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味“爽”与“甜” 别让微短剧离生活越来越远
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5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内容视听方式不断翻新,几分钟一集的微短剧已经成为诸多视频平台的“流量新贵”。尤其是2021年,国内微短剧市场呈爆发态势,主要短视频平台、视频网站、影视公司等多方势力纷纷加入微短剧沙场,深刻体现了国内影视行业、网络平台之间的“内卷”现状。
海量网络内容“城头变幻”,微短剧为何会“颇得恩宠”?一开始就与商业变现紧密挂钩的微短剧在内容制作或价值传播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加速社会”中的网络产品将快、短、新奉为圭臬,应如何看待微短剧在个体与网络间构建的新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微短剧迅速“展翅”,经过一番试水,进入“翱翔”状态
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短视频平台的行业地位首次超过综合视频平台,到2021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88亿。网民短视频平台使用率持续走高,接近90%。更值一提的是,短视频对用户注意力的抢占相当有力: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两小时,用户忠诚度高于其他内容。在资本与用户的协力作用下,微短剧逐渐从众多短视频内容中浮现出来,一跃成为“头部”存在,同时跻身短视频平台未来发展的重点培育对象。
其实,微短剧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形态。早在视频网站发展初期,微短剧就已经存在了。2009年的《嘻哈四重奏》、2013年的《万万没想到》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小型系列剧,即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微短剧。上述作品可圈可点,但身处长系列剧流行的年代,未能形成风潮。随着手机用户短视频平台观看习惯的养成,微短剧市场开始生根发芽。2018年,几部爆款竖屏剧的出现,证明了微短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焕发的生机。2020年,有关部门明确“网络微短剧”的制式标准,并将其定义为:具有影视剧节目形态特点和剧情、表演等元素;有相对明确的主题,用较专业的手法摄制的系列网络原创试听节目等。政策的指导和市场的追捧为微短剧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微短剧迅速“展翅”,经过一番试水,于2021年进入“翱翔”状态。
大部分早期微短剧是由普通内容提供者制作的,不过随着短视频平台分账机制的不断升级和“龙头”平台大规模的投资博弈,微短剧已形成多平台强势角力的发展格局。在如此趋势推动下,微短剧形态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一开始搞笑段子的简单演绎,到今天类型化的相对多元、成熟、精致。在移动互联网存量时代,微短剧不仅是短视频平台用户黏性的新增长点,而且是未来短视频行业的风口。
“时间短”“内容爽”“故事又土又甜”:微短剧的特征使其成为情绪出口
英国学者茱蒂·威吉曼在著作《缩时社会》中深刻地指出,人类对速度的追求永不停歇,“现代人简直像是在两分半钟内快转压进二十四小时那样的紧张忙碌,我们处在加速度的‘缩时社会’,几乎是失速狂奔着”。德国学者罗萨则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以时间维度为理论切口,诊断出现代社会日益显著的“加速”特征,并总结出社会加速的三个维度:科学技术的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速。时间资源的稀缺与不可复制,以及由此而来的生活节奏加速,呼唤着科技的加速,而科技加速的直接后果是社会变化的加速,社会变化的加快反过来又刺激了时间匮乏下生活节奏的加速。可见,现代社会的加速是一个自我促动的过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这种加速感同身受,并被它的强力裹挟,从“按部就班”的时代进入“星奔电迈”的时代。
微短剧的出现和流行,正是现代社会加速的缩影,视听内容生产、消费的加速既是时间焦虑的结果,也是其缘起。随着智能手机和5G网络的普及,城市生活调剂媒介的更迭呈现为“电视—电脑—手机”,有些乡村地区则直接完成了“电视—手机”的过渡。竖屏播放、上下滑屏等数字化时代的媒介形态,无不是科技加速塑造当代时间体验的具体细节。微短剧“短、平、快”等属性,恰好契合“缩时社会”网络受众的文化心理需求,成了“数字咸菜”。
