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假日,在上海长宁区华阳街道的一处花园内,一场“月饼大改造”正在进行。五仁月饼在两位厨师的改造下焕发新生:五仁馅配上椰枣,做成了方便携带的能量棒;切下来的饼皮配上酸奶、水果,就是颜值与味道兼备的酸奶水果杯。如果月饼太多改造不过来,捐赠者就直接寄往“食物银行”,进入分发程序。上海多家公益机构和行动小组联合发起的这场“零废弃月饼大作战”,因为“零浪费”受到市民称赞。(9月21日 《中国青年报》)
每年中秋节后,多数消费者家里都会为吃不完的月饼而烦恼,小区的垃圾箱里,都会发现丢弃的月饼,有的甚至完整无损被扔掉。一项针对3505名消费者的调查则显示,34.1%的消费者表示往年中秋节的月饼都会吃完,18%的消费者表示会剩一点月饼,34.7%的消费者则只吃了一部分,也有4.9%的消费者表示会剩很多。这意味着,月饼的“节前买、节后扔”,似乎成了年复一年的中秋节常态。
面对这一现象,上海多家公益机构和行动小组联合发起“零废弃月饼大作战”,接力完成月饼的“零浪费”之旅:从民众手中接过多余的月饼;邀请厨师组织线下工作坊,教民众将剩余月饼变为日常美食;余下包装完好、保质期内的月饼,再交由食物银行分发给需要月饼的人,这不仅能将市民手中的余量月饼,变成老少皆宜的美食,有利于消化节后余量月饼,更为重要的是,在反对食品浪费已形成全社会共识的当下,“月饼大改造”蕴含着遏制浪费的“大智慧”。
颇具欣慰的是,“余量月饼大改造”的“零浪费”行动,除了民众个人捐赠,也有企业和食品厂、餐饮行业前来接洽捐赠事宜。据绿洲食物银行介绍,正在加紧联系分布在湖南、安徽、北京、浙江、江苏等多地的食物银行,共同进行余量月饼分发。显然,月饼“零浪费”之旅,由上海复制到全国各地,正呈星星燎原之势,为节后存量月饼,找到了合适的“出口”。
当然,作为消费者,选购月饼要量力而行,避免“人情月饼”带来的不必要浪费。同时,“看不见”的供给端更须发力。譬如,生产企业可以生产小分量盒装、散装、小个头月饼;又如,开发低糖、低热量的品种,注重养生,讲究营养平衡;此外,研发新技术,延长保质期等。惟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有效防止月饼浪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