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勤功,字勉之,号娈石,吟墨斋主人。1939年出生于盘古女娲故里河南省西华县。中国国家画院87届研修生。受教于李可染、何海霞、田世光,刘勃舒等,同时拜崔子范先生为师,专攻大写意花鸟画。其作品重笔墨、重神韵、重骨气、重情趣,形成了笔墨酣畅、色彩明快、稚拙古朴、生动概括的艺术风格。尤善画梅,虬枝铁干,风韵独存,格调高雅,自成一家。
荣获“中国百杰画家”“慈善之星”“慈善书画家”“德艺双馨书画家”等荣誉称号。作品和简历载入《中国当代国画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名家大师画典》等。出版有《崔子范谈艺录》、《理勤功画集》、《理勤功花鸟画选》、《美术家理勤功》、《五色梅花彩墨画法》、《理勤功百梅精品集》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河南省政协委员、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
理勤功:《又一个“十年寒窗”》
1987年,我有幸考入北京中国国家画院(当时叫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高研班学习深造,院领导请来了李可染、何海霞、刘勃舒、田世光、潘絜兹、崔子范、高冠华、刘凌沧、秦岭云等三十多位大师、教授、专家,为我们讲课、辅导。真乃三生有幸,受益匪浅。
恩师崔子范先生陆续给我们讲了三天课,12月26号是最后一天,他带来了八大山人吴昌硕、虚谷、齐白石等四大画册,供我们阅读,并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绘画成就和艺术风格,下午,在讲台上他挂出了30余幅自己的作品让大家欣赏品评,并把创作过程和创作理念介绍给我们。最后,在崔老的倡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一幅六尺大的花鸟画,正当大家纷纷在画面上签名盖章的时候,崔老拈起一张四尺三裁的宣纸,转身对我说:你不是喜欢“十年寒窗”吗?今天就送你一个“十年寒窗”。只见崔老舒纸染翰奋笔疾书,顷刻,散发着墨香、闪耀着金光、充满着希望的“十年寒窗”四个大字展现在眼前。崔老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十年寒窗”并不是一生只要一个,一个“寒窗”过去之后回过头来看一看,总结一下,办个画展、出本画册,一是向社会做个汇报,二是对个人也是个促进。希望你们能够一个“寒窗”接着一个“寒窗”地学习下去,不断总结过去,继往开来,争取画的更好。
我把“十年寒窗”这四个大字,作为座右铭挂在眼前,记在心里,过去的几十年,几个“寒窗”过去了,我在北京、深圳、桂林、郑州等地办了几个画展。也出版了《理勤功画集》《理勤功花鸟画选》《美术家理勤功》《崔子范谈艺录》等几部著作。
荣宝斋出版社为我出版的这本《百梅精品集》是我最近这个“寒窗”的总结。
我酷爱画梅花,因为她以其特有的自然属性和出众的形象质体,展现着中华民族的高尚气质和民族精神,她刚强而温雅,高尚而清纯的品格,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铁干虬枝却花瓣柔美,冲寒斗雪却俏不争春。历尽沧桑的老梅树,正如龙蟠凤舞、虬曲纵横,刚劲婀娜,或顶着风霜,或迎着日出,或向着晚霞,舒展花苞、竞相开放,在那充满着冷艳幽香的宇宙中,凝结着一种尚待爆发的活力,闪耀着一种不可漠视的光芒,报到着即将到来的春光无限,她洋溢着时代气息,散发着人民的希望。蟠龙苍劲有老干,刚健有力是新枝,充满活力乃花朵。古人有以梅言志、借梅抒情之说。我觉得应该把梅花作为一种生命体去塑造,应该为梅花精神立碑。以感知昭明灵觉,把感受凝聚在一种冲动的火焰和燃烧的激情之中。我们所看到的红梅、白梅、黄梅、绿梅,雨中之梅、雪中之梅、月下之梅、庭院之梅、盆景之梅、百年古梅、嫁接之梅,等等,千姿百态、欣欣向荣。大自然的赐舍,给予我们无限生机和良好的艺术空间。
一句老生常谈的话:“艺术来源于生活”。画梅花当拜梅花为师,我有两方印章,一方是“我师梅园”,一方是“我画吾梅”;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逢出差、旅游、考察,无论是走到哪里,一定要去拜访梅园、梅山、梅林、梅岭、梅坞等。中国腊梅文化之乡,素有“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称,我的家乡与鄢陵是比邻,其境内的中国腊梅园、鄢陵梅园、新科梅园、姚家腊梅园、花艺腊梅资源圃等都成了我的写生基地,在这里学到了在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民间对梅花有喜庆之说、友情之说、风骨之说、媒妁之说、辟邪之说,等等。在鄢陵处处可以听到对腊梅的赞誉之声。
到梅园去不单单是“赏梅”“寻梅”,更主要的是“访梅”“探梅”“问梅”“忆梅”“梦梅”“咏梅”“品梅”。品梅,以清、以瘦、以孤、以疏为韵,以曲、以老、以斜、以奇为美,以迎寒、以冰封、以雪锁、以霜凝为品格,以挺拔、以虬劲、以傲骨为精神。从中可以得到最真实的感受,最可爱的美姿,最享受的美意,对梅写生,是更进一步熟悉梅花。观其态、悟其性、思其情,从中摄取“典型”,写梅之生意、梅之生机、梅之傲骨。实践证明,在梅园里可以找到梅之清气,发现生气,提炼骨气,同时也能够去掉匠气,摆脱俗气。
画梅,在我国绘画题材中,是最具抽象的一门艺术,她接近于古典音乐中的梦幻印象,也如同中国传统戏剧人物中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 ,和那闪光的亮相。他通过构图的疏密,繁简,笔墨的浓淡五彩,虚实、阴阳的变化,点面的组合,线条的舞动,能够感到一种莫大的乐趣,一种梦幻般的美意,写意画中的梅花,不仅止于梅花的主观印象,而是将其组合、分解、玩味、默化、重塑,抒发意象之中,这是师造化精神的体现,是领会梅花精神与民族气节,时代精神的感应。
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先生曾对我讲:作为一个画家,必须要有追求,要走自己的路,你画梅花一定要画出个人风格,画出自己的艺术符号。薛先生为我指出一条努力之路。
《我画吾梅》画出个人风格,画出梅花的艺术符号,是我的追求,不过要从眼中之梅,以不同前人的眼光、学识、修养、品格、情感和境界,上升的脑中之梅,再到画中之梅,也就是从自然--到感知--再到艺术的过程,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的甚至是终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正如尊师崔子范先生所说:“中国画要追求三美,自然美,笔墨美、艺术美,要从前人的自然美、笔墨美中追求艺术美,是自然美的升华。从自然美变成笔墨美,再变成艺术美,这三变和知了猴差不多的时间,知了猴在地里是三年,才能变成知了,就这么难变。” 从实践中我深有体会。[注]
又一个“寒窗”开始了,我的想法是老骥伏枥,寒窗继续,力所能及。
今天,仅以我这本《理勤功百梅精品集》……
献给我一百零二岁的母亲。
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建国六十九周年。
献给我的恩师崔子范先生!
感谢我的良师益友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荣宝斋为我出版了这么精美的画册!
理勤功于戊戌年春节
(注:《崔子范谈艺录》17页。)
理勤功《百梅精品集》画册部分国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