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民俗 > 正文

转亲亲!

天水人有一句民谚“蒸膜过年吃”,“油饼不能下肉”,特指过去当地人过年的两种主食。而每家每户自己的煎制的油饼,主要是走亲亲(亲戚)的礼品。   中国是自古是礼仪之邦,因此,讲究家庭礼仪是每户人家的必然。这种及于道德的礼制,大约在周朝时就基本建设了完整的框架体系。因此,孔夫子也要“克已复礼”,只不过没有发展与时代的礼制,可能会反作用于社会。好在“礼崩乐坏”之后,美好的礼仪精华和传统被保留了下来,而与社会不适应的礼制被“坏掉了,崩坍了。”,这个留到今年的礼制就是家庭亲亲礼仪。这个礼仪主要在过年时,由走亲亲的互访来完成。走亲亲的时间在天水,一般从大年初一开始,最晚在二月二之间完成。北方人所说的亲戚,过去主要指有血缘关系的直系、旁系亲戚。现在,已经扩大到朋友、战友、同事甚至网友之间。

NOB`XQ6)9}TFL5NI54WZPTW

 

(乘农用车走亲亲的人)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天水人走亲戚的主要礼品是4至6个油饼,多数为5个。如果亲戚血缘关系较近或煎制的油饼较小,多是6个。否则,如果油饼较大或家庭这年确实困难,则为4个。也有人把走亲亲叫拜年,一般是晚辈先到,然后长辈回访等。  

过去,天水农村在过年前,每家要蒸很多馒头,用于全家过年吃和招待来家里的亲亲。在年前,还要煎很多油饼,以做为走亲亲的礼品。这就有“蒸膜过年吃”,“油饼不能下肉,有福不能重受”的谚语,前者是指过年时全家才放开吃蒸膜,后者是提醒人们过年时不要太浪费,特别是不能把最吃的油饼和大肉一起吃,否则可能遇到饥饿。

正月初一开始,天水人便忙着走亲亲,先走关系最近、最好的亲戚。一般初一走丈母娘家,外公和舅舅家,然后是姨夫、姑姑家,再次是远房亲戚家,朋友家等。另外,如果借了别的亲戚的钱物等,算是帮大忙的人,也要率先走访,并且礼品要多一点。无论什么时候,家里来了亲亲的第一件事是用相对丰盛的饭菜招待,长辈到了晚辈家,无论客人喝酒与否,都要敬酒3杯,然后用餐。如果亲亲关系特别好或路程较远,还要留下来吃第二顿饭,以示友好。  

若干长的时间内,能吃饱饭是中国人第一愿望。因而,人人之间,无论早晚见面,问的第一句话是:“吃了没有?”一般都会回答:“吃过了!你吃了没有?”对方回答:“吃过了!”,才进入谈话的正题。这与外国人问早上好、晚上好的时间礼貌语有别,因此,与外国见面时,如果问这句话,会让对方想到你是不是要请客。更有国人很看低这句话,其实这是一个很长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只有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解决,这话句才正式退出了礼貌用语舞台。因此,天水人互访的礼品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今年春节为例,城市人一般走访,礼品在50至100元之间,高级拜访在数百元至千元不等。如果被访者家中有小孩,还要给100至数百元不等的压岁钱。走亲亲的成本也开始增高,好在压岁钱是周转的,互给小孩的现金数基本相等。在农村,仍然是糕点、点心为主,另外,视关系再加烟、酒,但是农村礼品价值一般关系,都在10元至30元之间。  

亲亲数量的多少是这户人家人品、外交等实力的综合反映,不是有钱人家的人亲亲多,穷的家庭亲亲少。一般家庭有20多户亲亲,最多的有100多户。如果按照每天3至5户走访,如果互相距离较远,只走亲亲也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样天水过年的时间最长至一个月也就不足为奇。  

亲亲的血缘关系是永存的,但是亲亲之间的互访和走动在经常变化。一般新的亲戚关系比老的更为亲密,而淘汰了的亲亲,是因为互相出现了矛盾、几年没有回访,因为家庭变化等,亲亲数量每年有增有减加。一般认为,如果家里光阴好、人缘好,亲亲会越走越多,否则,会越来越少。现在,直系亲亲、有利益帮助的朋友,春节必须走访。而一般朋友、战友、同事之间,开始用短信、彩信拜年,即节省了时间,也密切了关系。用3G手机和QQ视频,为外地亲朋拜年的做法也开始流行,这就是走亲亲的现代版。  

 

b_vip_3C9A1F5040A1EFE04314CABB849A5327

 

一年里,在正月时走亲亲,即让人放松休息又互相拜访,这是中国农耕文明留给家庭的最大礼仪文化。只不过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有新内容。如果说中华文明如一棵大树,我们就是树下的守望者、传承者,有义务为它浇水增肥,使其不断壮大成长。望着中华文明,这棵根深叶茂的文化大树,我们的祖先沉积了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家庭礼仪文明,在我们的手中接过并传承,它将永远生长在中华大地上勃勃生机,福荫子孙。

 

专栏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