如何理解微短剧这盘“数字咸菜”呢?首先是“时间短”。微短剧一般单集只有一两分钟,体小量轻、情节简单、内容紧凑,适合手机用户利用通勤、吃饭等碎片化时间观看。被各种传播媒介全面、深入参与的时间,是碎片化、原子化的点状时间:一部30集的微短剧,时长还不及一场电影。吃个饭可以刷上好几集,一晚上可以看完一整部。对于患有“时间焦虑症”的观众来说,看微短剧不会有那么大的精神压力,它正在分取传统电视连续剧的注意力领地,让大众“咂”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其次是“内容爽”。看微短剧之所以容易“上头”,在于讲故事酣畅淋漓、令人欲罢不能。微短剧要在最短时间内码出视听“下饭菜”,就得不断调入“作料”,力求戳中观众“味蕾”。因此,其剧情少有铺垫、酝酿,情节反转突然、“爽点”密集,感觉每一集都是叙事高潮,而且结尾还不忘把“钩子”(悬念)挂紧,吸引观众继续刷。微短剧将网文、网剧的爽点策略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充分运用爽感的投射和触达,清爽可口、直达人心。
再是“故事又土又甜”。微短剧广泛覆盖古装、青春、偶像、励志、职场、悬疑、女性、奇幻、二次元等类型,但在人物故事模式上,这些题材其实可以归为“霸总”“逆袭”“重生”几种。它们大多制作简陋、土味浓烈,人们看剧时并未抱着仰视艺术的朝圣心态,反而感到优越、轻松。无须费脑又让情绪找到出口的微短剧咸中带甜、令人回味无穷。
完善网络时代“数字菜单”,培育广大受众更为丰富的“文化味觉”
众所周知,咸菜是蔬菜加盐腌渍而成,多搭配粥类、主食食用,味道或咸或辣,比较下饭。但咸菜一般含有亚硝酸盐,不宜多吃,否则会成为健康负担。“数字咸菜”也是如此,它会让观众对微短剧的“口味依赖”居高不下,也让生产者敢于“下料”,结果妨碍微短剧真正成为“用较专业的手法摄制的系列网络原创视听节目”。
微短剧既然是目前短视频行业一个重要的流量闸口,就必然会迎合都市男女“加速生活”的行为和心理,而且为了维持用户黏性,它将中青年用户的普遍情感需求视为最大公约数。因此,“爽字当头”“甜宠逆袭”的内容制作策略一跃成为行业的风向。
必须警觉的是,微短剧作为“数字咸菜”,在某种意义上是新媒体产业为用户营造的一系列加入了太多“工业糖精”的饕餮幻境。观众在其中可以短暂地逃离日常生活,获得片刻的自我放逐,满足超越现实的美梦。微短剧在人物设计、剧情发展和视听元素上,表现出高度的同质性。它利用这种模式化的内容结构,在人们的日程中炮制出“空闲时间被我充分利用”的“高效”错觉。殊不知,人们经由一种时间使用的压缩导致了某种心灵空间的压缩。流程化、单一化的微短剧,简化了真实生活的复杂性,压缩了人们丰富的体验和大胆的想象。它坦言人类普遍的被爱或被认可的情感需要,却纵容人们沉溺于简单粗暴的即时满足。究其原因,在于当下社会人们不断陷入对延迟满足的恐慌。而这恐慌背后,包括了情感占有欲、资源占有欲的激增与扩张,这个过程不仅表现在时间维度的效率论上,还表现在心理维度的即时性上。
“数字咸菜”能否代替“文化主餐”,成为一种有效而稳妥的“饱腹”方式?我们是否有能力对这种代偿性选择提出合理的质疑和更好的“菜单”?必须认识到,“数字咸菜”有着难以避免的有害物质。微短剧的“微”也好“短”也好,都不能成为剧情破碎、缺乏逻辑的说辞,也不能成为思维浅薄、内涵逼仄的借口。我们不能就着既省事又开胃的“数字咸菜”先吃饱,更有营养的视听娱乐则有空再说。必须将艺术的建设性、创造性价值纳入制作标准,追求文艺的审美品位和思想价值。
一味“爽”与“甜”,表明微短剧这种文艺形态对广大人民的现实生活是缺乏审视和体察的。微短剧的主人公并不是真实生活着的人,不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的人。从某个角度来看,微短剧只是将资本化的社会关系置换成“平行社区关系”,以“爽点”“甜宠”装饰现实的麻痹,迷恋一劳永逸,回避理想实践。
微短剧的风靡也与当代青年的情感缺失有关,口味越来越重的媒体工业产品暂时弥合了他们急于修补的心灵图式,折射出年轻一代尚未找到现实困境出口,被迫在虚幻的完美中流连的真实状态。而微短剧的极度同质化,也是内容生产者恶性竞争、想象凝滞或滥用共情的后果。伴着“数字咸菜”吞下去的是流量至上、反智主义、粗制滥造、跟风抄袭等“数字亚硝酸盐”。因此有必要下功夫、费心力,对微短剧进行观察、研究、诊断。
现阶段的微短剧创作,题材上要真正多元,质量上要切实提高,既要尊重网络传播规律,也要遵循视听艺术创作规律,既要落实平台责任法规、坚决打击低俗劣质内容、努力净化内容产业生态,也要发挥专业力量和媒介资源的引导作用。具体而言,要弘扬主旋律,展示昂扬向上的发展主线,反映光明进步的社会本质;要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人好事,引导社会向善;要激浊扬清,传递正确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完善网络时代“数字菜单”,培育广大受众更为丰富的“文化味觉”。
(作者:黄钟军,系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