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关注 > 正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为啥误会了那么多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为啥误会了那么多年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课本里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我们的记忆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网友对此争论不休,26日,该话题登陆热搜第一。

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多年来脍炙人口。当突然发现自己背诵的版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变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网友很懵,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16版本,竟发现,全部都是“是人”。

对此,据报道,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回应称,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文史作家侯印国,他告诉记者,《孟子》中这一句历来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来没有什么疑义。这不仅可以从宋版的古籍中得到证明,也可以从宋以前学者所引用的《孟子》中找到印证。《语文》教材只要是从《孟子》原文中节选,也必然会是“是人也”,所以很多网友去查阅当年的课本,就会发现里面赫然就是“是人也”。

居然从未出现过“于斯人也”?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清楚分明地记得自己背诵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呢?侯印国表示,因为古汉语“是”和“斯”可以表达同一个意思,用普通话就是“这个”“这样”,比如《论语》就有很有名的句子“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是孔子的弟子伯牛生病时孔子去看望时说的话,意思就是“这样好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再比如大家也要背诵全文的另一篇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结尾就是“微斯人,吾谁与归”,意思就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侯印国还举例说,事实上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人会顺口说成“斯人也”,古人引经据典,往往不查原书,根据记忆来背诵,所以经常并不是字字都准确。民国以后,也有一些文章在引用的时候会误引成“斯人也”,例如刘少奇著名的文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最初用的就是“斯人也”。这篇文章影响深远,老一辈读者都受到影响,会留下“斯人也”的深刻印象。不过这篇文章后来修订的时候已经去掉了“斯人也”这一句。

在他看来,年轻的网友之所以会对“斯人也”印象深刻,当然不是因为课本中是“斯人也”,其实也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在其他阅读中遇到过“斯人也”的表达,比如在看周星驰电影《苏乞儿》的时候,电影里的台词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大概受此影响,很多智能输入法在输入“天将降大任”,自然就会联想出“于斯人也”,类似这样大量的“斯人也”的信息反复出现,形成一种独特的“信息茧房”,让不少读者产生了记忆的偏差。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王兰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