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21日接到首例可疑待检标本以来,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22名工作人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不分白天或黑夜轮班坚守岗位,对所接到的每1份可疑标本做到了即到即检,无1例积压。“检测人员一旦进入实验室最少要工作四到五个小时,高强度、超负荷。在那种工作状态下,我们最想看到的结果是所有经检测的每1例标本都是‘阴性’,将可疑就此排除。”实验室主任雷成江说。
1月21日至2月2日晚,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接到天水两区五县上报的可疑待检标本253例,其中除报省上复核的8 例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1天3班倒
每班检15份标本
耗时4至5小时
2月3日,是记者一周之内再次见到雷成江,眼窝明显比之前深陷了许多。
“昨天第3班检测人员出实验室已是3日凌晨2时许,等检测报告出来连夜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后,工作人员休息已是凌晨4时。”他说。
上午9时,检测员杨雯静和同事赵靖波一同走进办公室,签字领取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以及鞋套等三级防护所需耗材,做着进实验室前的各项准备。
“他俩排在今天的第1班,将带15份标本进实验室进行检测,保守估算一下,等两人出来时就到下午14点以后了。”雷成江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水疾控中心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承担着全市两区五县所有可疑标本的检测任务。针对此次疫情做核酸检测的这处实验室由核酸提取室、试剂配制室和核酸扩增室组成,每1例标本检测前要先进行分样,之后再提核酸、检测。实验结果出来后,每组检测人员先相互在防护服上消毒,之后将刚刚使用完的防护服、口罩、手套、鞋套等放进高压灭菌器进行高压消毒,且全部装入医疗废弃品专用袋后,工作人员才能走出实验室。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从进实验室到离开,每一组检测耗时至少4至5个小时,等检测员出来时,汗水早已浸透衣衫,高强度、超负荷的检测工作不仅仅检验每位检测员的技能,对他们的体能来说是更大的考验。
13天接收可疑标本253份
检测结果阴性占比97%
实验室办公室办公桌上,一本可疑病例接收登记册详细记录着每1例病例的报送单位、报送时间和病例相关信息。
据介绍,每天早上9时以前,前一天收到多少例标本,检测结果如何,实验室都要制定详实的检测报告,然后将报告向送检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如检测出“阳性”,工作人员不分白天还是黑夜,将第一时间把疑似标本送省上做进一步核查、确诊。
自1月21日收到第1例可疑标本到2月2日晚,实验室共收到全市各县区送来的标本253份,检测出阳性8份,阴性245份,阴性检测结果占总送检率的97%。
“每1例标本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都捏着一把汗,生怕出现阳性。检测过程的辛苦自不必说,但只要结果是好的,工作人员不由得会开心不已,几小时的辛苦和负累也会消减许多。”雷成江说。
他(她)们是直面战“疫”的战士
工作争先恐后无怨无悔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这句话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时时关注疫情发展的网友们每每看到一个个逆行的身影以及奋战在一线的“战士”在阻击疫情时表现出的果敢和刚毅,在一则则令人泪目的感人场面后留言最多的一句话。
在天水市疾控中心工作25年,尤其担任实验室主任19年来,雷成江经历了大大小小几次疫情。面对此次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实验室这个团体在工作中,团结协作、争先恐后,令他非常感动。
雷成江说,13个日日夜夜,22名检测员不分白天黑夜,坚守在检测一线。这个团体中,有的丈夫在实验室,妻子在消杀组;有的妻子在实验室,丈夫在传防科,为了加入“战斗”,他(她)有的将年幼的孩子送往老家,有的则寄放在邻居或亲戚家,个人困难自我克服,毫无怨言,全身心投入工作当中。
“非常时期,这22人的排班一环套一环,其中任何一环在这个节骨眼上都不敢掉链子,否则就象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倒全倒,整个工作部署也就被打乱了。好在截止目前每个环节都很给力。”雷成江说。
早上进去,下午才能出来;下午进去,晚上九、十点才能出来,等他们出来时,两个时间段均已过了吃饭时间。雷成江说,这段时间单位特事特办,无论他们啥时候出来,单位食堂的灯总给他们留着,热喷喷的饭给他们热着。
2月3日早上记者采访过程中,实验室又收到18份标本,检测工作持续进行。
文/图/视频|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王兰芳
视频剪辑|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王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