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幸福天水 > 正文

清水:没有去不了的远方

【改革开放40周年】

    清水:没有去不了的远方

40年前,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甘肃清水人们来说,走出村口,就意味着要“出一趟远门”了,为此要收拾好几天,还要备好路上的干粮,谁要外出全村人都知道。40年后的今天,道路四通八达,说不定哪天,就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交通必须先行。改革开放40年来,清水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群众空前便捷的出行方式,正是40年来全县各项事业变迁、进步的缩影。

改革开放初期,这是一个攻艰克难的阶段,清水县境内没有一条油路,全县上下总动员,城乡群众齐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主,相继对红堡至社棠公路、张川经新城黄梁至清水、桐温公路清水县城段、阁河口至大湾口公路等东西北出口通道进行规模改造。1984年建成的桐温公路清水县城至红堡卢家庄10公里简易油路,是清水的首条黑色路面。这一阶段的努力,清水百姓无路可走问题初步缓解。1991年,由省交通厅投资71万元、建筑面积1564M2的清水第一个三级公用型客车站在原汽车运输公司落成,结束了清水无公用车站的历史。1992年率先放开了红社路客运热线,先期投放个体客车2辆营运,打破了国营运输业一统清水客运的格局。1996年,开通了清水县城至松树椅子山的第一条通村客运线。

2001年清水县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农村公路“五年千亿元”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率先实施的红社公路改造,清水境内首次投入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修路,打破了过去多年清水“人海战术”修路,为后来清水境内利用大型机械、人机结合修路带了个好头。2005年建成了白沙乡鲁沟和太石两村2条10公里通村油路,为清水首条通村油路。2007年拆除原牛头河双曲拱桥及樊河桥,在改道拓宽后的新牛头河上建成了清水首座立交桥。2008年破土动工建成了清水二级客运站,这一阶段是清水交通发展史上名副其实的高投入、高产出时期,办成了清水交通建设过去一度想办而没有能力办的大事。2010年,全县基本形成以县城为枢纽、东接陕西陇县、南接天宝高速、西接天公路、北通S305线的“十”字形主骨架,乡道、村道为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

穿过高山、跨过河流,一条条宽广整洁的柏油马路蜿蜒向前,雄伟壮观。翻山越岭,蜿蜒曲折,一条条水泥公路盘旋而上,壮美如画。

从2011年到2017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清水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县交通运输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和“5551”发展战略为指导,紧紧围绕“谋划大交通、建设生命线、打通产业路、连接自然村”的思路,举全县之力开展交通大会战,抢抓机遇抓项目,开拓进取求发展,始终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按照“大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新机制管养、规范化运营”的思路,突出深度贫困片带,兼顾富民产业发展,着力推进以庄天二级公路、清水县城至社棠公路等为主的骨干通道建设和通村畅乡的农村公路建设,聚力打响交通扶贫攻坚战,2017年4月,清水县被命名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7年8月,清水县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8年,清水县坚持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围绕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主线,以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纲,聚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协调发展,加快补齐农村交通短板,全力建设“康庄大道路”、“幸福小康路”,精心打造“平安放心路”、“特色致富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围绕“建”字抓质量。清水县树立“工作力度更大、资金投入更多、工作要求更严、建设速度更快、工程质量更高”的理念,全力把“四好农村路”建成交通运输发展的样板,建成服务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引擎。严格执行“七公开”制度,成立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严把工程设计、原材料检测检验、机械设备进场、分层验收、施工管理、试验检测“六道关口”,采取项目支撑、财政保障、市级融资、多方联建方式,2015年以来建成各类农村公路695公里,实现了建制村和贫困自然村沥青(水泥)路全覆盖,抽检率和交工验收合格率均达100%。

围绕“管”字建队伍。在全省率先建成“五位一体”乡镇区域性交通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县农村公路养护站、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建立了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全面推行县级路政员执法监督、乡镇路政管理员指导落实、村级路政协管员包村监管、公益性岗位养护人员常态巡查“四级分工负责制”,依法治理路域环境,超限超载率控制在4%以内,公路完好率达98.6%。

围绕“护”字活机制。推行县农村公路养护站统筹指导、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落实推进、公益性岗位养护人员巡查管护、养护路线班长常态监督、村级养管小组应急联动“五级联动养护”长效机制,采取群众参与、分段承包、定额包干、政府购买服务的养护方式,开创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先河。县财政每年落实养护资金700万元、设立“以奖代补”基金86万元,为每村安排3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维护、环境整治和通村公路日常保洁,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中等路比例达80.2%。

围绕“运营”促结合。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效应,注重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相结合,全面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附加值。积极推进“交通运输+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带动了全县55.6万亩干鲜果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坚持建设生态交通,实现了县域公路绿化全覆盖,打造了“一路一景”、“一村一品”的公路绿化和美丽乡村示范带。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把景区景点道路全部纳入农村公路进行硬化。着力构建“交通运输+电商快递”服务网络,建成县有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网络、村有服务站点的电商运营体系和物流运输体系,畅通了物流动脉,助推了精准扶贫,促进了农民增收。

修一条路可带动一方经济,铺就一张交通网可以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改革开放40年来,清水县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清水的发展环境,拉近了清水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距离,使得清水这片土地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全方位发展和完善性建设,清水人民将尽享改革开放的红利,生活越来越幸福。

2017年7月1日,天平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普客(7504/7503)途径清水县站,这标志着当地不通火车的历史从此结束。2018年7月27日15:15分,兰州-天水-平凉K4932/1次列车驶入清水县站,标志着天(水)华(亭)铁路全线开通客运业务,实现与宝中线、陇海线的握手贯通,清水人可以坐火车直达兰州、平凉。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清水交通事业发展壮丽辉煌。2002年清水县被授予全市扶贫公路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当年列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试点县,2008年被列为全省26个县区农村公路养护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县交通局2006、2007年连续两年被天水市交通局授予农村公路养护先进集体,2013年度被评为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清水县被省交通运输厅命名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交通的便利,让清水人走向了远方,也让更多的人走进了清水。昔日羊肠小道,如今大路已成通衢;昔日河流阻隔,如今桥梁纵贯;昔日背磨肩挑乘车难,如今是滚滚车轮遍城乡。俯瞰清水大地,农村公路犹如一个纯洁无暇的海螺,静静地躺在昨天和今天的历史海滩上,饱经风雨,历经沧桑,脱胎换骨,熠熠生辉;更像一个催人奋进的进军号,号声嘹亮,荡气回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交通人。一条条公路似巨龙,飞舞在崇山峻岭,连起县城和乡村,记载着收获的硕果;一座座桥梁如彩虹,横跨于河川沟壑,贯通群山和河流,印证着发展的步伐。一条条新路修到了农民兄弟的田间地头;一条条致富之路为农民兄弟叩开了幸福生活之门,给轩辕故里儿女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大路朝阳,满载清水人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新路如歌,奏响轩辕儿女和谐发展的乐章;在县委县政府精心打造的致富路上,全县人民正迎着朝阳阔步奔向小康。(本文旧照片由朱诚朴提供)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胡晶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