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建设高标准农田,端牢中国饭碗

日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提出,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到2030年建成12亿亩。《规划》作为统领全国农田建设的顶层设计,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系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多地少水缺,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中下等质量耕地占70%左右。随着我国粮食需求保持刚性增长态势,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为稳定提高粮食产能提供基础支撑,还能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奠定良好的环境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真正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规划》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沟渠和田间道路配套等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集中力量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通过软硬件相结合,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进一步夯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新格局。《规划》在项目布局、建设重点、资金安排等各个方面,做了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特别是“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规划体系”,是落实《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鼓励各地体现本地特色,也允许各地在落实好国家制定的标准之外,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殊性的、自选的、创造性的工作,从而使当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准更高,更有特色。

“三分建、七分管。”好政策离不开强有力的落实。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也就如何合力抓好《规划》落实做出了说明,明确了下一步工作部署。应当看到,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全国同下一盘棋,既要压实责任,不折不扣将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也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抓住工作重点,瞄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同时也要针对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这是抓落实的题中应有之义。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不能松,我们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保持高度警惕,要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只有把高标准农田建好、用好,才能高质量筑牢我国粮食生产基础,才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