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传真 > 正文

兰州5个月路面塌陷18起,原因何在?

12月2日,大砂坪塌陷现场。兰州晨报记者党运摄

原标题:兰州5个月路面塌陷18起,原因何在?

中国甘肃网12月4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 师向东) 11月27日、12月2日,七里河区民乐路西段和大砂坪康泰医院对面接连发生两起路面塌陷。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7月17日南环路民大段发生塌陷至今,兰州市区已累计发生至少18起路面塌陷。频繁的路面塌陷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路面塌陷能否避免?兰州市相关部门又将如何治理路面塌陷?12月3日下午,兰州市城乡建设局邀请省内外多名专家,邀请媒体举行情况说明会,一一解答广大市民对于路面塌陷的种种疑问。

1 塌陷

7月17日至今兰州市发生18起路面塌陷

说明会上,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副处长薛成起通报了近期发生的两起路面塌陷的基本情况。

据其介绍,11月27日上午7时许,七里河区民乐路西段兰州电机厂南侧道路路面发生塌陷,面积约60平方米,深约7米,一根路灯杆沉入空洞处,两根天然气管道(DN250、DN200)悬空,一根混凝土弱电管道、一根雨水管道和一根DN300自来水管道断裂。事件造成该区域3家供热锅炉和1200户居民天然气停气,700多户居民停水,由于该区域周边为企业厂房、仓库,塌陷对交通影响较小,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抢修作业已进入尾声,计划于12月3日晚全部完成。

12月2日上午7时30分,城关区大砂坪康泰医院对面公交车站人行道旁的街头空地出现塌陷,塌陷区域长约6米、宽约7米、深4米,一辆载货车辆陷入其中。塌陷处无自来水、燃气、雨污水等管线。尽管此处塌陷位于人行道红线之外,但市政工程管理处仍迅速进行抢修,已于当晚回填完毕,12月3日进行混凝土浇筑并铺筑人行道砖。

记者梳理相关资料发现,自今年7月17日至12月2日,经媒体报道的市区路面塌陷至少有18起。其中,南环路民大段东向西车行道于7月17日、7月23日连发两次塌陷;8月23日,一天内城区发生4起路面塌陷。

2 探因

湿陷性黄土地质和地下管网老化是主因

据兰州市建设局副局长杨林介绍,12月2日上午大砂坪路面塌陷发生后,兰州市相关部门邀请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郭中泽和该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钱开铸博士来兰,与兰州市城市建设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张国庆、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陈鑫、兰州市市政公用工程安质监站高级工程师王为助、兰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剑锋等省内专家组成专家组,对2处塌陷现场进行走访勘察,探讨导致塌陷的原因以及可行的防治措施。

郭中泽认为,兰州市路面塌陷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的迅速发展和扩大,造成基础设施跟不上去,进而导致部分路面塌陷。据其介绍,兰州市区地处湿陷性黄土地区,从地质专业角度来说,兰州市区的黄土是在自重条件下也会湿陷的黄土,“地质环境相当差”。近年来,兰州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但是很多区域仍在使用过去的老旧管网,但受种种因素限制,地下管网并未得到扩建,原有的管网也缺乏有效维护,既有管网超负荷运转。而地下管网的渗漏和浅层地下水的改变,引起黄土湿陷,最终造成路面塌陷。

陈鑫也认为,兰州市区频繁的路面塌陷,是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网严重老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据其介绍,兰州市彭家坪等区域的地质条件甚至达到III级(严重)或四级(很严重)自重湿陷,“在自重条件下也会湿陷”。兰州市区现有的污水管网长度达到上千公里,但从2006年至今新建的还不到300公里,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让超期服役的老旧管网不堪重负。

记者了解到,兰州市地下给排水管网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管道超期服役,老化严重,渗漏问题时有发生,对路基路面带来严重隐患。

另外,近年来兰州市实施的轨道交通、建筑工程、管道改造等各类工程对地基结构、地下水文等造成的扰动,也是导致路面塌陷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3 应对

