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评论 > 正文

不是高质量而是毒流量,别让扮丑成功变现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油头粉面的“人类高质量男性”,他称自己身高185公分,拥有高智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还有留学经历以及国外工作经验,重点是不差钱。他靠着奇异的妆容、油腻的语调,以及不大协调的搞笑动作,火爆网络。而他的招牌动作,连很多明星都争相模仿。

8月19日下午,微博方面称,前期审核把关不严,现已将徐勤根账号的V+会员功能关闭。同时徐勤根的个人公号也被关闭。

人们去看这个“人类高质量男性”,当然不是真的欣赏他的“高质量”,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猎奇心理。所谓“人类高质量男性”不过是一种自嘲式卖萌,并通过扮丑、雷语来达到吸引粉丝、变现流量的目的。

多年来,一直有人以扮丑、雷人雷语走红网络,从早期的芙蓉姐姐、凤姐,再到如今的“人类高质量男性”,都是同样的套路。在靠丑出名并积累大量粉丝后,借势收割,兑现流量,从而实现商业利益。

按理说,具有正常审美观的人应该不会对这样的扮相产生好感,有那么多人去围观这类网红,只不过是图个乐子,当作看小丑罢了。但奇特的是,一些商家和平台竟跟风而动,和一些扮丑网红开展商业广告合作、在线直播等,借此炒作大赚一笔。

显然,这些商家和平台所看中的,无非是扮丑带来的流量。但是,蹭这种低俗的热点,真的会给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吗?答案是不辩自明的。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当“丑”成功变现,就会有更多人以“丑”来博取关注。为追求更多流量,他们会更油腻、更猎奇、更招摇,一些短视频平台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这种流量变现的模式已渐渐套路化,成本低、收益大,不少人跟风效仿,为了出名不惜自毁形象,发表雷人雷语,成了网上特有的“审丑流量”。虽然互联网包容广阔,但长此以往,一定不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还会污染人们的三观。如果不加以遏制,会形成恶性循环,引来更多人效仿。

因此,对于那些不健康的扮丑现象,平台应该履行社会责任,限制其流量变现渠道。就我们普通人来说,对付它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关注、不点赞、不转发,和它拜拜。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