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创新
李顺前 刘建军
(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此,报告作出了“六个必须坚持”的高度概括与深刻阐释。这“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既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其中的第三条“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对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引。
一、只有坚持守正才能科学创新
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论。守正创新本身包含了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无论守正还是创新其本质都是坚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注重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是从任何主观的臆想出发,违背规律和否定规律而做出不符合实际的主观臆断。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走的是人间正道,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守正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之日起,马克思、恩格斯就始终坚守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基本原理具有穿透历史、穿越时代的强大真理力量,是必须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守正”的根基。他们在坚守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还要不断与各种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坚决斗争。马克思主义既是实践的理论更是人民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发展,不断丰富完善自己。
守正创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的新变化和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许多新话,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出“六个坚持”的高度概括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凝练、科学概括,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遵循。
坚持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理论的丰富发展。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样的政治观区别于一切旧式的政治观。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赤子之心,对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自信自立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精神的丰富发展。马克思在创立、发展、传播和实践真理的过程中展现出强烈的理论自信,坚信他毕生所从事事业的正义性、思想的科学性、目标的伟大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自信自立的鲜明特质,彰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充满着豪迈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
坚持守正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发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坚持守正创新,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
坚持问题导向是对马克思主义问题导向思维方法的丰富发展。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致力于提出新问题并寻求科学的答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和大国外交实践中存在和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坚持系统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丰富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路径。
坚持胸怀天下是对马克思主义为全人类谋利益崇高价值追求的丰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思想理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博大胸怀。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新征程上,我们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继续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进一步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三、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继续坚持守正创新。
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是守正创新的具体体现。继续坚持守正创新,首先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守正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只讲守正不讲创新,可能导致固步自封;只讲创新,不讲守正,可能导致迷失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守正与创新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同时也强调指出“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这就要求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三个不动摇”,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同时要紧紧把握“时代”和“实践”这两个基点,要有“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的心胸和态度,“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两个敢于”,继续推进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面向未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必须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继续推进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