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秦州商事
源远流长的泰州酒业
关于酒的来历,一说始于初大禹时代的仪狭,有4000年历史;一说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3000年历史了。据传仪狄系政府官员,夏朝初年,他用桑叶包饭的发酵方法造酒,献给大禹,想邀功请赏。大禹喝了酒,感到味道甘美,便联想到:“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断绝造酒。仪狄的献媚并没有得到封赏,他发明的酒也只限于宫内暗中流传。
在殷墟中发现的酿酒作坊遗址证明,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已有很发达的酿酒事业,并采用制曲酿酒。周朝时,周政府还设有专门管理酿酒的官员“酒正”;《周礼》还记载了酿酒须注意的六个问题,可见当时酿酒技术已相当完备。古代因是自然发酵的甜酒,酒的度数很低,所以古人酒量很大。就是在汉代,酒还是“粗有酒气而已”。从汉武帝开始,酒与盐铁一同由政府专卖。
而历史久远的泰州大地,白酒酿造竟然有近7000年历史(从大地湾出土的樽、杯考证,居住在天水的先民已开始有饮酒的习俗)。随着农业的丰欠,酿酒业时兴时衰。到公元446年北魏时期,秦州已成为甘肃六大酒类生产地之一,可产“秦州春”等20余种酒和酒曲,并以广产粮酒为主。北宋熙宁年间,秦州酒业发达,上交年税达30万贯以上,为全国酒税收入最高的五州之一。元初酿酒业曾一度因原料缺乏而衰落。明、清时期,酿酒业已形成作坊生产。特别是清乾隆年间,民间酿酒业盛行。
秦州酿酒业,有烧酒、黄酒两大类。黄洒酿造的历史比白酒早。多为民间家庭手工酿造,自产自用。到民国时境内才有“春茂园”、“常兴坊”两家黄酒作坊。其主要原料是当地产黄小米,故又叫米酒。另外,民间还有用小麦、玉米、小米、高粱手工酿造黄酒的习惯。多用于婚丧筵席或节日待客。酿造黄酒用曲有土曲、药曲两种,配方各异。但都通过特定的加工过程,受到酒药、酒曲不同的霉菌、酵母、细菌共同发酵而成。酒色红润,酒味醇厚。当时天水县(民国2年改州为县)民间年产黄酒约30万市斤。城壕(工农路)“常兴坊”所产黄酒,以其香、甜,味美而驰名当地。尤以“春茂园”所产黄酒质量最佳,民间誉称“七日红”。
烧酒即蒸馏酒。由于泰州一带盛产高粱,原料充足,酿酒业一直较为兴隆。其资金、经营仅次于过载行(批另货栈)、绸缎行和南货行(糕点副食)。发展到民国时期,境内各县有“烧锅”104家,年产高粱、青稞、包谷、玫瑰、葡萄等各种酒104万多斤。其中天水县(辖秦城、北道)有19家,年产白酒8万余斤。
由于水质甘美,加之延聘山西汾酒技师指导,所酿白酒口味香醇,畅销本地及兰州、武威、张掖、新疆、青海等地。
烧锅规模大小,以窖的多少为准。当时作坊规模较大,最有名气的要数西关的“全盛昌”、“和丰隆”;新街的“永兴源”、“永顺隆”;大城的“元兴恒”;东关的“裕永祥”、“元兴玺”;北关的“永贞吉”、“裕顺和”、“裕丰恒”;马跑泉的“王记烧锅”、甘泉的“通源隆”;社棠的‘元兴涌“等字号。其中,尤以”元兴恒“历史最为悠久。
康熙末年一晋商
