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是华夏始祖伏羲氏的故乡,历史悠久,民风古朴,农耕文化深厚。其中秦州文化,底蕴深厚,宗教文化盛行,人们祈天降福,以歌舞承载太平吉祥,秦州夹板舞是当地人们最受欢迎的民间舞蹈之一。古时秦州濛水肆虐,秦州城多次发生水患,人们用“舞夹板”的形式向玉皇大帝祈求风调雨顺,故秦州夹板舞一直与宗教祭祀关系密切。
秦州夹板舞又称打夹板,是一种古老的汉族舞蹈,属于汉族祭神古乐的延续,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该舞蹈原主要用于“朝山会”祭祀活动,后发展成为汉族民间社火表演形式。
秦州夹板相传起源于唐代的“拍板”,最早是劳动人民歌颂太平盛世的一种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宗教祭祀仪式,是我国遗存较早的一种群众性的乐舞表演。据《秦州直隶州新志》记载:“顺治九年秦陇大水,六月五日濛水暴涨,冲出东关,漂溺人畜。十三日复溢入东关。”仅清乾隆五年五月,濛水泛滥后就淹没秦州房屋数百间,淹死上百人。当时秦州东关瓦窑巷、十方堂、官墙里等地灾情尤为严重,房倒屋塌,人畜伤亡惨重。屡遭祸害的秦州人无力改变这一现状,于是把减免灾难的希望寄托给神灵。人们在玉泉观玉皇大帝像前虔诚地祈祷,许愿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率众人舞夹板到玉泉观进香。从此,每年正月初九,便由当地民众组成的三支夹板队经由大城、中城、西关、伏羲城至玉泉观进香。这一天,夹板声声,香火缭绕,人流如潮。近百年来,秦州夹板带给古城天水的是激越与祥和。
夹板又称“云阳板”,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唐代的“拍板”。《旧唐书·音乐志》:“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抃(即“拍手”)。”追其源,拍板源于上古时的“击壤”,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帝尧之世)天下太平,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于世。”宋元时期,夹板不仅用于民间喜庆盛事,而且用于皇家庄严肃穆场合。清代以后,秦州人沿袭继承了祖上打夹板习俗,久盛不衰。
秦州夹板一般用质坚且轻的红椿木、槐木或桐木制成,长约75厘米,宽6厘米,厚2.5厘米,板上用彩漆绘有兰彩带图案,上端以筋绳连接,缠穗挽彩,下端则可自由开合,用于击打。击打时声音清脆响亮,极富节奏感和音乐感。
表演时,数十名身着青衣白云边、腰系彩绸带、头结布巾的男子手持云阳板,在黄罗伞盖、飞龙旗、飞虎旗、五色旗的引导下,在锣鼓并吹奏的古代法曲遗音《太子游四门》乐伴奏下,在震耳欲聋的自制铁炮声中起步,列队沿街表演行进,声势浩大,蔚为壮观。秦州夹板因在行进中拍舞,所以名为“行香步”。表演一般是纵向两列行进,中间行走着乐队,表演者刚健潇洒、旋转自如的舞姿,整齐划一的舞步,严肃虔诚的神态,将古代秦人彪悍雄壮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铿锵有力的鼓点,清脆宏亮的音乐,噼啪作响的夹板伴以鼓、钹、锣、箫、唢呐声乐,使整个场面显得粗犷豪放,颇有意味。
天水是秦人的发祥地,而那一袭黑衣黑裤、雪白绸带束腰的秦州夹板鼓队伍,神情肃穆,动作简洁,起、承、转、合,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着一股秦风古韵,使人击节而叹,激赏不已。
如今,每逢祭奠伏羲、正月上九会、闹元宵等节庆的日子,天水都会有夹板舞表演。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夹板舞在艺术风格、舞姿技巧、队列规模和音乐鼓点上不断革鼎置新,让其更直接、生动。瞧,一支声势浩大的舞队从远古走来,舞出了秦州的和平盛世。
上千年传承不衰的秦州夹板,以它不事张扬、原始简洁的舞蹈,沉静地演绎着古老秦州千年来的荣辱兴衰,祈盼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未来,也留住了岁月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