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办法从招用条件、招用程序、从业禁止、行为“红线”、监督检查、处罚制度等方面作出规定,引导校外培训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坚持用人标准,规范招用程序,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不断提升培训服务质量。(9月15日《科技日报》)
舆论注意到,这是国家第一次以政府行文的方式,清晰表述了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身份角色和队伍构成,旨在通过给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设门槛划红线为切入口和抓手,对解决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机构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培训质量难以保障、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等问题,开出管用的“药方”,扎紧制度的“笼子”,以争取最大的“公约数”,实现多赢。
不难发现,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培训机构人员的准入门槛、管理方式成为校外培训从业者、家长、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管理办法》正是为此而来。它不仅对校外培训从业人员准入门槛进行了清晰规定,强化了相应的管理和法律责任,同时还划定了从业人员行为“红线”或底线规则,详细列举了零容忍的11类行为,明确若触碰行为红线且情节严重,经查实审核后,统一列入“黑名单”,其他校外培训机构均不得招用等。这些都是过去所没有的,既有针对性,更不乏可操作,后续效果值得期许。
或认为,给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设门槛划红线,等于给他们戴上了“紧箍”,不利于行业发展。其实这是杞人忧天、坐井观天。道理不仅在于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管理,制定科学的招聘、过程监测与退出机制是新阶段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治理的关键环节,而从业人员的科学管理,是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优质发展的抓手。更在于无规矩不成方圆,“野蛮生长”终究没有出路。因此对于培训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来说,看似“紧箍”,可更是出路所在。如果依然故我,自行其是,结果也就只能被淘汰出局。
总之,无论《管理办法》的出台还是给校外培训从业人员设门槛划红线,都是基于校外培训供给端推出的重要改革措施,通过规范机构用工管理,提高机构设立和准入门槛,加大违法违规成本,不仅可以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培训机构,还可以促进从业人员规范化和职业化,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进而能够有力促进学科类校外培训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培训质量逐步提升等“双减”目标的达成,从而实现多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