汾酒是我国名酒之一,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酿酒原料为高粱,使用水质优良的井水,制曲原料是大麦和豌豆。酒液清澈透明,酒味清香纯正,入口爽快,甘冽,饮后余香脉脉,颇受州人青睐。据传,清康熙末年,一樊姓晋商向泰州长途贩运汾酒。相隔数十年后,也许在他的孙子辈,看到秦州城内外,泉多水多,除公用的城南“官泉”、天水郡“瀛池”、东泉的“马跑泉“、甘泉的”春晓泉“、”村庙泉“(西街),水质甘甜,可以酿酒外,家家院落都有自用的水井,水味甘冽,水面低浅。便突发其想,何不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减少投资,多获利润?经商多年,他们早就掌握了山西汾酒的酿造方法,并积攒了一定资金,于清乾隆年间,看好大城东仓巷(今共和巷)口院内有一眼水井,水源旺盛。便购置下相连几个院落,挖窖建厂,取字号为“元兴恒”,开始按山西汾酒的配方就地酿造白酒。因井内水味甘甜,清冽,酿成的洒味及佳,回味悠长,人们誉称“天龙泉”。渐渐,这家酿酒作坊便成为泰州人人皆知,享有盛誉的“东门烧锅”。后有诗赞:“太白龙泉终年甜,天泉陈酿几百年。赢得太白天龙泉,酿成玉液醉八仙。”
“东门烧锅”因采用山西杏花村汾酒酿制工艺,酒质与山西汾酒相似,州人便将这种自制白酒也称为“汾酒”。此后,习惯性地将所有白酒一律称之为“汾酒”。又因酿酒时,将原料红高粱放在大铁锅里烧煮,人们便把酿酒作坊称作“烧锅”,把卖洒店称作“烧锅店”。“东门烧锅”因讲求质量、信誉,经营有方,长盛不衰,在泰州一直传了七代人,延续了200多年。
受其启发,原只酿造黄酒的泰州,渐渐出现了一些烧酒作坊,并一律聘请山西人为技师,开始了白酒的酿造和买卖。烧锅字号渐渐多了起来,先后开设的烧锅有14家,以“裕涌祥“、”全盛昌“、”元兴玺“、”永贞吉“、”翟记酒店“、‘和丰隆”等字号最富盛誉。
一家烧锅分为厂子和前柜两部分。厂子是专门烧酒的作坊,前柜是管理厂子和销售酒的场所。前后需十多人经营操作。
前柜设大掌柜(一般为投资业主)、二掌柜(合资或聘用的经理)各1人,管账先生和上街先生(负责采购原料、燃料等物资供销)各1人,站柜的(售货员)3—4人。大掌柜和二掌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上街先生主要是把握市场行情,以较低的价格购入较好的原料、燃料,以利降低生产成本。一般都挑选精明干练之人担任。
厂子是专门酿酒的地方。有烧酒工6人,大师、二师(主管配曲、发酵、下曲)各1人,挡铣(酒沙)1人,打杂(磨沙、曲粉)3人。雇用的烧酒工人,多为掌握酿酒技术的秦岭关子店竹林村人,该村人有酿酒传统,但无本钱,只得进城打工。这些酿酒工多由大师带进作坊,相互关系密切,不是兄弟,便是亲房。进店后,要和掌柜的签订合同,合同期为一年。但因一年酿酒有时间限制,从当年农历8月至第二年5月为酿酒季节,气温高时就歇窖。一到歇窖,技工就回村务农,等8月15开窖前再来。
酒旗是酒的标帜。一般烧锅店门前都挂有酒旗,招徕顾客。一时间秦州城内,从西关到东关,那些缀布竿头,悬于门首的一面面三角形,釀有穗子的各色绸缎“酒望子”(酒旗)在城中飘扬了起来。“闪闪酒帘招醉客”,使买酒顾客一望而知;店内的铺柜上,摆满了贴有“汾酒”商标的洒坛;运原料的一长队牲口驮着粮食口袋从作坊大门源源涌进;贩酒的成队骡马,驮着竹条编制的酒篓,酒篓外面贴着棱形“秦州汾酒”大红商标,穿街而过;打酒者提着瓶罐进进出出;嗜酒者在柜台边咂嘴渍舌,品味着酒的醇香……于是,在太平盛世的乾隆年间,秦州酿酒业与药材铺、绸缎铺、南货铺相应成趣,加上来往驼队、马帮、车辆、人流,繁华似锦,盛极一时。
至民国32年(1943年),辖区共有酒类批发商32户,零售商246户。所产白酒,主要供应当地,少部分批发给“脚户”(赶牲口贩运货物的生意人)和“车户”(赶大车贩运货物的生意人),销往外地。
