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实习期间受伤,职校发展规范化任重道远

近日,湖南临武县职中学生小鹏称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到工厂实习,否则将不能毕业。在实习期间,小鹏的手被卷入机器,损伤严重,已致残疾。然而事后,学校和工厂却在治疗与补偿费用上相互推诿责任——学校让小鹏自行找工厂协商,而工厂要求他回去先做治疗,到了后面甚至表示不愿意出钱让小鹏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该事件中,工厂的工作时间要求、实习生培训机制、机器维护方法等各种方面都极其不合理,并涉嫌违法;而虽然学校的实习要求是属于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算不上“强制”,但其在学生出事后不是第一时间积极协助学生维权,而是草率地让学生自行解决。工厂和学校的行为也是当前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缩影,必须引起重视。

纵观最近的新闻报道,有关职业学校的负面新闻频频上热搜——前有职校学生干部查寝耍官威、职校违规乱收费被查处曝光,后有安排学生实习却意外致残。我们不得不反思“职业学校”在我国与在国外“地位悬殊”的原因。

首先是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的时候没有对其各方面进行深入的考察,在对小鹏的采访视频中可以得知,该工厂给小鹏安排的工作时间长达11小时,带教师傅竟是比小鹏年龄还小的学生,而这明显不符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中所说“职业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 这样的校企合作的质量效益是很低的,学生在每天冗长的流水线工作中花费了大量时间却无法使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另外,学校与合作企业之间是否存在黑色利益链条我们也不得而知,但从违规乱收费一事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某些职校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初心,成为了“敛财机器”。而生源质量也是职业学校长期以来发展缓慢最主要的痛点之一。

但进一步深究,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所受的教育所形成的刻板印象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一直以来,职业学校都是中高考失利者的无奈选择,具有优秀学习能力和资质天赋的高质量生源永远都属于重点学校,而家长也因此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就读于职业学校,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死循环的怪圈。职业学校只有积极思变,踏实发展才能在“质”上有所突破,走出怪圈。

学校层面,要着重从师资方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进行校企合作选择企业的时候,应该注重考察企业的资质和口碑,对于招标信息和过程要做到透明公开,综合选择优秀的企业,让学生的实习生涯真正值得;最重要的是学校自身要回归本心,以教书育人为目的,杜绝以任何方式手段敛财;同时也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定时督查,及时反映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社会层面,媒体应该更多地挖掘职业学校的相关正面事迹进行报道,让公众认识到职业学校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国家的发展需求不断进步。国家层面,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来规范职校的办学,完善相关督查机制;此外,引导高校与职校之间的师资流通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教育的考核方式也应考虑逐步进行改革,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的解决。

总而言之,关于职校的负面新闻无疑是我国成为制造业强国路上的拦路虎,职校规范化发展任重而道远。毕竟想要改变大众对于职校日积月累的刻板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们仍然应该期待,并将一直期待着。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