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 —— 天水市2022年乡村旅游培训工作综述
去年以来,天水市主动克服疫情影响,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乡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培育了一大批乡村旅游发展典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文旅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打造高品质乡村振兴“旅游版”,激活乡村旅游消费市场,助推全市文旅产业恢复发展。2022年以来,天水市先后承办了全省乡村旅游培训班,举办了天水市乡村旅游秦州区、清水县培训班,正在筹划麦积区培训班,持续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累计参训学员500余人次,以乡村旅游赋能天水乡村振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精心组织用心谋划求真经
天水市文旅局在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精准把脉的基础上,借鉴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经验,与省城乡投集团、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文理学院等知名高校和乡村旅游企业紧密对接,邀请王明寿、高亚芳、陶雪松、朱彦杰等知名专家、学者为天水乡村旅游把脉问诊、现场授课。详细了解每个现场教学点的资源特色、发展经验、参考价值,结合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形成了内容充实、类型丰富、行程合理的培训考察方案,确保全市乡村旅游培训借鉴意义强、启发作用大。
课堂教学掀起“头脑风暴”
专题培训,课堂教学是重头戏。天水乡村旅游培训工作立足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发展实际,围绕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实践、乡村旅游宣传推广能力提升和乡村旅游发展视野培养等主题,邀请多位专家从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进行授课,进一步拓宽了学员思维,为促进各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提供智力支持。10余场高含金量的课堂教学,开阔了思路、增添了动力,增长了见识,为天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理清了思路,增强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用现场教学转化理论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互穿插,是天水市乡村旅游培训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培训期间,学员们走进青鹃山旅游度假区、平南镇草莓小镇、清水县文旅农康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中医养生馆、秦州区李官湾村、天水古城等地进行现场教学。村庄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非遗项目以及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学员们惊叹不已。大家边走边看,边看边学,满载而归。
在天水西关古城,秦安县娲乡农园负责人杨新琦说道,“此次现场教学环节令我收获颇丰,真正跳出固有思维局限,以全产业链、全行业的视野来审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天水西关古城的学习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工作的不足,深深感受到文化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交流互鉴中共同提升
一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培训期间,各县区就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分享。大家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研讨中共同进步。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既站位高,又联系实际,干货满满,大家交流了经验做法,开拓了思路视野,研讨了发展难题,提振了发展信心,充足电、蓄满能。
清水县陇东乡文体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道,“我市的乡村旅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富民目标的实现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要将深化农旅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党支部书记杨江东说,“后川村主导产业是农家乐餐饮业,十多年来,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由当初的4户发展到现在的80多户,由少到多,发展壮大起来,户均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我们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
据悉,乡村旅游发展已经成为天水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2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中国美丽田园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休闲旅游街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7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甘肃省文旅振兴样板村5个;建成乡村酒店、农家乐、农家客栈、乡村民宿等业态近1000家。在全市文旅行业鼓足干劲再出发的恢复窗口期,天水乡村旅游作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作为传承乡土文化的强大引擎和聚集人气的有效载体,已经成为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天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