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民俗 > 正文

【曹昌光专栏】轩辕之国看武山:女子国北

轩辕之国看武山

之女子国北

《山海经》里的轩辕之国是这样记载的:“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北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武山,我学生时、工作后、直至退休,常去。自学研伏羲文化,觉得武山与典籍上的轩辕之国有许多相通之处,这种感受日渐深切。

轩辕,黄帝名,“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炎黄二帝。”有学者考释,轩辕即玄鼋:玄,泛指黑色,也指太空的深青色,引申为天;鼋,绿团鱼或蜥蜴,我以为是对龟壳花蛇(俗称烙铁头)的误认,与四灵的玄武造形相似。

上古,姓随母,名随父。《国语·晋语》说炎帝姜姓,黄帝姬姓,其实他两随母,都该姓蟜。姜姬的声母都是J。《伏羲亲家姓啥》一文中我答姓蟜,水帘洞成仙的麻娘娘就是蟜姓女。成仙后的麻娘娘香火很旺,每年农七月,总要被邀请到渭水南百八十里的女子国巡礼。

[6`62)DN}7)[XEC4~P9CZGO

女子国,在古西礼地。文革前西和礼县属天水,后划陇南。传说“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

黄池,疑今仇池,仇亦读湫。湫池,古女子履迹求孕的水泽。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与华胥雷泽履迹生伏羲同一个模式。故西和仇池有伏羲崖,疑似克隆的山寨版。当时贵女贱男,生下女娃一朵花,传种接代全靠她;生下男娃只会吃,古人不知有大大。生个女娃,精心抓养;生个男娃,死活由他。原始社会,血缘内婚,早孕早产,不讲卫生,婴儿难带,何况男娃,三岁上死的还算命大。(之一图2:西和仇池山照片,请百度)

传说的黄池,除了仇池,武山洛门的温泉也是。母系制时,民不知有父,女子求孕,履迹雷泽。既然雷神常住,身上的火气把水加热,即使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急着怀娃的女子也敢脱光下水。不止洛门,邻近的通渭,麦积的街子,清水的白沙都有这样的温泉,是不是发生过类似黄池女子国的故事,真不好说。

父系制时,女子国若不能与时俱进,还想像过去一样,事事女人做主。比如,夜里会男女,男的跑十几里路,女方不高兴,连门都不让进,蹴到门外数星宿(xiu)是常有的事。伏羲时期,男子发现自己是娃他大,牛皮起来,不再上门,而是把女人抢来给自己生娃。这样大的反差,让女人很失落!心气高的力气不如男人,一逃了之。怕男人撵来,寻求女娲的庇护,渭水两岸到处都是麻线娘娘的神话。

神话终归神话,现实中女子大了总要嫁人,逃不是个办法。好在轩辕国里出了一个好领导,自称顺应天意,实行聘婚。所谓聘婚,就是男婚女嫁的事,中间由巫师插一杠子,牛羊的肩胛骨放在火上一烤,有了裂纹,由巫师说三道四。上古,巫师首领兼任,实际上首领说了算。好首领处事公道,看男女双方是否般配,这就要女子本人提升自己的价值:会不会纺线织布缝衣,两顿饭能不能做好,就成了嫁个好人家的起码要求。我想,这应当是女子国大兴乞巧的真正原因。

被誉为乞巧文化理论奠基人的赵逵夫教授考证,乞巧民俗所祭祀的巧娘娘实为秦人先祖女修被神化的织女星。我细读牛郎织女相关神话,知天河之东的织女年年劳苦织云锦天衣,忙得顾不上修饰。其父天帝怜女,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二人世界,荒废了织絍,惹怒了天帝,责令织女河东独居,一年只准许与牛郎相会一次。天帝心狠,织女可怜,告诫做女儿的光会纺织做饭不行,还得吃苦耐劳,出嫁也得黎明即起,侍奉公婆。遇到一个难伺候的婆婆,再乖巧能干的媳妇也熬不下去。

西礼每年农历六月尾七月头,历时七天八夜,未婚女子聚集,通过七巧(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乞求生存的本领,更祈盼如意的婚姻,心里七上八下,五味杂陈,唱着唱着那伤心的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于是,待嫁的女儿们想到了麻娘娘,她不仅能织善纺,而且敢作敢为,迎麻娘娘降神最能得福。水帘洞不远,顺沟路平,百八十里,请神容易。何况麻娘娘开明,由当地能人扎一个纸身,女孩们连庄门都不用出。

nEO_IMG_微信图片_20220606121830

(西和乞巧节迎神麻娘娘照片)

乞巧祭祀中保留的迎神,清楚地表明:《山海经》女子国北的轩辕之国,正是麻娘娘坐化的水帘洞所在。

水帘洞在渭水之北的群山丛中,冰河后的小严寒期,干旱荒芜难免,史称穷山不谬。渭水之南,属秦岭一脉,太皇山林参天,滩歌草盛羊肥。渭水为界,穷山之际,文字艰涩的《山海经》表述得很清楚。

至于“其不寿者八百岁”,我们在前面几篇短文已经推断,天水上古原住民蟜氏食荞食蟜,免疫力强,养生有方,较之周边族群,高龄者多。说不寿者也活了八百岁,那是神话中惯用的夸张,不必抠字眼。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