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导演、剧本、对手演员都ok,跟我想传递给大家的东西落差不会很大。”这是秦昊接下电影《你好,之华》的原因。“传递”是秦昊选择“演员”的理由,在秦昊眼中,触动观众的灵魂,影响观众的思想是做演员很牛的事也是最幸福的事,正如他少时被《教父》触动一般。“触动”是秦昊选择角色的标准,在秦昊眼中没有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划分,只有人物、故事是否打动人的区别。《你好,之华》是打动秦昊的电影。
遗憾但温暖的爱情故事
《你好,之华》由岩井俊二执导、编剧,陈可辛监制,周迅、杜江、张子枫、胡歌等参演,讲述了由一场同学聚会引发的一段青春往事。秦昊在片中饰演尹川,“一个‘失败’的作家”。对于作家的身份,秦昊并不陌生,“平时会接触很多,我太太也是女作家,所以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还挺多的。”“尹川”的身份不陌生但“尹川”经历的情感,秦昊并不熟悉。“这种情感如果放在十年前,我是演绎不好的,因为尹川与之华之间的情感我不了解。当人生阅历有些积累的时候,才会知道,原来还有一种感情不是暧昧,不是爱情,是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明白的东西,其实尹川跟之华之间就是这种情感。”经过岁月历练的秦昊,人生变得厚重,情感变得浓郁,之如电影中的情感。
电影中的情感很复杂,有“青春”、有“错过”、有“残忍”、有“温暖”、有“揪心”、有“释然”,更有“遗憾”,“遗憾在很多人眼里是残酷的但很多时候也是很温暖的,比如在《你好,之华》里呈现出来的。”对于电影,秦昊坦言故事比角色更加打动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之南”的毕业演说。“她跟同学们说,我们终于毕业了,我们未来的人生很长,我们可以实现我们的梦想。你在那一刻听,是一个感受,几十年以后,在她经历了她几十年的人生以后,再听这段话,每个人的感触是不一样的,那个感触是有力量的。”
影片中秦昊与“之南”的人生擦肩而过,与“之南”的爱情停留在他的书《之南》中,与之华的碰面没能带来与之南的再次相遇,只能阴阳相隔,“这是一部关于遗憾的电影”,但遗憾之后的故事“是很温暖的”。
书信是可以存在的
《你好,之华》虽然与《情书》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但依然被称为《情书2》,是因为影片中的重要道具“书信”。影片通过多线“书信”往来推进剧情,串连人物,将三代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书信”这个充满年代感的信物让影片散发出浓浓的文艺感,让片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变得有质感,但正因“书信”的年代标志性太强,也让秦昊对故事的信任感和代入感心存担忧。 “我跟导演聊过,写信的人真的太少了,基本上没有了,都被电子邮件取代了,我们还呈现这样一种东西,会不会影响到大家对故事的信任感和代入感。”但秦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找到了“书信”可以存在的理由。“我太太每次过生日会希望我能给她写一封信,她可以不要任何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希望我能给她写信,觉得这个是最珍贵的。因为我有亲身经历,让我相信了写信在这部电影里是可以存在的。”
拍岩井俊二的戏很疲惫
“很疲惫,拍他的戏是正常工作量的两到三倍。”这是秦昊谈跟岩井俊二导演合作的感受,“他很严谨认真,一个场景,一场戏会拍很多遍。有场戏是在街上走,在街上走完后他就等到天黑,然后再走一遍,因为他也不知道是要黑天的还是白天的,工作起来疲劳度很大,很累。但是每次你看到监视器,看到他呈现出的画面,你就觉得说算了,还是挺值的。”
虽然拍戏很辛苦,但也有让秦昊开心的事,“这次跟周迅合作是多年来愿望的实现,之前有很多次可以合作,但都阴差阳错没有实现,终于通过这部戏可以碰一下,合作起来也很开心。”
一场不知道怎么演的戏
影片中有一场秦昊与胡歌见面的重头戏,这场戏重要到陈可辛导演亲自飞到现场观看,但这场戏却让秦昊发出“这怎么演”的感慨。
“这场戏特别有意思,剧本大概有五六页,这五六页所有的台词都是他(胡歌)的,我的台词大概只有两到三句,我就只能看着他演,我就想这怎么演啊。我们看不到监视器,我和胡歌都没有把握,我们出来以后看到陈可辛导演,导演竖大拇指,我们就想,这场戏应该过去了。演完大概就20分钟。”
做演员幸运也幸福
相比电影中青春的遗憾,现实中秦昊是幸运的,“我小时候就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我现在还在做我想做的工作,在这条路上我还有选择的空间,所以我觉得我是特别幸运和幸福的。”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演员让秦昊享受到嗨点,“我接收到的东西传递出去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是我很享受的嗨点。”
而40岁的年纪在秦昊眼中正是演员的黄金时代,“18岁到20岁的时候,我演《教父》,演阿尔·帕西诺,演马龙·白兰度,我当时就想你看我呈现出来的多牛啊,但是现在回头看就觉得特别幼稚。那个时候拼命想演一个成熟的男人,但是就像小孩过家家。我之前的作品也都是往成熟了演,现在我终于到了这个年纪,我不用演了,这才是我看那些演员带给我的魅力,所以这是我作为演员的黄金时候。”
作为演员,秦昊不趋名赴利,“我没分商业片和文艺片,很多商业片打动不到我,很多文艺片的故事角色真的是能打动我。”作为父亲,秦昊像其他爸爸一样简单普通,“每天送孩子去上学,回来弹弹钢琴然后吃饭,中午接女儿放学,下午陪孩子上钢琴课,带着孩子去散步,晚上跟全家吃饭。”只是无论多忙碌,他都会给自己留出时间“看场电影”。(文/杨莹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