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北京 > 正文

乌兰县农户战贫记 幸福生活靠奋斗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素来以茶卡盐湖的大青盐而闻名,而茶卡盐湖不仅有着丰富的盐矿资源,更是乌兰县引以为傲的旅游胜地。5月16日,记者跟随国务院扶贫办“激发内生动力”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这里,发现乌兰县近些年来依托茶卡盐湖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成果颇丰。为了将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乌兰县大力发展起旅游服务产业,茶卡镇茶卡村和巴音村的农户依托茶卡盐湖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利用自家住房开设了家庭旅馆、农家乐等产业,实现致富增收。

姜发菊的家庭旅馆。中国网记者刘晨曦摄

赶上好时候和好政策的茶卡镇巴音村村民姜发菊从来不曾想到,今天的自己能舒坦地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迎来送往一批批游客。她每天带劲儿地收拾家里的二层小楼,希望来到茶卡镇的旅客能住得舒心而安逸。

而在搬进这座院子之前,姜发菊一家却是另一番景象:身患心脏病的丈夫干不了重活,不识字的自己要想打工挣钱更是不易,夫妻二人只能靠种地和打零工勉强度日。2013年以前,全家人住在一个村民遗弃的旧土房里,雨天漏雨、冬天透风,生活满是无奈与苦难。回忆起过去困难的生活,姜发菊的女儿马莲德记忆犹新:“那时家里6.7亩耕地,种粮每年收益600元,加上11.55亩退耕还林的1000元,每年总共能拿到1600元。家里收入来源主要靠种的青稞和小麦,爸爸去世后,感觉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塌了,妈妈成了家里唯一的精神支柱。”

亲人的离开,让姜发菊和女儿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在这期间,马莲德拿到了高校录取通知书,因为家庭的现状,她内心感到既矛盾又焦虑,曾多次想放弃。但是姜发菊说,“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孩子必须读书,生活还要继续。”文化不高的姜发菊暗下决心。

2015年12月,姜发菊全家被评定为贫困户,享受低保政策;由于茶卡旅游业刚刚起步,各项服务行业急需人手,政府给姜发菊安排了保洁员的工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家里从此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与此同时,姜发菊家每人还获得了6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到企业,每年能获得企业分红和合作社分红。

在接连获得政府的帮扶后,姜发菊一家的生活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全家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彻底摘掉贫困户的帽子。马莲德说:“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只靠政府给予的帮助被动发展,还要主动发展,靠自己的努力挣到的钱,让我们干劲更足,也让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姜发菊家庭旅馆新扩建后的房间。中国网记者刘晨曦摄

2017年7月,随着茶卡盐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政府鼓励姜发菊开展旅游创业,这让姜发菊全家看到了新的前景。为了让生活能过得更好,全家人利用自己现有的房子做起家庭宾馆,在2017年7月到10月的三个月里时间里就获得了4万元的收益。当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姜发菊一家又申请了5万元无息贷款,扩建了旅馆房间,并按照行业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建设。

姜发菊(右)和女儿马莲德(左)站在自家的家庭旅馆前。中国网记者刘晨曦摄

马莲德由衷感慨:“在没有发展之前,觉得干什么都特别困难,想治病没钱,上学困难。发展起来以后觉得干什么都能放开手脚,没有了约束,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想要生活更好,不能‘等、靠、要’,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创造。”

在乌兰,像姜发菊这样,借着旅游业的东风开设家庭宾馆、农牧家乐等实现脱贫致富的例子还有很多。2017年这里接待游客人数达276万,每日游客峰值达5万人。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