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热点| 我们与总书记面对面
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广东代表团的审议。直到第二天,广东团的代表还在交流与习总书记面对面的情形。
“我昨晚一夜没睡,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回忆总书记的话。”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的声音听上去很亢奋,“激动之余,我也在思考,中国要成为真正的强国,需要创新和人才,创新需要人才,最终落脚点还是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团广东省委副书记袁玉宇走出会场后,第一件事是给2000多公里外的广州公司打电话,跟员工分享总书记究竟说了啥。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刘若鹏回忆说,总书记讲了几代人的故事、成长的故事,“很动情。”
深圳光启是一家研究超材料起家的公司,超材料是一种非自然界的物质。刘若鹏花了15年,从最初研究超材料有什么物理属性,到设计、生产、制造、测试,并完成了全产业链的应用。
当他介绍企业的名字时,习总书记问起,“光启”是否来源于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名字。“的确,我们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能为中华民族科技复兴作出贡献。”刘若鹏说。明朝时期,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把西方的科技引入到中国并进行融合。
袁玉宇的发言也与创新有关。他认为,企业要与风云变幻的市场“赛跑”,就要有快速形成创新产品的能力。工艺制造技术的提升、先进设备的开发应用等环节无不需要创新,它是创意、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关键一环。
听了他们的发言,习总书记发表讲话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刘若鹏认为,“这一轮科技革命,我们一定要抓住。发展创新型国家,就要学会从0到1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占据高点。”
从美国杜克大学毕业决定回国时,刘若鹏是犹豫的。“美国麻省理工给了我一个教职,可我最后还是放弃了,决定回国。”他说,麻省理工学院很大,但“我很小”。而回国,有了一个更接近理想的机会。
如今,他的企业开始招收“当初的自己”。他介绍,企业内部有“三路部队”:一是像他一样的海归,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二是在自己的研究院从零培养起来的人才;三是从国防军工和军队自主择业出来的顶级专家。
谈起总书记提到的人才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安然说,“不光要吸引海外投资,还要让海外人才献智”。
她介绍,目前我们有6000万海外华人,其中不乏高端人才,要吸引“华裔新生代”心向祖国作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渠道。
中国绿卡2004年开始发放,到2013年有7356人拥有,“我们对重要的海外人才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安然说。
习近平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茌平县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和来自基层的代表对总书记提到的乡村振兴备感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我们村发展蔬菜大棚推动乡村振兴的做法,尤其是称赞我们村成了‘鲁西小寿光’,我感到很自豪!”耿遵珠带着浓浓的乡音说。
耿遵珠是一位带领农村发展、村民致富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自2008年开始,由她牵头,组织当地村民,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创建了茌平县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党支部班子帮扶贫困户,带领全村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耿店村已经形成了相关产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产前有育苗场,产中有合作社,产后有蔬菜批发市场”。
全村建起第四代高标准卷帘机大棚600个,合作社入股资金达800万元,带动周边农民5000多户致富,户均增收10300元。
“现在,我们村里已经有了‘棚二代’,不少在外打工的青年回村创业。有一家建了21个棚,投资200多万元。蔬菜产量大了,春节期间赚了不少钱。”提起村里的变化,耿遵珠如数家珍。
目前,耿店村还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新农村建设工程。3万多平方米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村民已顺利入住。第一个村级敬老院、第一个村级婚宴大厅、第一个村级殡仪馆、第一个村级公墓、第一个集中供暖的地热井等陆续建成,大大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且没有向群众收过一分钱。
“别的村里男青年找对象很难,但我们村就不存在这种情况。”耿遵珠得意地说。
今天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耿遵珠感到实现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沉甸甸的,“我们会继续带领村民为了幸福生活而奋斗”。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李登海说起与总书记面对面时的情形,心情“至今不平静”。他说,2013年习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就强调,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也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
李登海在农业科研一线和杂交玉米研发创新前沿奋斗了40多年,他带领团队先后7次创新突破,把玉米亩产从70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以上,育出高产玉米杂交种100多个,使杂交玉米成为我国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这些年,激励我们科研团队前进的动力,不是丰厚的待遇回报,而是理想信念的支撑,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是大国崛起的梦想。”李登海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农业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新贡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