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昨晚,“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在茅盾先生故里——浙江桐乡隆重举行,同步于浙江卫视和爱奇艺等网络平台联合播出,向“攀登”文学高峰的作家们致敬,让优秀作家作品以更丰富的文艺形态、更新颖的传播方式与大众相遇。
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东西《回响》5部长篇小说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它们是对新时代文学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阅,反映了广大作家讲好中国故事的共同努力,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文学的万千气象。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备忘录和心灵史
茅奖获奖作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备忘录和心灵史。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评论家何向阳分析了获奖作品的各自特点后,指出总体的共同特征:“获奖作品都有蓬勃鲜明的时代精神,体现了这四年来长篇小说的新成就。具有深沉的现实关切。小说对现实展现了文学的关注。这种关注不是浅表的蜻蜓点水,而是深沉的向内掘进;有着灼热的人民情怀,《雪山大地》《宝水》《千里江山图》等作品都是置身于人民中间,从人出发,将个体的人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我’对人民的热爱,写出‘我’如何融入到‘我们’之中。在对‘国之大者’的书写中透露出对人民的深沉之爱;具有坚实的本土风格和创新精神。从新时期一直到新时代,当代文学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坚实的中国式本土风格与融汇人类文化的创新精神。五部长篇小说各自的风格创新都有体现,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小说结构、语言特色,都是可圈可点的,又不同程度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的复归,这是一种经由时代发展和主体创造而具有的开放品格的现实主义,融汇了英雄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等优长,展现了具有中国文化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
本届茅奖评委、评论家丛治辰感念评奖的那些日子:“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茅盾文学奖的文学追求,即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的统一:作家们在普通人身上看到了值得被文学记录的时代光辉;获奖作品都体现出反映时代、理解时代的强烈诉求,表现出个人理解世界,文学表达时代的探索勇气;新人形象、先锋笔调、多元叙述方式以及类型文学、影视文学叙事手段的化用等,都体现了茅奖对创新的重视。”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深扎”,这是文学的方法论。《十月》杂志执行主编、评论家季亚娅认为本届茅奖所体现的时代特征是文学的“行动性”:“作家们到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去,书写时代经验与实践,一种扎根于广阔中国大地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方式正在生长,根须触到土地上八面来风的新鲜经验,我们与土地的情感连接,由此生长出当代文学的主体性。获奖作品去往历史和文化的纵深,去往乡村建设的现场,彰显历史与时代中的人性和理想主义之光,是英雄主义的‘千里江山’,也是无数平凡人的心灵‘回响’。《十月》杂志首发的《宝水》《本巴》都是当代作家‘深扎’大地结出的硕果。”
作家杨志军在青海生活了近40年,小说中的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他很感慨:“《雪山大地》的写作过程就是投入雪山大地的怀抱,带着对草原的深情,对酥油的热爱,回望自己的童年与青年时代,写出半个世纪里父辈们在青藏高原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与当地藏族同胞肝胆相照携手互助的奋斗历程。”父辈们的生命史与青藏高原现代化发展史的交融让小说饱含着艺术感染力,为深入生活,提升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重要的创作实践经验。
“对于文学写作者而言,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着的巨变是一个具备无限可能性的文学富矿。要在其中挖宝,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确实缺一不可。”这是作家乔叶创作《宝水》的重要心得,她以“跑村”和“泡村”的方式,走进村庄,深入生活,沉浸式地倾听和记录,听到村民和乡村干部藏在深处的微妙心事,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无数扑面而来的鲜活细节让乔叶真切地意识到“深扎”的收获,大时代与小细节的辩证关系:“宏阔的时代必须附丽在这些细节里,而这细节又由无数平朴之人的微小之事构建,如同涓涓细流终成江河。”
本届茅奖获奖作品和提名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当下中国现实,人民生活面貌及精神世界;另一方面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中华民族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贡献。本届茅奖评委、评论家吴俊认为:“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当代作家的自觉意识,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有了充分提升,茅奖作品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示范性文本,文学批评应该在这方面深化探讨和研究;茅奖作品也是大学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当代文学经典进入课程教学,是急需推广的新时代大学人文建设、人才培养的使命。”
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学创作传播全过程
“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扎根在人民的生活,我们的文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中国经验、中国故事、中国精神的书写,归根到底是要打通人民之间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与美学经验。”作家孙甘露从深入生活与文化传承两方面谈论文学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知古鉴今,继往开来。每一次关于文学的再实践、再创造,新的时代思想、社会理念、人文精神都会融合进来,世界因此呈现出新的视角与侧面。”
《本巴》是向《江格尔》史诗的致敬之作。作家刘亮程从草原文化的说唱传统中,获得构思《本巴》的灵感。“我想在这些古老神奇的说唱之外,说出自己的声音。在史诗言说的尽头,找到自己无边无际的想象和结构一部小说的方法。在语言的地老天荒中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刘亮程倾心面对家乡、土地和生活,探索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学叙事。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作家如何在文学创作中融汇创新?作家东西分享了他的经验:“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学创作全过程。首先,要在生活中寻找新灵感,要在生活中寻找新人物,还要在写作中研发新词。”谈到《回响》的写作,他很有感触:“做一个写作者,我是幸运的,我恰逢巨变时代,中国从物质到精神都发生了变化。新人物不断涌现,新情节层出不穷,新事物屡见不鲜。”
第十届茅奖获奖作家徐则臣表示:“对我而言,茅盾先生是双重意义上的前辈与楷模。有幸获得以茅盾先生之名命名的文学奖,更是一名作家无上的荣光。茅盾先生也是我所供职的《人民文学》杂志的首任主编。他所开创的《人民文学》的文学与编辑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文学》人,能够置身于这一伟大的传统,我深受滋养,也倍感荣幸。”
青年评论者杨毅敏感于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中国文学盛典’将埋头书斋的作家请上舞台和屏幕,成为文学盛典的主角,既是对作家创作劳动的尊重和肯定,也激发了社会对文学的关注。电视、网络平台直播的方式,热烈而生动地展现新时代文学成就,意蕴丰富的文学作品,在屏幕内外拉近观众与作家的距离,特别吸引Z世代年轻观众,让他们直观感受作家的气场、文学的魅力,与新时代文学同频共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