应加强管网排查维护及时消除隐患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内外无数城市的发展历程中,路面塌陷与城市的发展始终相伴。如日本东京在20多年前每年大规模地陷超过20次,地陷的主因是地下空洞化。而多年研究地陷问题的专家认为,地下空洞化难以预防,但可以通过严密的勘察及时发现,在形成地面塌陷前未雨绸缪。

在郭中泽看来,只要在湿陷性黄土地质这种不适合居住的环境下继续发展,“路面塌陷未来还会继续发生”。他认为,与国内一些城市的岩溶塌陷相比,兰州地区的路面塌陷并不严重,只要措施得当,就能得到有效治理。“比如兰州市引进的2台探地雷达车,已经对数十公里的路段进行了探测,排查出了多处地下空洞,并及时采取注浆等措施进行了处理。”据其介绍,下一步兰州市还将引入管网机器人,对地下管网进行普查。

钱开铸认为,兰州市建设部门应该加强与国土、地矿等部门的合作,在市政工程开建之前做好地下的勘察。同时,应该采用管道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地下管网、特别是老旧管网的排查,对破损、渗漏的管网及时修复,在引发塌陷前就及时消除隐患。

陈鑫则认为,兰州市应该从现在开始,根据建设年代对地下管网进行分类,每年将一部分老旧管网的更新维护列入城建计划,将这些塌陷隐患进行存量控制、逐步消除。

4 措施

制定应急处置办法组建应急处置专家库

据杨林介绍,为做好市区道路地质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兰州市建设局起草制定了《兰州市城区道路地质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今年9月8日经兰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核通过。该《办法》明确了各部门在路面塌陷实践中的职责,建立了相关应急和责任机制,确定了由兰州市建设局牵头、市政工程管理处具体实施的应急抢险体系。

兰州市建设局还邀请西北市政设计院、兰州市城建设计院等多家省内甲级科研院所的道路、给排水、燃气、热力、结构等方面的15名专家,组建了兰州市城区道路地质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库,根据具体情况,邀请专家协助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雷达探测处置地下空洞选配专业抢险队伍

今年8月28日、29日,市政工程管理处购置的2台探地雷达到位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完成张掖路、酒泉路等138条道路的探测,已探出并成功处置5处地下空洞。兰州建投集团、兰州市轨道公司也已完成南环路、轨道交通沿线的探测。

市政工程管理处通过招投标选配了3支道路地质安全突发事件专业抢险队伍,该处及四区市政所也组建了抢修抢险队伍。

建立城区道路安全预警地理信息系统

兰州市建设局已报请市政府,拟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建立城区道路安全预警地理信息系统。利用雷达技术对市区道路全面进行地下空洞(包括路面脱空、大面积土质疏松)探测,并利用3S技术,集成高分辨率航空影像、地形数据、城市三维模型,建立基于三维环境的道路安全预警地理信息系统。该项目计划分2期实施。项目总计探测道路800公里,测线长度6440公里,预计5个月内完成,已于9月8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核。

全面普查地下管线改造供水管道燃气管网

兰州市规划局于2015年开始,对市区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普查,累计完成地下管线物理探测10755.329公里,累计完成测区面积348.9平方公里。同时,完成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

今年以来,兰州市改造供水管道3.261公里、新建3.1公里;改造25座供热站老旧管网144公里;改造燃气老旧管网2公里,新建15.2公里;结合131条道路整治,改造更新排水管网8公里;完成疏浚雨污水管网约720公里。

形成高效科学得力的应急处置体系

据杨林介绍,下一步兰州市建设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将尽快完成主城区所有道路探测工作,组织专家制定方案,及时完成道路隐患维修工作。同时,督促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具体制度,尽快形成高效科学得力的应急处置体系。确保发生城区道路地质安全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完成抢修,并将各种影响降到最低。督促各类市政公用管线产权单位,落实执行好地下管线巡护和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检测维修,发现管线跑冒滴漏等隐患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此外,兰州市还将加大老旧管网改造力度,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同时,将城市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列入2017年城建计划,尽快建成兰州市的道路安全预警地理信息系统。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