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莫让“不要烫伤我的童年”伤了爱心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下的“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被投诉涉嫌在腾讯公益平台违规套捐,9月6日,腾讯公益平台称,已暂停其筹款。冻结相关配捐和激励,并交由主管部门调查。当天,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声明称,第一时间进行相关问题的溯源,已与腾讯公益团队紧密沟通,对涉嫌违规项目开展全面调查;同时,“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已募资金,由该基金会财务账户封存暂管,待事实查明后依法依规处理。

前不久,有网友爆料称,“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以“你捐款、我报销”的名义,骗取腾讯数百万元配捐。当时相关负责人称,对“报销费用”等言论坚决不认可。如今言犹在耳,事实却打脸,该项目已被实证违规套捐,如此错上加错,暂停业务、封存暂管、彻查事件,完全理所应当。

但也要看到,“不要烫伤我的童年”是富有创意的公益项目。该项目不仅具备网络公益平台筹款快、影响面广、捐助力量大等特点,而且针对性很强,主要为烫伤儿童筹集诊疗资金,化解烫伤儿童看病难题,很多烫伤儿童因此受益。就连“不要烫伤我的童年”这个项目名称,也带有一定的诗意,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这样一个公益项目值得倍加珍惜。倘若因一些不良行为而影响其声誉,烫伤儿童特有的这条慈善通道,就可能出现梗阻。此次曝光该项目以“捐后报销”为名,将资金化整为零、组织多人多次进行违规套捐,就是不珍惜自身声誉的负面表现。此外,积极参与项目的爱心人士也会感到很受伤。慈善以真实、诚恳为基础,用套捐营造假象,用欺骗手段动员爱心人士捐款,是对爱心的一记重拳。

创意好,但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是网络慈善屡见不鲜的一种怪现象。但社会需要网络慈善,不能因为此类公益项目出现问题,就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出错的不是创意本身,而是具体的规则。因此,不良行为出现之后,切不可一棍子打死,而是要加以扶持,谋求公益项目不断完善。

网络慈善事业发展、网络公益项目成熟,是一个渐进式过程,既不能苛求一步到位,更不能走回头路。哪些环节容易出现漏洞,哪些角落容易暗藏风险,需仔细审视,包括监督与管理方式、筹款和善款使用流程等,都应该反思与改进,最大限度避免此类公益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