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正文

《原子与灰烬》:从历史上六起标志性的核事故中寻找核灾难的根源

Ø 1954年3月,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试爆氢弹,放射性沉降物覆盖大片海域,数百人被辐射所伤;

Ø 1957年9月,苏联克什特姆镇附近的马亚克核工厂核废料罐爆炸,无数当地居民遭遇严重辐射;

Ø 1957年10月,英国温茨凯尔工厂反应堆起火,造成史上首次重大核反应堆事故;

Ø 1979年3月,美国三里岛核电站辐射泄露,导致周边六个郡数十万居民被迫疏散;

Ø 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引发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

Ø 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遭海啸袭击,四座反应堆接连爆炸,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故事,只会发生在切尔诺贝利吗?

《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是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继《切尔诺贝利》之后,再度审视核能源问题,试图从历史上六起标志性的核事故中寻找核灾难的根源。

近日,长安街读书会联合广东人民出版社,共同举办了“在福岛危机中探索核能源的未来——《原子与灰烬》新书分享会”。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博导周涛教授,中国广核集团专职董事、南方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博士殷雄教授领读该书。

两位核能科研和核能工业领域的专家,通过视频连线,从学术和产业两方面,就核电站是否安全、核泄漏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国的核技术发展情况等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带来权威且详细的解读。

殷雄教授认为必须先界定概念,常规核电站排放的叫核废水,是经过处理且对环境无害的,而此次日本排放的核污水则含有大量辐射物质,对环境会造成巨大危害。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因此质疑核电站的安全性。他认为,日本政府在这一事件中,违反了责任伦理、技术伦理和友爱伦理三个基本伦理,对太平洋沿岸地区民众造成了心理方面的影响,对全球环境和海洋生物也造成了巨大危害。

对于公众普遍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殷雄教授认为大家不必太过担心,我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一方面会持续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包括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和外交上的,以促使日本政府顺应世界人民的呼声,停止排放剩余的核污水。另一方面,中国政府有关的职能部门和企业,会对相关的海域水质、海生物、海产品,特别是有可能摆到我们中国人民餐桌上的海洋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哪怕是再微小的问题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他提醒广大公众,抢购含碘食盐对于防止核污染和核损害,并没有益处。核电站的医用碘片,只有在发生重大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时才会使用,普通民众没有服用的必要。

关于核电站的安全性问题,周涛教授认为,核电站事故之所以受到大众关注,与核电本身低风险率、高危险性的特性有关,实际上全球400多座在运行的反应堆,数十年来重大核事故仅是个位数,从概率上讲并不高,核事故的致死率也远不及交通事故,或核电以外的能源行业。但核电技术本身的安全性是有足够保障的,他以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举例,多年后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去吸烟因素,当地民众的癌症患病率没有增加,由此可见其安全性。而三里岛核电站使用的压水反应堆,和我们中国现在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现在的反应堆绝大部分都是压水堆,设计有安全壳,安全性足以保证。

核安全是国家安全、人民安全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核能行业人士,向大众科普核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有了公众的支持,有了人民的理解,核电才能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向前发展。核电的治理,核安全的治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要确保核电的万无一失,以排除公众因对核电技术不了解、不熟悉产生的疑虑,进而增加社会对核电的支持认可,为核电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双重背景下,核能是非常好的替代能源,但核辐射的危险性又是不言而喻的,就像《原子与灰烬》一书的作者浦洛基教授所言:“当它安然无恙时,核能是世界上最洁净的能源;一旦事故发生,核能就是世界上最肮脏的能源。”那么我们在发展核能的问题上,要如何处理这其中的矛盾?又如何更安全地去发展核能?

殷教授指出,核电与其他能源形态相比在环保效益方面与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在内的其他新能源形态相比毫不逊色。作为能量密度最高的已知能源,同时也属于低碳能源,在战略上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核电的技术成熟度经济性和一般意义上的安全性已经在核电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技术方案是完全可行的。虽然核辐射具有威胁性,但是人类已经掌握了避免这种威胁性的基本方法。

周教授随后介绍,中国在新型反应堆的研发、应用以及自主性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反应堆技术正逐步实现二代到三代的跨越,有关核聚变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并且核能领域也出现了民营资本的加入,整个行业都充满活力。

两位专家最后就《原子与灰烬》一书中描述的六起核事故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虽然人类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核事故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技术上不够成熟、管理上存在缺陷、政府监管缺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等等。放在大环境上,也有为了业绩忽视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铤而走险、急躁冒进的行为,这些问题总体而言,是因为核安全文化的缺失。所幸的是,这些带来巨大损害的核事故也不断促进我们思考和改进核能安全方面的措施,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增强安全意识,核能行业完全有可能防患于未然。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光伏及储能展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