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庚子)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但大典盛况和伏羲文化通过媒体传播,扩散到了世界各地,依然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回荡,凝聚起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受疫情影响,今年公祭伏羲大典小规模进行,但新闻宣传力度不减,中央、省、市、县四级新闻媒体联动发力,拓展传播载体、创新传播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海内海外同频共振,使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这一甘肃文化名片实现了一次现象级传播,伏羲文化和羲皇故里天水再次走向世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各级媒体联动 设置议题提前预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公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更显得意义非凡。
省、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公祭大典的宣传工作,提出了“小规模祭祀、大规模宣传”的总体要求,多次安排部署、听取汇报、现场督导,要求加大宣传力度,高起点、大手笔谋划好系列宣传活动,积极做好中央媒体、港澳台媒体、省级媒体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工作,特别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呈现公祭大典盛况、展示天水发展风貌。
公祭大典前期,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先后设置了“伏羲文化”“伏羲·绩”“说伏羲”“卦台山的故事”“伏羲文化诗词歌赋”“天水历史文化风貌”等一系列议题,并发布了公祭伏羲大典预热宣传报道千余条。《甘肃日报》刊登的《让伏羲文化在历史长河绵延永续》的专版,深刻阐释了公祭伏羲的重大意义,立意深远,引起网络上广泛转发和评论。甘肃广播电视台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对伏羲大典的筹备情况进行了探访直播。天水日报社“新天水”客户端推出的“伏羲·绩”、天水电视台推出的伏羲文化系列专题、天水在线快闪《说伏羲》,以小故事、短视频、图片、文字、H5页面的形式在融媒体矩阵每天不间断发布,并同步推送至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唤起了人们对人文始祖伏羲的无限崇敬,为成功举办公祭伏羲大典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5G+4K赋能 两岸三地同步直播
今年的活动现场,依然邀请了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凤凰卫视、台湾中时传媒对公祭伏羲大典进行录播和同步直播,邀请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凤凰网、新甘肃、视听甘肃、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对公祭伏羲大典进行全程在线直播。直播当天,新华网甘肃频道点击观看量近90万人次,凤凰卫视“风直播”平台观看人数超70万次,天水广播电视台网上观看人数达120万次。截至目前,网民通过各网络平台实时在线观看公祭大典现场直播和回放直播视频点击量累计达到1280万余次。大典当晚,央视四套《海峡两岸》栏目播出两岸共祭伏羲专题节目,次日专题节目在亚洲台、美洲台和欧洲台重播,受到观众广泛好评。
为满足新闻媒体直播需求,甘肃广播电视总台对公祭大典进行4K超高清节目录制,分别设置了以天水伏羲庙广场、伏羲庙后院为主体的公祭大典直播现场和嘉宾访谈直播现场。直播过程中,通过现场设置的10余个摄像机位,实现了两个直播现场精准切换,使直播画面更加丰富精美,让人们全方位、多角度感受到了公祭大典大气恢宏的场面和隆重庄严的气氛。为确保直播传输流畅高效,通讯企业在公祭大典周边临时增开3个5G基站和2个4G基站,并对重点区域基站载波进行扩容,对无线城市信号进行优化,确保公祭现场无线网络的通畅,支持近百家网络媒体同步在线直播。
一名叫“西北的狼”的网友在观看完直播后留言说:“庄严而神圣的祭祀仪式,让我仿佛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断的根脉和精神所在,为我生为西北人骄傲,为我生为中国人骄傲。”
搭建“云”端平台 千万群众线上祭祖
今年现场祭祖与网络祭祖同步进行,设计搭建了“‘同根同祖、中华共祭’——亿万中华儿女线上祭祖”平台,并邀请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专家评委郦波、康震等国内知名人士,通过视频方式参祭代言。网友在参加网上祭祀时留言:“开展公祭活动,不仅因为伏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代表,更重要的是,伏羲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励精图治、自强不息。”“通过网上祭祀伏羲,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盼国泰民安的一项项仪式中,赓续中华文明基因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面对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伏羲精神更像是一面迎风招展的猎猎大旗,号召着全球华人坚强不屈、同舟共济。”据统计,网民通过云平台参与线上祭祀人数达到1300万人次。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电总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政协报、中新社、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旅游报以及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等媒体在广泛报道公祭大典的同时,利用各自门户网站和海外社交账号设置专题、发布相关新闻和链接。在今日头条、抖音、微博上,“祭伏羲”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祭伏羲”的相关视频以及带动衍生的话题阅读点击量达1710万人次;抖音话题发布视频339个,今日头条话题发布主题讨论732条;新浪微博公祭大典话题发布、转发2.29万条,阅读量达到2100余万次,跟评21.2万条。天水日报社在“新天水”客户端、天水发布等平台共发布伏羲大典相关稿件275条,总浏览量达到168.2万次;天水广播电视台在“爱天水”、“TSTV直播天水”抖音号共发布伏羲大典相关视频26条,总浏览量达到365.5万次;“麦积发布”抖音号公祭大典阅读量达到56万次;天水在线拍摄制作的快闪视频《说伏羲》,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合计阅读量超过112万次。截至目前,全网累计点击、观看、阅读公祭伏羲大典相关新闻、视频、话题总量达1.39亿次。
一时间,线下线上共祭伏羲的鼓声雄浑、钟声悠远,昭示着伏羲创造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县级融媒助阵 宣传效应更广延伸
今年,全省各市州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加入了宣传阵营,首次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宣传,全省50余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同步直播公祭大典开幕式,直播累计阅读量达68万人次。其中,秦安县、甘谷县、秦州区、麦积区融媒体中心在各自客户端头条醒目位置开设直播外,还利用各自官方的第三方平台对直播进行推送,扩大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果。
在做好公祭大典宣传的同时,我市还策划了一系列延伸宣传活动,全面推介和宣传报道天水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力提升了天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甘肃日报社在传统媒体刊发专版对天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报道之外,在新媒体开辟了专栏,共设置“现场直播”“要闻聚焦”“伏羲文化”“融媒报道”“视频报道”“媒体关注”等栏目,集纳有关天水的图文稿件、视频、融媒体产品等共60余件。公祭大典结束后,“新甘肃”客户端立即推出H5作品《出发!一起领略“羲皇故里”新魅力》,以今年刚刚在天水开通运营的西北首条有轨电车为背景,读者在滑动屏幕浏览H5的同时,仿佛乘坐电车一样,去领略“羲皇故里”的魅力,沿途将天水的美景进行串联,全域视角展示天水人文、旅游、经济发展等方面特色,引起了网友对天水的极大关注;甘肃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在《交响丝路》节目中开设专栏报道天水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制作反映天水风貌和脱贫攻坚专题报道。
多层次多角度的新闻作品,有质感有情怀的精品报道,大批量高频率的立体传播有效扩大了天水的城市知名度,羲皇故里——天水作为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地位更加彰显,伏羲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更加深长、更加久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