,
丁廉泉的经营之道
“全盛昌”烧锅店,是由天水富户周有三投资,丁廉泉任领本掌柜的一家久盛不衰的大字号。因之,从业40余年的丁掌柜成为民国时期泰州城有名的酒行管理人员。
丁掌柜是平南乡丁家川人,16岁时(同治11年),因生计维艰,一直务农的父母便托亲寻友,通过表叔傅掌柜介绍他进城到西关“永顺和”烧锅店学生意,渴望创出个好的前程。进店后先当学徒,每天干一些打扫店铺、担水劈柴、烧火做饭、抱孩子、倒尿盆、上街买菜等伺候掌柜的杂活。有了闲空还要习字、打算盘。由于他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三年出师后,已识字不少,能打会算,掌柜的见他机灵,便将他升为站柜的(售货员)。其实三年来在店里进进出出,他早就熟悉了如何迎来送往,礼貌待客。他聪明伶俐,眼疾手快,顾客一进门,便笑脸相迎,递烟敬茶,使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过了几年,又升为先生,穿上了长衫,协助管理账务。渐渐董得了记出入账和成本核算。到年底外出收回赊销的欠账,又让他在经营管理上开阔了眼界。后来又当上了上街先生。主要任务是采购酿酒原料高粱等和燃料木炭、柴火。他知道,在这个岗位上脑子更要灵活,要当好上街先生,必须把握好市场行情,以低价购进酿酒原料和燃料,才能使烧锅降低成本,为赢利打下基础。他总是忙忙碌碌,每天得跑三个集市:西关的斗行,双桥(解放路幼儿园处)南乡人的木炭,城壕(北关)柴集(爷坑以西)。了解掌握市场行情,讨价还价,瞅准市场最低价时大量购进原料和燃料,很受东家赏识。之后又当上看曲先生,管理曲房。管理好曲房是烧锅的一项关键性技术,他更加勤奋谨慎。一头钻到曲房和酒窖,跟上看曲先生和技工学习踩曲,立沙、破沙三道白酒酿造的工艺流程,边看边听大师讲解。
原来“踩曲”是将禾田(青稞、豌豆、扁豆合成)磨成粗疹子、拌水,放在曲模子里踩成方片,再放进曲房密封发酵,下边用柴烧,使曲子发热。然后每隔三天翻一次。等一个多月,曲子熟了,再磨成粉状,掺到玉米疹子里下窖。他知道了,成熟的酒曲,曲体膨松,颜色发白,上边毛茸茸的,便是好曲。好曲产酒量高,酒味醇香。踩好曲是酿酒的关键技术,决定着洒的质量好坏。
“立沙”是将高粱磨成糁子,放在酒甑中蒸煮,待凉后掺入酒曲,放入酒窖中发酵,20多天后产生酒精。
“破沙”是将发酵成熟的酒沙子从窖中取出,放入酒甑(甑桶直径3尺)内蒸馏成白酒。第一次破沙酒质量最好,喝起来香甜可口。烧过酒的酒沙子再掺入一些新高粱糁子,蒸煮后加上酒曲,再送入窖中发酵,仍可出酒。如此3、4遍后,就变成酒粕(酒糟,)还可作饲料出售。因破沙次数不同,酒的价格也不同。
一家烧锅,每月酿酒二十几天,如酿二十多窖酒沙子,可出酒五、六千斤,年产量最高达四、五万斤。酿酒的好坏全靠看曲先生。看曲先生的技术好,一年酒的产量就高,质量也好。如果看曲先生的技术不行,不仅出酒少,而且酒的质量也差。
当丁廉泉明白了这些道道之后,便虚心向大师学习,使自己很快掌握了看曲的技术和操作工艺,一跃成为烧锅店的骨干力量。丁廉泉虽然勤奋好学,但还是得兢兢业业,历经磨练,从16至45岁,干了三十多年,当他全面掌握了销售、管账、采购和一整套酿酒技术后,才当上了二掌柜的。
当上大、二掌柜的,就可以参加分红。其它员工,只领工钱。学徒,到年底给两三块大洋;站柜的一月二至三块大洋;先生(记账、上街、看曲)一月十块大洋,按生意好坏,有增有减,所有员工一律管吃管住。
