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灯高手“天水人”
作者:挚言
“存在感”好像在当下是所有人追求的。存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存在,不管别人是否知道,他是客观存在的。另一种是主观存在,也就是说,他主观上希望别人知道他的存在。第一种人不大关心别人是否知道自己,低头做自己的事,结果因为他做的事进而人们知道了他这个人。第二种人由于主观上强烈地希望众人知道他的存在,就会不择手段地满足存在感。我们都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在一方面花大量时间,必然在另一方面就没有时间或者时间很少。那么他们把时间花在哪里了呢?花在练习吹气的功夫上头了。吹什么呢?吹灯——专吹别人的灯,把别人的灯吹灭了,他的灯就亮了,就存在了,别人就看见了。这种人没时间也没有油往自己的灯里面添,但还要让人看到他,满足他的存在感,没别的办法,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不择手段地弄灭别人的灯。
我们天水可能在全国都是吹灯高手云集的城市!我有几位现在北上广一线城市很风光、很受当地文化界推崇的天水籍朋友。他们当年在家乡也就那么一点点与众不同,原以为家乡人打断的胳膊会往里弯,肯定抬举自己,便为了无愧于心而更加努力,接着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与文化、与老百姓有益的成绩,满以为一向慈眉善目的家乡朋友会大加肯定,结果不久就感到处处不合适,弄得自己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好心的朋友劝他不要把心思放在什么努力创作呀,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贡献呀这些方面。
再后来,不仅好心的朋友劝他,还听到许多给自己虚构的绯闻趣事。真正的文人爱较真儿,好心的朋友看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不能说是谁说的,怕他怒气冲冲找人理论,只能劝他啥也别做,就做普通人混日子。但过去那些满脸笑容的朋友——其实就是练气功吹灯的高手有自己的手段。他会凑在你耳朵边把自己杜撰的故事说给你听。当你问他是谁说的,他就很诡秘地说:你也别问了,人家都这么说。这个“人家”再加一个“都”,你能想像多少人就有多少人!这种人大都是同行。结果这位处处难受的君子文人实在受不了了只好选择躲开。好在还年富力强,抛下对家乡的一往深情跑到了北上广。谁知道在家乡不算出类拔萃的他,没用多久成了当地人推崇的人物,最后还成了全国的名人。
如今还有一些本事不大更想追求存在感的年轻人,这些孩子更可恶!他们知道自己差的很远,但并不知道春华秋实、厚积薄发的道理。他们比成年吹灯高手更高明的是,看起来很虔诚地拜你为师,跟你学习。由于想早上栽树下午乘凉,自然不可能花时间深入学习,上一两节课便以为取了真经一走了之,然后就赶紧带学生挣钱,误人子弟。这还不算,从一走了之那天起,便开始诋毁老师,恨不得一口吹灭老师的灯,他的灯看起来就亮了。这些年轻人比起老一辈吹灯高手更是让人憎恶,当然,天理昭昭,因果不爽,天长日久那些被误子弟的家长也就看清楚他的半斤八两了。可是,孩子的时间却一去不复返了,甚至毁掉了本来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天才!
经常听天水人说的一句话,说是“天水人不抬举秦州人”,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天水无论是商业界还是文化界真是这样的。天水人不愿相信身边的奇迹是老传统,而做吹灯高手是无师自通。但不是所有的天水人都是这样。我从小景仰的天水老一辈艺术家董晴野、何晓峰、薛文彦、周兆颐还有许多,他们就惺惺相惜,好比竹林七贤常在一起聚会。
有一次和朋友闲谈说到同行关系时他随口说“文人相轻”,我说,小文人相轻,大文人相惜。自古至今,大学问家、大艺术家都相互欣赏,相互提携,因为他们各自都专注于充实自己,给自己的灯添油,他们各自的灯犹如漫天星斗闪闪发光,他们觉得只有群星灿烂才会有美丽的夜空。而小文人的时间精力不会放在添油上头,因为添油成本高,很辛苦。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动动脑子就能想出一个君子根本想不到的小人伎俩让正人君子们防不慎防!天水现在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名城没问题,说到有文也没问题,但说到化就不一定了。因为“文”与“化”不是一回事,那一天天水的小文人真正能把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天水之“文”“化”在自己的血液里的时候,天水就会真正成为灿烂星光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