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视频 > 正文

2017年正月初三李子园的夜秧歌火热开唱(天之水网原创视频)

 

 

nEO_IMG_IMG_20170130_203905_HHT

 

 

2017年大年初三晚上,甘肃天水秦州区娘娘坝镇李子园上店子村,当地村民们自发组织的夜秧歌队在普华寺院内火热开唱,祈福鸡年大吉,风调雨顺。陆陆续续赶来的观众已将社火场围了个严严实实,随着村庙里袅袅升腾的桑烟和此起彼伏的铮铮弦乐声,一场黑社火,在划破夜空的鞭炮声中隆重开场,一场乡村的狂欢庆典拉开序幕!

 

nEO_IMG_IMG_20170130_204012_HHT

 

秦州小曲是 甘肃省天水市的汉族传统民间文艺的一个品种,甘肃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甘肃省 天水市秦州区以南的娘娘坝李子园、平南、天水和汪川镇,尤以娘娘坝李子园的小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唱范围最为广泛。据《天水戏曲志》记载,秦州小曲创建时间为1851-1861(清朝 咸丰年间),以陈旺所建的魁盛班演秦州小曲为主,后来发展为 秦腔,扩充到城区、郊区及农村。小曲演唱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清代早期,有200多年的历史。它传承一段历史文化和文物故事,特别是继承了地方方言在演唱中的文化脉络,有历史价值,又有曲艺文化研究考古价值,被称为是中国 秦腔、 眉户戏发展史的重要参照,是西部戏曲史上的一枚“活化石”。

娘娘坝李子园小曲的特点

李子园有历史文化的遗留,又占有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交汇的地理优势,加之古驿道上走河西、下走川陕的便利条件,使李子园产生了诸如小调、秧歌、山歌、号子等一大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小调《四季行兵》就是康熙年间陇右平叛那场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真实记录,反映出劳动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定的愿望。山歌《十八条骡子下汉中》就是围绕着走川陕的马帮生活,反映出古驿道东进西出交汇流通的历史画面。保留曲目《大保媒》、《小牧牛》、《下四川》等更是南北交汇东西交流的产物。几乎所有曲目都具有多种音乐元素,如眉户调、碗碗腔、道情、花儿,甚至佛、道等音乐均有吸收,并与当地民歌音韵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了风格多样、曲调优雅、情感真挚、乡土味浓、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的显著特点,是李子园人文、地域、生活、精神的体现。在创作取材方面:一是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如《割麦》、《转娘家》、《劳动号子》等;二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技笼窗》、《大保媒》、《卖棉花》、《摘花椒》、《织手巾》、《南桥担水》等;三是与爱情主题相扣,如《小牧牛》、《下四川》、《绣荷包》、《打樱桃》、《戏秋千》、《大十杯》、《酸拌汤》等;四是教育人积德行善,如《劝人心》、《十杯酒》、《李三娘研磨》等;五是从历史故亊中吸收营养,如《大十盏》、《小十盏》、《十八条骡子下汉中》、《十二月花》、《十二花名》、《四季行兵》等。由此可以看出取材的广泛性,也决定了内容的丰富多彩。在音乐运用方面:一是揉入眉户调、碗碗腔的优秀曲牌;二是吸纳佛教、道教音乐元素,如《大十盏》、《小十盏》、《十杯酒》等;三是吸收陇东、关中道情音乐元素,如《大保媒》、《技笼窗》、《下四川》等;四是吸收洮岷花儿音乐元素,如《十八条骡子下汉中》、《劳动号子》等。在表演形式方面:有齐唱、独唱、男女声二重唱、对唱、场外伴唱等歌唱形式;有歌伴舞;有戏剧式丑角的数板;有舞台形象化布置;有表现人物及故亊的道白;有民乐伴奏。

李子园的曲目有着至少三百余年的历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看出

一是曲目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小调《四季行兵》,表现的是公元1674年即康熙十三年至十八年陇右平叛那场战争;山歌《十八条骡子下汉中》,表现的是清中期以前李子园走马帮的生活画面;小调《十二月花》,其中记录了康熙帝1704年北京月明楼除恶遇险鲜为人知的故亊。

二是部分小调的音乐特点。《大十盏》、《小十盏》、《戏秋千》三首小调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整个曲谱中没有4(fa)7(xi)这两个唱名,这与清初前以五音为正声的现象相吻。