当上掌柜的的丁廉泉不仅能养家糊口,且手头渐渐有了积蓄。为东家管理烧锅已经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于是,就产生了新的想法,想试着创一片自己的天地。正巧,民国元年,秦州富户周有山看好酒业能赚钱,遂投资3000现洋,在西关三星巷口新建了一所字号为“全盛昌”的烧锅房,聘请经验丰富的丁廉泉为领本大掌柜(经理),经营管理烧锅。丁便毅然辞去“永顺和”的二掌柜职务,来“全盛昌”任职,新建的烧锅规模较大,占了三星巷以东一大片院落。有22口窖,每一窖体深4米,宽2米,长3米多。一次装粮食6担多,约300斤,前柜有五间铺面。这为他施展本领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丁廉泉深知,酿酒行业是“水里捞金”的买卖,要以质量求效益才是烧锅的生存发展之道。而有了好的酒曲,才能酿出高质量的好酒;烧出高质量的酒,就为经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紧紧抓住看曲、烧酒两项关键技术,经常察看酒窖,了解酿制情况,与技工切磋技艺,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提高酿造质量。
除了掌握踩曲、烧酒两项关键性生产技术外,还得有一套健全的经营管理之道才能赚钱。他精心挑选聘用二掌柜、先生、大师等要职人员,组成了一套业务能力强,有实干精神的管理班子。同时还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奖罚、提升制度和号规,号风。常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生产经营技能培训,传授做生意的经验,教大家怎样管理曲房和酿酒厂子、怎样赶集,如何接待买主等。要求先生及站柜的要尊敬顾客,讲究礼貌。顾客进店,站柜的要起立,笑脸相迎,递烟敬茶。如发现顶撞顾客或与顾客争吵,不论有理无理都要受到掌柜的训斥。经常检查站柜的勤惰和学徒的学习情况,奖勤罚懒。根据能力大小,工作表现进行升降,或加薪或处罚。前柜人员按能力和资历逐年向上提升。这样充分调了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前柜工作整齐、严慬、有条不紊。
他的经营灵活多变,不断在“囤迟卖快”上动脑子,下功夫。当酿酒原料、燃料市场价格下降时,以低价买进,大量囤积;当洒的销路好,价格上涨时,及时将洒卖出。如销量不行,决不轻易出手。
在买卖上始终坚持生意人的信条,讲究职业道德。做到信誉第一,多言不二价,童叟无欺。欠账赊销,先把酒卖出,到年底才派人去收账。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项目。为远道而来的顾客,免费提供食宿、歇牲口和寄放物品的场所,让顾客真正有“宾至如家”的感觉。并为顾客传递信件,代写书信,代为汇款。特别是给交通不便,无邮政设施的南路各乡村户转递汇款、信件(由前来买酒的客户稍去)。为了确保能送到收信人手中,必打问确实才让转交。待客户返回来时,要以收信人盖章为凭。
后院五间储酒庫房,每间放七八个大木柜(木柜里面用纸糊了,再糊上猪血和石灰,才能储酒)。一只柜有半间房子大,高3米。酒香常常从老酒柜中飘出。每当闻到这股香味,丁廉泉心中便充满创业者的欣慰。
由于经营有方,有一班合理的管理人员,又有一套良好的号规、号风,酒的质量好,近40年来,“全盛昌”的生意如它的字号一样,一直昌盛发达,久盛不衰。所产酒,在当地基本销完,偶尔有临洮脚户来驮酒销往兰州。至民国36年(1947年)丁廉泉去逝前,移交侄子经营至1952年,并入国营天水酒厂。
