艺术班。
张梅香教市南小区茂腔社团的学员基本演出动作。
“续一把沂蒙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3月1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胶州市市南小区文化活动中心三楼,张梅香老师与22位学员们登台表演茂腔《红嫂》。再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沂蒙山区,红嫂为亲人细熬鸡汤,为伤员包扎伤口的场景。张梅香正在给学员们指导“拿起长勺搅拌鸡汤”以及“革命的红旗,高插在蒙山上”这段表演的动作。茂腔演唱,离不开中国民族乐器的伴奏,在教课现场,75岁的王宝亭用打击乐器板鼓开场,打一下板再敲一下鼓,紧接着主弦京胡、京二胡、月琴等伴奏陆续响起来了。80岁张名海是主弦京胡之一,他跟着张梅香伴奏也有14年了。用他的话说:“名家才能唱好,给名家伴奏才能显出水平。由于多年给张老师伴奏,她要求严格,一音一符不能有错,对节奏的把握也要求准确。这么多年来,她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唱腔准确的学徒。”
张梅香老师给学员示范茂腔《赵美蓉观灯》演出的动作。
张梅香老师教中老年学唱茂腔,用表演结合说唱的方式,一年一个班能教四部茂腔戏。从她的粉丝到学员,有的不远几十公里来学茂腔,有的追随她学茂腔二十多年。跟随张梅香学习茂腔十年多以来,胶州市市南小区梅香茂腔班的学员沈明珍最拿手的是《赵美蓉观灯》《绣寒衣》《江姐》《绣红旗》《朝阳沟》等。“每年都有汇报演出,夏天的周周演、邻里艺术团演出,我们个个都能登台表演。”负责这个茂腔社团班的副班长张淑珍和王淑珍自豪地说。“小时候文化下乡时,我听张梅香老师的茂腔,就喜欢上了她的唱腔。2018年,打听到张梅香老师在老年大学教茂腔,我就报了班,跟着她已经学了六七年的时间,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教我的第一首茂腔戏《赵美蓉观灯》。”学员张玉芝向记者娓娓道来。
72岁的张梅香还说“戏曲要从娃娃抓起”,她大力推进扶贫募捐、戏曲进校园等社会公益活动。在当地的职工幼儿园、胶州市常州路小学、胶州市阜安小学等办起少儿茂腔培训班,在每年的暑期,张梅香义务参加胶州市小小非遗传承人的培训,从压腿、走台步等基本功,到唱腔、表演、身段、唱念做打等,全部言传身教。
此外,剧本创作、舞台布景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茂腔不可缺少的部分,张梅香也一一传承。“我的学生已经有在省里拿一等奖的了。”张梅香培养的学生,有的考入山东艺术类院校,有的办起剧团,有的在社区成为文艺骨干,有的考上了茂腔剧团……目前,张梅香每周五上午在市南小区文化中心教中老年人唱茂腔,每周六在胶州市文化馆教小学生茂腔表演,她退休二十多年来教授学员累计上万名。
有人形容张梅香,说她“戏比天大”,在她看来,是茂腔让她走出乡村登上舞台,是乡亲们的支持、观众的喜爱,让她可以从事她喜欢的职业并不断绽放魅力。
即使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她依然经常活跃在街道、社区组织的文化展演活动中。用她的话说:“不能因为自己是国家一级演员就高高在上,别人请你去演出是尊重你,肯定你的演出成果和艺术成就。”她对学员分享更多的一句话:“只要我身体健康,就一直教下去,非遗文化茂腔的传承永远在路上。”
人物简介
张梅香,女,胶州市人。师承曾金风,工青衣、花旦。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山东“尖子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代表人物之一。从艺五十多年来,张梅香先后主演了70多出大型茂腔剧目,获得过3项国家级金奖,8项省级大奖,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茂腔代表性传承人,在茂腔传承的艺术道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闪光的足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