三是古老方言的使用。曲目文本中含有大量今人及前几代人多不使用的方言,而这些方言却在明清小说及杂记中普遍使用,由于李子园的曲目是口口相传,所以古老的语言也借此传承。据现在村中最年长者和传承人李树发先生讲,知姓知名的就有晚清乃至民国后的传人师傅陈福林、赵长明、康世民等人。

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李子园的曲目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内容丰富,思想健康,音乐艺术博釆众长,充分体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要素,是值得保护的。

 

秦州小曲以演唱具有人文情节的剧目(折子或段子)为主,配 以文、武、器乐组合而成的完整的汉族民间曲艺表演形式,曲目里反映了汉、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情节,基本曲调为九宫十八调,还渗入一些佛、道、音乐曲调,其曲调反映着淳朴的乡音乡情,曲调悠扬、优美柔和,流传下来的曲目约有七八十首(折、段),其中包含部分民歌,也保留一些社火曲儿,但主要演唱的以秦州小曲为主,它以历史故事、忠孝节义、婚姻爱情、尊老爱幼等为情节,以汉族民俗实物做道具,地方方言道白,朴实无华,乡土气息浓厚。

秦州小曲演唱时,乐器主要包括打击乐和弦乐,俗称文、武场面,文场面弦乐为主,有三弦、二胡、板胡、笛子,也有配以洋琴的弦乐以曲调为据,武场面以打击乐为主,早先使用四片瓦,后来常用干鼓、红鼓(抬鼓)、梆子、大钹、喜锣、钐子、碰铃、大锣、唢呐等。文武场面配合默契,形成优美动听的伴奏器乐。

 

 

秦州小曲的演唱曲目包含部分民歌,如《洋彦麦》等,也保留了一些社火曲儿,但主要演唱的是小曲演唱曲目、历史故事和忠孝节义、婚姻爱情以及尊老爱幼情节,如《花亭相会》、《张连卖布》、《秋莲捡柴》、《三娘教子》、《李彦贵卖水》、《匡胤宋妹》、《小放羊》、《梅降雪》、《小姑贤》、《大保媒》、《截桥》等数十个有积极教育意义的节目。秦州小曲主要以地方方言道白,以民间民俗实物做道具,朴实无华,不甚雕琢,乡土气息十分浓厚。

 

为了使秦州小曲得以传承发展,2005年,秦州区贾家寺村经报请 天水市民政局同意,成立了天水市秦州小曲原生态传承保护协会,把小曲传承与发展作为长远目标,传承的主要范围放在农村,传承对象针对农民。到2011年已有会员40多名,均来自该村及邻村,平均年龄35岁。协会还有专门的活动场地,活动经费由村委会提供,定期开展活动,平均年演出20场。观众累计达10多万人次,其表演曾被香港 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陕西卫视、甘肃卫视作过专题报道。

协会在进行表演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小曲的传承与发展,他们不但给小曲爱好者传唱,而且给邻村甚至更远乡镇的小曲爱好者免费传唱,到2011年已传授100多人,壮大了小曲队伍。传承人 李亮亮还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给村内的娃娃们传授小曲演唱艺术,到2011年已经有20多人参加,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5岁,有些已经能和大人一起登台演出。

2012年,秦州区依托区文化馆成立了小曲艺术团,该团分别在玉泉镇、皂郊镇、石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设立了四个民间小曲分团。

2012年, 秦州区编辑整理拍摄了以原生态秦州民间小曲艺术为题材的电影音乐剧《秦州小曲》,是中国国内首部反映天水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的电影版 音乐剧。《秦州小曲》共由《酸拌汤》、《戏秋千》、《大十盏》等16个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故事串联而成。数百名演职人员全部选用秦州区娘娘坝镇李子园柳林村的青年男女来饰演,拍摄地点也选在风景如画的 小陇山李子园、庙川林区一带。一山一水皆入景,一曲一舞尤生情。《秦州小曲》分上下集,片长3小时17分,中英文幕。由赵安生担任总导演。

 

nEO_IMG_IMG_20170130_194155_HHT

 

nEO_IMG_IMG_20170130_201028

 

nEO_IMG_IMG_20170130_201038

 

 

nEO_IMG_IMG_20170130_202129_HHT

nEO_IMG_IMG_20170130_205031_HHT

 

nEO_IMG_IMG_20170130_204028_HHT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赵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