酒仙会与精神享乐
秦州城内大同路的“山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是山西同乡的联谊组织。它的日常活动主要是接待过往客商,进行商贸交流,组织同乡聚会,交流商业情报,遇有节庆喜典,相约共同祝贺;安排公益事项,帮人济困解危;执行地方法规,议定完成措施;抵制非法摊派,维护商人利益;调解业内纠纷,处理相关事宜。
山西会馆与陕西会馆相连,建在低于街面1米多的坑内,一进两院。院落虽小,也是砖雕门楼。有戏楼、前殿、后殿、厢房数间。财神殿为正殿。商人们一般都供奉财神,据说财神有文武五神。山西商人供奉的是郭子义。希翼受其保佑,年年商运亨通,财源茂盛。每年5月,州城十几家酿酒行业的东家、掌柜的们,都在此聚会。叫做给酒仙爷过会。
酒仙即杜康。据《说文解字•巾部》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传说杜康生于周朝,是个牧羊人。有一天他把小米粥装进竹筒,作为干粮,带着去牧羊,离开时忘记带走。过了半月,又赶着羊群放牧,在这棵树下找到了遗失的竹筒。打开一看,竹筒里的小米粥已经发酵,改变了原有的味道,不仅米粒膨胀,还散发出一股浓烈醇香的气味。他尝了尝,感到又甜又辣又爽口提神。便提回去让村人品尝。村里人喝了,都夸奖这东西好喝,为与粥有所区别,就起名为酒。一传十,十传百,这无意中的发明,使杜康一下子出了名。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酿酒,办起了“杜康酒店”。后来,酿酒行业的同仁们便尊称杜康为酒仙,并在商会会馆设立牌位,进行祭祀活动。
秦州人过的酒会,还另有一层意思,为纪念从山西过来的酿酒技师。在财神爷郭子义的塑像前面,立有“造酒先翁之位”的牌位。待过酒仙会这天,不仅全行会的人要参加,还邀请甘肃省商会和山西省商会的代表参加,举行敬香火、念祭文、献茶献饭的隆重祭奠仪式,祈祷来年酒业兴旺。祭奠活动结束后,办十全席设宴庆贺,还请戏班子唱戏,热热闹闹过个“酒仙会”。后来竟形成了酒业同行一年一度固定的节庆之日。
酒是我国人民喜爱的饮料之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逢佳节、亲朋聚会、宴飨宾客、喜庆丰收、婚丧嫁娶都少不了酒。上古时,酒主要用来祭祖敬神,其次才是饮用。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酒的酿造逐步扩大,饮酒风气在全国逐渐盛行。饮酒不仅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也成为一种精神享乐。特别是文人学士多爱饮酒。古代文人雅士在饮酒时,很讲究饮人、饮地、饮候、饮趣、饮禁、饮阑。风度高雅,性情豪爽,直率的知己故友相聚一起,在花下、竹林、高阁、画航、幽馆曲石、平畴、荷亭间;于春郊、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之时,那是何等的精神享乐!再行起酒令,一唱一合,渲染气氛,增添雅兴,真就乐而忘返了。尤为东晋时,骚人墨客把春秋战国以来在河边举行巫术仪式的“修褉”活动与踏青游春结合起来,形成临水饮酒的风俗。宴饮时,让酒杯顺着曲折的水面漂浮,漂到谁面前谁就拿起来一饮而尽,名曰“曲水流觞”。“一觞一咏”又是一种怎样的浪漫情怀!
