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点亮“夜游经济”,监管不能“打烊”

今年7月,某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2021上半年旅游夜经济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用户人均夜游次数达1.3次,夜游人均消费达187元,夜游景区及玩乐门票销量同比增长469%。近三成的亲子家庭选择夜游,亲子夜游家庭同比去年增长215%。(8月29日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国家提倡发展“夜经济”,许多有条件的城市从协调机构设置、统筹规划、设施改造、灯光照明、交通出行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实质性安排,引导广大市民走进“夜城市”,丰富“夜生活”,带旺“夜经济”。“夜间旅游”作为“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为了促进“夜游经济”,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今年文旅部发布的《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扩大夜间消费规模”。许多省市纷纷采取措施,抓紧夜间旅游规划,挖掘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夜游经济”是衡量一座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城市的夜间活动时间被“拉长”后,市民旅游习惯、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就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夜游经济”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完全能够成为许多城市的新标签。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推进“夜游经济”起步不同,基础有差别,发展不平衡,有些地方存在重视硬件建设、忽视监管服务的现象。如:夜间执法巡查人员不足、景区卫生清扫不及时、消费投诉处理滞后、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招致诸多投诉。这些现象,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妨碍“夜游经济”健康发展。

点亮“夜游经济”,有利释放新“夜”态,但监管不能“打烊”。这种监管,一方面,不能照搬白天监管模式,必须与时俱进,结合本地夜间旅游市场实际,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还必须多个部门齐上阵,不能让单一部门唱“独角戏”,旅游、公安、城管、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一个都不能少。只有这样,才能为“夜游经济”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令“夜游”航船顺利扬帆起航,让“诗和远方”照亮城市夜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