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一艘古船:长江口二号的新发现与背后的打捞新技术
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由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重约8800吨的沉箱被打捞工程船“奋力轮”缓缓提升出水,沉箱中装载着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桅杆清晰可见。
这是一艘清代同治年间起航的木质帆船,被发现时埋藏在5.5米深的淤泥之中,船首、主桅杆等结构得以完整保存,舱室内整齐码放着大量瓷器。历经150余年光阴,“重见天日”的长江口二号古船,被考古工作者视作填补空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为其量身定制、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成功实施,则被誉为中国水下考古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这艘古船“身世”如何?原应驶向何处?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后,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上海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几天后,长江口二号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的新阶段。随着相关工作的进行,这些问题也将逐一“解锁”。
惊人的发现
长江口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入海口、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点。古往今来,在这条繁忙的航线上,不知埋藏有多少水下遗珍和未解之谜。2011年,上海市文物局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总体部署启动了水下文化遗产普查,然而,在这片能见度几乎为零的茫茫水域中探宝,与“大海捞针”无异。
长江口二号古船初露真容。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直到“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等成果问世后,结合无人艇、多波束、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磁力仪等海洋物探扫测设备,水下考古工作者在浑水中也有了“视力”。
2015年,上海市文物局组织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重点水下考古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保存较完整的铁质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一号”,系一艘民国时期的铁质军舰。随后,考古人员扩大扫测和探摸范围,又在该沉船北部发现了另一艘体量较大、保存完整的木质沉船,编为“长江口二号”。为了进一步摸清这艘古船的性质和年代,从201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国内专业机构,每年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和多学科研究。
经过7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勘探,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清晰浮现。
长江口二号古船船体局部。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这是一艘木质帆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残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古船上部的船艏、缆桩、主桅杆、左右舷等结构完整。从目前的勘测情况看,它是清代上海广为使用的沙船的可能性最大。
考古工作者曾选取4个舱室进行小范围的清理,在舱内均发现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另外,在船体及周围,还出水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以及建筑材料等大量文物。特别是出水的绿釉杯底书有“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绿釉杯,底部有矾红彩书“同治年制”篆书款识。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中,长江口二号古船被正式列入中国水下考古重大项目。
国家文物局在一篇文章中称,这艘古船是继35年前在广东发现的宋代“南海I号”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它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船体的完整性和丰富的船载文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运史、陶瓷史、经济史等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创新技术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长江口二号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文物工作者进行了审慎的技术论证,最后由国家文物局拍板同意了“整体打捞、异地保护”的方案。
35年前,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被发现的宋代古沉船“南海I号”就曾采用这种特殊的保护方式,被迁入到室内人工可控环境中进行保护和考古发掘,如今安放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时隔多年,面对更高难度的情况,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研究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实施这一打捞行动。
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作为技术的配套,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还定制了一艘全新的专用打捞工程船,命名为“奋力轮”,其主尺度长130米,宽34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米。在船体两端,设有同步提升装置,船中部开口,自带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22根巨大的弧形梁逐根从船下方穿引过去,并相互镶嵌在一起,组成一个长51米、宽19米、半径9米的半圆柱体沉箱,把古船及周围泥沙、海水“滴水不漏”地包裹起来。穿梁完成后的弧形梁沉箱装载着古船,被另一艘打捞主作业船“大力号”从海底提升出水,而后仍由“奋力轮”转运、卸载至船坞,如此,完成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
今年3月10日,“奋力轮”在江苏南通开工建造,7月15日制造完工,驶回上海交付。6月1日,实施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迁移的主作业船“大力号”经过充分准备,启航开赴作业现场,9月6日到达古船所在水域,并启动一系列准备工作。同月29日,22组巨型弧形梁中的第1组正式下穿,至11月15日,第22组穿梁到位。
11月17日,“奋力轮”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整体打捞工程进入关键阶段。20日晚,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启动,经过近4个小时的水下持续提升后,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终于在“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现身,古船被成功整体打捞出水,船体上部的桅杆清晰可见。潜水员第一时间为它们套上保护套,防止这些木质文物在重见天日之后骤然“脱水”。
古船将“归来”
长江口二号成功出水,吸引了无数好奇的目光。11月21日上午,上海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几天后,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进行新一阶段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其“身世”究竟如何、原应驶向何处……诸多谜题也将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而逐步解开。
“奋力”轮“怀抱”古船。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南都记者从2021年1月发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看到,“启动长江口二号古船博物馆建设”已被写入上海市“十四五”规划。而这一博物馆,也已正式选址杨浦区的上海船厂旧址,充满历史感的老船坞将在开展考古发掘的同时,成为文物保护和展示教育的基地。
针对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它带给人们的惊喜早已显现。
2021年和2022年,在上海市文物局两次组织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水下调查时,就清理出了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以及一批产自江苏宜兴窑陶瓷器。
长江口二号古船部分出水文物(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一只精美的诗文杯上绘有竹石,一面写着“明月微风响,青声枕上闻”,一面写着“林中生玉竹,月下美人来”。另一盏“二甲传胪图”杯,生动地画着“两只螃蟹传递芦苇”的图案,原来两只螃蟹寓意“二甲”,芦苇谐音“胪”,殿试第四名被称为“传胪”,图案寄托着古人对“金榜题名”的祈愿。考古人员在清理一樽青花双耳瓶内部的淤泥时,又连续取出了50只青花团龙纹杯,它们被发现时是成摞放置,杯与杯之间垫着稻壳,起着防震作用。
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文物种类之多、数量之大,让考古工作者倍感惊喜。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介绍:“古船船体和船用属具保存较好,大量船上生活物品展现了清代晚期商船航行与船上生活的生动画面,是当时船舶社会的实物反映。古船船货丰富,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贸易史、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史和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资料。”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张威也认为,长江口二号古船一定会给世人带来极其丰富的信息,历史学、考古学、海外交通史、社会经济史、古代造船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勾勒出清代同光时期的历史画卷。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上海市文物局局长方世忠表示,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发现具有多重价值。它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质帆船的研究空白,也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为“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增添了重要砝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