泰州人以酒为乐的浪漫虽缺少了南方文人“曲水流觞”的雅兴,但诗社的以饮酒输赢吟诗、对联;酒楼、打平伙(郊游);居家年节宴会上的行酒令、唱《数螃蟹》、《十杯酒倒捲帘》、《十个麻雀》、《五更鼓》、《一个朶老汉》、《数麻雀》等流行酒歌,却一直是秦州老百姓盛行的饮酒娱乐活动。当饮到酣畅时,人们满脸通红,敞开喉咙一唱一合:“一定要高升呀哈,双眼挂花翎呀哈;三星拱照四季闹五更呀,六位子要高升呀哈;七巧八马九功名,十拳上倒卖两家讲输赢;冷酒一口吞呀哈,吞得我两眼红呀哈;耳听得楼上鼓打一更,咚、咚咚、咚咚咚……”满桌人的心境,便如飞天般飘向了九霄云外。
艰难的生存
烧锅的发展和消存,并不都如酒歌所唱的那样风平浪静,年年赢利,步步高升。酿酒行业受市场需求规律的制约,竞争也很激烈。
加上每年地方军政向商会索要一定款项、粮草。街公所向各商号摊派的杂捐、伕役等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逼得酒商不得不想方设法偷税、漏税,甚至抗税,用以维持生计。
民国时期酿酒业也是专卖行业,天水县设有烟酒专卖局,不经销,只负责征收酒税。零售税一月一交,批发税每卖一批酒上交一次,叫“买印照”,印照买来就贴在酒篓子上。开始按各家自报产销量收税,后发现各烧锅有隐瞒少报现象,便改为按窖估产征税,加重了酒商负担。还有每半年缴纳一次的按年赢利计征的商业所得税。这样,董得市场调解,经营有方,技师好,出酒率高,质量好,销路广,资金雄厚,有一定实力的烧锅就生存下来。而不善经营,技术差,质量差,产量低,产品滞销的烧锅,完不了税,伤了本钱,只得倒闭。
特别是民国时期,战乱、天灾迭起,农业不振,酿酒行业时兴时衰。抗日期间,为保军需民用,国民政府于民国30年9月8日,以行政院长蒋中正签发密字令,禁止酿酒。后因影响税收,未彻底执行。同年11月29日,行政院又以密甲字5027号蒋中正手令,通令各省严禁酿酒,以节省粮食,天水白酒生产一度停顿。
在市场竞争和苛捐杂税兵役的勒索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烧锅行业也是起起落落。每年有新开的烧锅,也有倒闭的字号。如乾隆时开业的“永顺隆”和枣园巷孟向成开的烧锅(在北店子巷口)到民国后期就倒闭了。只有积累雄厚,经营有方的字号,才得以长存。
到民国38年(1949年)解放前夕,天水县烧锅仅有13家。其中独资经营的4家:西关三星巷口周有山经营的“全盛昌”,有14窖,资金2800万元,从业12人,年产3万市斤,销售2.4万斤;杨和亭经营的“和丰隆”,有11窖,资金2800万元,从业12人,年产3万市斤,销售2.4万斤;新街(劳动路)的“永兴源“,有14窖,资金2600万元,从业11人,年产2.8万市斤,销售2.48万斤;新街张仲武经营的“永顺隆“,有13窖,资金2800万元,从业12人,年产3.1万市斤。合股经营的7家:大城东门樊成安经营的“元兴恒“,有13窖,资金3000万元,从业10人,年产2.4万市斤,销售2.12万市斤;东关夏家巷口蒲洋人经营的“裕涌祥“(沿街有三间铺面的前柜,一间大门,字号牌匾悬挂于二门头,厂子、库房占了半个巷道),有12窖,从业12人,资金3000万元,年产3万市斤,销售2.4万市斤;中城(人民路)金抗宗经营的“永贞吉“,有14窖,资金2800万元,从业12人,年产3.1万市斤,销售2.4万斤;人民路“裕顺和“,有11窖,资金3000万元,从业12人,年产3万市斤,销售2.4万斤;中城巷李、丁合资经营的”裕丰恒“,有12窖,资金2700万元,从业12人,年产3万市斤,销售2.4万斤;甘泉杨和亭经营的”通源隆“,有10窖,资金2000万元,年产1.9万斤,从业7人,销售1.5万市斤;社棠的“元兴涌“,有11窖,资金3000万元,从业8人,年产1.9250万斤,销售1.5万斤;还有东关张永祥、胡中林经营的“元兴玺”、“信玉全”字号。
1952年10月1日,由“裕涌祥”等10户烧锅合并为“地方国营天水市酒厂”,厂址在“裕涌祥”作坊旧址(建设路76号)。
最有名的“东门烧锅”传至第七代樊成安之手,经营至1952年,因酒业为国家专卖,烧锅坊被收归公有,改为新建“天水市酒厂”二车间,专事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