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电视银幕中,那飘飘似仙的蹁跹衣袂,或是古文中欲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内敛,汉服无论是从其形制、发髻、配饰中都饱含着“知礼仪、正名分”等特殊意义。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
在全国各地的古镇、景区,经常能够见到穿着汉服的游客。如今,在我市的大街小巷,汉服也倏忽间流行起来,成为了一种时尚。
穿汉服成为了一种时尚
麦积区步行街新亚购物广场一楼西侧,有一间名叫夭夭芳华的古装照相馆,束起的纱帘掩映下橱窗内摆放的是汉服。今年27岁的店主许杰学的是形象设计专业,开店主要是为了对汉服进行推广。“周末的时候,会有不少高中生在门口探头探脑地观望,甚至有不少男孩子也很喜欢汉服,不敢进来,我们会请他们进店来看。”许杰说,她最初也是看到汉服在上海和苏州很流行,像苏州就有很多汉服工厂。“汉服在穿衣和发型上比较费时,由于剪裁不同于现代的日常穿着,比较宽大,很多来拍照的人经常会找不到袖子,再化妆下来基本需要一个小时。”
在麦积区桥南建材市场正门附近的安逸招待所也有一家荷径汉服工作室,是店主常青从去年五月开始利用自家旅馆筹建的。“我认为一个城市的时尚是多元化的,前年,我去江南一带,发现苏杭流行穿汉服,在杭州西湖和苏州观前街,这个好像就是一种蔓延起来的文化。”机缘巧合下,常青的一位兵哥朋友正好在广州沙河做服装批发,他所在的工厂也有做汉服,货源问题解决了,常青决定进一批汉服出租。“刚开始,衣服是两三套进的,主要是看看样式的受欢迎程度。后来就是五套十套地进,后来一合计到去年年底总共进了四十套衣服,不知不觉砸了好几万块钱进去。但想到能让大家都穿上汉服,还是很开心的。”
实体汉服店因梦想而生
今年26岁的单亲妈妈樊秀秀也是个汉服爱好者,她将买来的汉服拆了研究,后来把自己制作的汉服发到网上,没承想圈了不少粉丝,于是她开始做起了网上售卖,还开了氿月未央汉服体验馆。“自己汉服做的多了,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把天水的一些风景和文化元素融入进来,现在我已经做好了以麦积山风景为主题的设计图,4月的时候,我还在天水本地寻找服装工厂进行样衣制作。接下来还打算做伏羲和女娲主题的,但要想把人物融入进来难度有点大,而且我们这里的制作工艺有限,接下来我打算去南方找一些合作厂商。”樊秀秀说,普通的汉服售价在300块钱左右,要是重工刺绣的则在500以上。
无独有偶,在秦州区上亿广场也有一家名为鸢鸾阁的汉服店,年仅20岁的宋英在妈妈石芳的支持下开起汉服店。店内不但各式各样的汉服,还有翘头鞋、纸伞等汉服配饰。谈到开店的初衷,宋英说:“我主要还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汉服,以及汉文化。不少人会把汉服误认为是日本的和服,或者是韩国的韩服,甚至认为是戏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希望至少大家都不会认错。”去年的腊月廿一,宋英的汉服店随着年货节开业了,石芳说:“我们店里,像300块钱左右的汉服都是高中生来购买,但像500左右的都是家长给孩子购买的。可能就是这几年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提高了,家长也舍得给孩子买好一点的汉服穿,也不乏一些对汉服有一定了解的中年人来买汉服。”
汉服复兴应有时代性
汉服这股时尚风,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如今一到假期或者周末,穿着汉服逛街的年轻人多了,但有些市民不禁对这种流行产生了质疑。“我觉得,虽然汉服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但现在菜市场都能见着穿汉服的孩子,看着总似乎不太对味。”市民辛女士对满大街随处可见的汉服多少有些不适应。
“可能是现在一些影视剧,还有快手、抖音这些流行短视频的影响,但我觉得跟风的人更多,觉得可以标榜个性,不分场合穿着汉服。穿着的时候也很随意,要么披头散发的也不化妆,要么浓妆艳抹,头上别着六七个头饰。其实,看着也就不是美,而是丑了。”作为化妆师的刘女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实稍微正宗一点的汉服,价格也不便宜。就算是最简单最日常的汉服,对于现代人来说,舒适度和方便程度都是欠佳的。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汉服改良款,买的人也不少。”我市一家服装店店员李佳说道。
从事多年文化工作的陈女士说:“现在年轻人中间流行穿汉服,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也是一种古代制度和仪制的体现,其工艺结构也含有中国历代的礼义、方法。比如在一些博物馆中常见的龙袍等官服,就如同现代一些军装、司法等特殊职业的制服,放在日常也是不能随意穿着的。我想,作为一种文化展示,应该是更为合理的,就像天水伏羲文化节上的乐舞告祭,那种整齐划一的场景,给人以一种庄严的感染力。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穿着,也可以像韩国、日本那样,在一些传统节日,或是传统形式的婚礼上穿着起来,能加强我们对特殊节点的认知与感受。”
汉服本就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如今也是时尚多元化的一种形态。汉服是外在的美丽形象,汉礼则是内在的涵养与气度,合理的穿着、得体的举止,才是汉服文化真正的精神内涵,比起舞台上、镜头里的“虚荣”,汉服的主流价值应该要回归生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