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上讲,“生活歌”可以包括一切民歌,因为无论怎样千姿万态,都是反映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但这里要奉献给读者的是狭义的生活歌。好了,过细地解释编辑手段,有些跑题,还是先读民歌,读者定会一目了然。
人类繁衍的唯一途径就是娶妻生儿育女,一代接一代,“尘世上生娃娃,又不是咱二人”,这是一条宇宙法则,谁也超越不了。陇东民歌当然不会漏掉这个“重大题材”。
十月怀胎
怀胎正月正呀,
奴的面皮儿红,
水莲莲浮萍草,
扎下一条根。
怀胎二月二呀,
丈夫常上身,
叫一声奴丈夫,
时时要小心。
怀胎三月三呀,
茶饭揽得宽,
想吃个酸杏儿,
咬上一两口。
怀胎四月八呀,
娘娘庙把香插,
叫一声老天爷,
保佑个儿子娃。
怀胎五端阳呀,
五子来送灯,
三魂儿七魄儿,
去上奴的身。
怀胎六月六呀,
想吃肥羊肉,
韭菜角角呀,
合下点牙猪油。
怀胎七月七,
想走娘家去,
见人就打听,
不见娘家人。
怀月台八月八,
西瓜挽月芽,
西瓜儿芽芽子,
奴家不用它。
怀胎九月九呀,
娘家往回走,
有心呀不回去,
恐怕墩大雪。
怀胎十月整,
怀得肚子疼,
天昏昏,地昏昏,
生下个肉墩墩。
妈妈你出去,
女婿你进来,
或儿子,或女子,
快快报喜去。
有首《报母恩》的歌谣,将女人怀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叙述得更为直观生动,知识性很强。原歌l00余行,现截取一段:
娘怀儿一个月提心吊胆,
只恐怕有差错如临深渊。
娘怀儿两个月草上露水,
茶不思饭不想百病来缠。
娘怀儿三个月形容改变,
每日里头难抬昼夜难眠。
娘怀儿四个月四肢生长,
一时阴—时阳心神不安。
娘怀儿五个月五脏发现,
腰膝酸腿脚软痛苦难言。
娘怀儿六个月心慌意乱,
三分人七分鬼如坐刀山。
娘怀儿七个月刚分七窍,
食娘肉饮娘血腹疼不安。
娘怀儿八个月八宝长全,
坐不安睡不安心似油煎。
娘怀儿九个月就要分娩,
周身的骨与肉如似刀剜。
娘怀儿十个月才见儿面,
赤条条血淋淋抱在怀间。
说不尽娘怀儿十月之苦,
养育恩不平常重如泰山。
旧时,女子到了十六七岁,就要出嫁。传统戏曲和传统民歌中,往往把这个年龄段的少女称为“二八粉佳人”。从现时的观点来看,年龄尚小,但那时民间已约定成俗,因此有“女大不可留,留下结冤仇”的熟语。这方面的歌子在陇东民歌中很显眼,如《二姐娃害病》、《改春》、《怨爹娘》、《想婆家》等,都是描写了女子到了一定年龄,产生了一定的情愫与憧憬,想做新娘的心理状态。这类歌子大多为喜剧风格:
出 嫁
瓜熟脱了把,
我要到婆家,
吹吹打打把我迎,
我骑上枣红马。
身穿大红袄,
我辫子红绸扎,
绿色裤子红鞋红袜,
活活一朵牡丹花。
一路悠悠风,
我到了婆婆家,
当院里留下个马蹄印,
我成了你家人。
大凡艺术品,高级的总是简单的。《出嫁》仅十来句,简炼优美,将一股喜气洋洋的气氛,和抒情主人公的喜悦心情藏匿于文字之外。它如一幅好的油画作品一样,线条粗中有细,气韵流畅感人。同时在声音(“吹吹打打”)、色彩(“枣红马”、“红绸”、“绿裤”、“红鞋红袜”)、动感(骑马、“一路悠悠风”)、环境(“当院里”)等方面都给人产提供了听觉和视觉思维,并把这些元素总揽相揉,构造出一座漂亮的“小宫殿”。生动的比喻,也是见长之处。姑娘把自己喻为“瓜熟脱了把”,且自我感觉很好,认为经过打扮的她是“活活一朵牡丹花”。歌尾仅用“当院里留下个马蹄印,从此成了你家人”15个字,记录了她的重大生活转折点。“马蹄印”如一个硕大的特写镜头,留给人咀嚼回味的诗意。它,不愧为陇东民歌的上乘之作。
庆阳劳动妇女具有勤劳、善良、疼男人的传统美德,庆阳北部山区一位村妇唱着这样一首民歌,情调深厚,她的贤内助的朴实形象也跃然纸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