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山村的秦腔大戏
□孙镇
秦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吊山村的山梁上绵延着它的古韵。
8月6日,清水县山门镇吊山村村民王国仓一大早下山去牛场喂牛,赶中午又上山回到村里。当天是农历六月廿五,村上演秦腔戏的日子,王国仓扮演《下河东》中的武生。
每年的农历六月廿五、廿六、廿七,吊山村连唱3天庙会秦腔。天水的乡村庙会都唱秦腔,也都是花钱请戏班子唱。吊山村自1984年开始,村委会出资、村民集资,逐年置办戏服行头和乐器,并邀请清水县剧团的演员住在村里教村民唱戏。吊山村人自己支起的戏班子,一唱就是30多年。
今年的戏班由22位村民组成,护林员王引拴、建筑工王建平、养牛专业户王国仓这三位团长既要唱戏,又负责组织演员排戏。王引拴和王建平戏唱的好,已当了五六年团长,王国仓为人热情,办事麻利,也自然被选为团长。
吊山村共有53户237人,平时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村里也就10几户50多人留守着。但到唱戏的这3天,都如鸟儿归巢般回到了村庄,为庙会和秦腔忙活着。
当天中午12时许,演员们在后台开始勾眉画脸,换上戏服。王引拴在广播里招呼村民们带上板凳到戏台前看戏。下午1点多,胡弦起,鼓点落,秦腔开唱,首场为《香山寺还愿》。
吊山村人的秦腔已经吼了30多年
为了把今年的戏唱好,在家的村民每人拿出20元,山门镇政府和吊山村对口帮扶单位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清水县委党校共同出资,为村民们搭起一台精彩的秦腔大戏。
吊山村地处高寒阴湿林缘区,属于深度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董强说:“爱听戏,爱唱戏的吊山村人,通过精准扶贫陆续过上了小康生活。这些乡村演员的妆容虽不精致,一件戏服也穿了多年,但他们对秦腔的热爱始终如一。秦腔在这里也会被一直传唱下去。”
负责剧务的村民在后台整理戏服
勾眉画脸
勾眉画脸
勾眉画脸
整理戏服
两位演员在后台说戏
吊山村人的秦腔已经吼了30多年
吊山村村主任刘玉西担任鼓师
候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