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务出群众好“钱”景
改革开放40年来,清水县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放在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坚持以改革为动力,立足科学发展,以科技兴农为突破口,改造落后的农业经营方式。
自2008年以来,清水县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布局蔬菜产业,依靠科技创新不断丰富群众的“菜篮子”,鼓满农民的“钱袋子”。
一走进红堡镇安坪村蔬菜大棚,大棚内种植的西红柿、辣椒、大白菜等季节性蔬菜正在拔节疯长,菜农们正三五成群忙着采摘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园区内四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安景峰是红堡镇安坪村村民,他正在大棚里忙活着摘西红柿。一说起蔬菜大棚的变迁他深有感触的谈了起来。
张爱学是红堡镇安坪村农业科技园区的产业大户,15岁时他就跟着老父亲开始种植蔬菜大棚,从起初的竹板棚到现在的钢管棚、从以前的5个棚到现在的30个棚,从以前的架子车出售到现在的批发商来地里收购,从以前的缺技术到如今的高技术,从以前的多劳力到现在的少劳力,从以前的人工种植到现在的机械种植,从十多岁的小伙子到如今的中年大叔,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蔬菜大棚让他和乡亲们甩掉穷帽子发了家。
2008年以来,清水县以建设甘肃省高原夏菜重点县和西部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为目标,紧紧围绕“川区田园化、基地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的要求,以发展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高原夏菜为重点,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积极调整结构,建龙头、扩基地、增效益,蔬菜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推动该县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了使蔬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清水县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解放群众的思想观念,创新干部的工作思路,提高菜农的专业技术。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精准扶贫“十百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培训措施,增加农民增收渠道。
清水县通过建设农业园区,培育新品种、展示新技术,对全县的设施蔬菜和特色产业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对草莓、半夏、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走出了一条棚室增收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设施蔬菜基地5000亩,发展高原夏菜5.8万亩,建成22个蔬菜专业村,累计认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1.2万亩,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0.88万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