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正文

从《以色列简史》到《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 知书No.263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故事要从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这片土地上建立民族家园开始说起。

19世纪末首批犹太定居点建立,20世纪30年代阿拉伯起义,1948年以色列建国,1967年六日战争,1933年《奥斯陆协议》,2002年以来修建隔离墙……

这片土地上两个民族百年难解的纷争,不是几句话或是几个历史事件就能讲明白的。

如果你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为什么总打仗很感兴趣,不妨来看看这8本书,从地理、历史、文化、个人回忆各个层面告诉你,面对这场持续百年的矛盾,双方都是怎样看待的,又是怎样处理的,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它无法结束。

以色列视角:《无国之谍:以色列建国之际的秘密特工》《以色列简史:1897—2011》《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

“在很大程度上,以色列人已经厌倦了历史的重负,不愿将自己的生活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审视。但另一方面,以色列人从来没有忘却历史,也没有抛弃自己的民族记忆。”

巴勒斯坦视角:《最后的天空之后:巴勒斯坦人的生活》

“我们没有著名的爱因斯坦、夏加尔、弗洛伊德和鲁宾斯坦,用他们遗留下来的显赫成就来保护我们。我们也不曾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被纳粹党屠杀的大灾难,可以博得时间的同情。我们是‘其他的’和相反的,是大批离开和迁徙的几何图形中的瑕疵。”

思考:《耶路撒冷三千年》《中东生死门:巴以行走观察》《敌人与邻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17—2017》《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无法回避的大国冲突及地理宿命的抗争》

“如果一个别示巴的男孩爱上了一个海法的女孩,他要怎么做?他会拿起电话,约好日子,然后开车去看她。如果一个伯利恒的男孩爱上了一个纳布卢斯的女孩,他要怎么做?他必须穿过检查站,他需要一千零一个许可证。”

“城市如同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每座城市的居民心态,然而耶路撒冷却是一面双向镜,它不仅显示自身的内在生活,也反映着外在世界。”

“文化和地理的力量,可能在某个时刻战胜一切,而一个人为的边界是不符合自然的,所以也特别脆弱。”

巴以之间无尽的冲突,时刻笼罩在暴力阴影之下,眼看和平曙光就要到来,又立即被险恶的风暴摧毁。

都自称受害者,却又都是施暴者,战争面前哪有赢家?

愿人间再无战火,愿世界和平!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