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上海曾365天都不停歇的文化馆暂时关上了大门,80%的群文干部来到社区、高速路口、浦东国际机场,变身“居委干部”“安检员”“大白”服务居民。这段特殊的经历,为群文干部们提供别样体验,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和剪刀,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下身边的抗疫故事,相关成果日前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的“最美守护者”——上海群文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集中亮相。
据悉,本次展览经过三个月的筹备,共收到各区文化馆及有关单位选送的作品119幅,经过评选,共评出71幅获奖及入选作品,其中获奖作品20幅,入选作品51幅,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漆画、水彩粉画及农民画、剪纸等非遗艺术门类。这些作品的画面中,有正在救治病患的医护工作者,有加班加点抢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有坚守岗位的社区志愿者和忙碌的快递小哥,也有市民居家抗疫的点点滴滴……
在展览中,有一幅油画格外与众不同。画面上,一位小女孩静静地趴在桌上,和桌上的一尊人像“对视”着,手旁立着插有两朵花的花瓶,人与小雕像之间的盘子里还放着吃了一半的食物和勺子。据浦东艺术指导中心美术干部李晴艳介绍,这幅作品是她根据自己家真实生活情景创作的,画面中的小女孩是她女儿。“尽管孩子一直在家里待着会觉得很无聊,但忍住了没有出去。”所以,李晴艳把这幅画的名字取名叫《乖乖》。
一日三餐是居家隔离的市民们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松江文化馆美术干部黄为来自农村,种过地、收过菜。他敏锐地将目光聚焦到保障市民一日三餐的菜农们,画出了《保障》。冬天早晨的天空有点灰,还有晨雾。为了保证市民七八点能买到新鲜的蔬菜,菜农们每天5点多就要起床,从大棚里摘了菜,再整理好了装入筐中送到市场上。黄为选取的就是菜农们在大冬天戴着口罩将菜整理好放入筐中的画面,让人们了解到在疫情期间维持日常生活背后的不易。那个时候,他和同事们到社区当志愿者,量体温、发出入证。“天气很冷,一天下来,穿再多都冻僵了。”因为经历了,如今,每当黄为进出小区、进出单位或某个大厦,保安为他量体温、问他要健康码时,他都会主动配合,结束之后,还会诚挚地说声“谢谢”。
金山区文化馆的美术干事朱芬参加了金山区举行的迎接21位援鄂医疗队员凯旋仪式后感动不已。“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看不见他们流过的汗水,却被他们默默守护。”她选取了一个特别的角度——手,来描绘和歌颂医务工作者。作品《手·望》,用九宫格九个画面,截取医务工作者工作片断,聚焦一只只或打针或按仪器或量体温的手,细节感人。
(记者 李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