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甘肃 > 正文

立下愚公志重振好河山——坚决打赢民勤防沙治沙保卫战

立下愚公志重振好河山

  ——坚决打赢民勤防沙治沙保卫战

省委政研室 省林业厅 省环保厅调研组

武威市民勤县地处欧亚大陆桥的咽喉要塞。自古以来,这片绿洲就像一个楔子镶嵌在环河西、接西域、通欧亚的商贸交通枢纽上,阻隔着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及肆虐,守护着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防沙治沙事关大局、举世瞩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分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明确指示:“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7次深入民勤实地调研,要求民勤坚决打赢防沙治沙保卫战。五年来,民勤27万各族人民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愚公移山、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精神,在1.59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夺取了五战五捷的辉煌战绩,一举逆转和遏制住了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严峻态势,再现了“沙漠绿洲”的壮丽美景。2015年,民勤县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列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

 一、始终抱定一个信念,依靠观念创新凝心聚力,打赢民勤防沙治沙持久战

民勤县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年均降雨量只有113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600多毫米,是降水量的24倍。境内风沙线长达408公里,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同上世纪50年代相比,至2009年,民勤盆地绿洲面积减少了289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占到了全县面积的94.5%,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民勤县域最近距离已不足5公里。民勤生态面临严重危机、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民勤不保,河西难保;河西不保,必将危及全国。省委书记王三运到甘肃工作后的第一次调研就来到了民勤,明确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重视民勤的生态,就是重视人类的未来。”民勤始终抱定决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坚定信念,始终坚守生态保护这条生命线,始终不渝与荒漠风沙进行着殊死搏斗。截至目前,民勤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了230万亩,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2012年提前8年达到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蔡旗断面过境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两大约束性指标。2015年,荒漠化面积下降了4.7个百分点。

一是用坚定的大局观谋划防沙治沙。自觉把防沙治沙放在全局工作中来思考,放在关系大局、关乎生存的战略地位来统筹,放在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大势中来把握,把“生态屏障行动”作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十大行动之一,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厚植于防沙治沙的实际行动之中,以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节水模范县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改进方式方法,为民勤防沙治沙事业增添了动力、注入了活力。

二是用正确的政绩观引领防沙治沙。牢固树立防沙治沙、绿色发展是民勤的第一要务思想,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唯名、不唯利、只唯实,力戒短期行为、短视行为和急功近利,把防沙治沙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纳入全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刚性指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三是用庄严的使命观落实防沙治沙。把防沙治沙作为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试验区的关键之举和应尽之责,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思想,使“不抓防沙治沙是渎职,抓不好防沙治沙是失职”的责任意识在干部思想中深深扎根,实现了防沙治沙理念从“由近及远”的治标措施到“由远及近”的治本策略的根本性转变。

二、全面实施四级联动,依靠体制创新聚集合力,打赢民勤防沙治沙协同战

民勤的防沙治沙不仅是民勤的大事、武威的大事,更是甘肃的大事。全省以民勤为主战场,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机制,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衔接、同向发力、协同作战的防沙治沙新格局。

一是在省级层面搞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防沙治沙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协调机构,建立完善防沙治沙联席会议、定期会商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依据国家《防沙治沙法》,先后编制了《甘肃省防沙治沙规划(2010—2020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防沙治沙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性政策法规,严格控制在沙区内开展建设活动,严格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严格划定沙区植被保护“红线”,推动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依法治沙、科学治沙、综合治沙的轨道。

二是在市级层面注重规划先行。围绕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武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生态安全战略的决议》《生态屏障行动实施方案》《关于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意见》和《严禁违法开荒、打井、在禁牧区放牧、乱采滥伐、野外放火的决定》,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健全完善“国家有投入、企业给赞助、科技作支撑、农民有收益”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以上率下实施干部义务压沙制度,在全市营造了群防群治、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共完成压沙11.7万亩、封沙育林草200多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12.1%提高到了19.7%,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三是在县级层面坚持靠前指挥。民勤县把防沙治沙、保护生态作为安身之基、立命之根,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主要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和带领全县人民始终坚守在防沙治沙的前沿阵地,就像一个“桥头堡”数十年如一日毅然屹立在茫茫千里风沙线上。“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8.11万亩,封沙育林育草60.3万亩,实施工程压沙22.2万亩。较“十一五”末,全县荒漠化面积减少了1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18个百分点。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水面达到22.36平方公里,重现了碧波荡漾、生机盎然的美丽景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防沙治沙的奇迹。

四是在乡村层面实施分兵突击。按照“政府引导、公益支持、项目依托、资源整合、市场运作、农民自建”和“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的原则,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分兵突围、各个击破,着力打通防沙治沙的“最后一公里”,引导沿边沿沙区农户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成功创造并总结推广了条、块、带、网式压沙育林“薛百经验”以及“母亲抱娃娃”的“宋和经验”。

三、广泛推行三种模式,依靠制度创新激发活力,打赢民勤防沙治沙整体战

坚持整体推进、综合施策,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激发各行业各部门的内生动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治沙热情,形成了多方位、立体式、全覆盖的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

一是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模式”。把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并重,探索建立集压沙修路、造林绿化、工业治沙、生态农业、扶贫开发“五位一体”的沙产业发展模式,使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结构合理、生态稳定、经济高效的绿洲生态防护屏障和防沙治沙产业体系,带动和促进了沙区生态脱贫和产业致富。实施了千里沙漠大林带、G569北仙高速公路通道绿化、万亩胡杨林等重点项目,修建治沙道路579公里,建成以光伏发电为主的工业治沙基地2.5万亩,完成湖区生态移民1.05万人。2015年,民勤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19元,全县实现了整体脱贫。

二是深入实施“多元参与模式”。着力完善社会治沙体系,制定出台了《民勤县沙漠承包治理管理办法》《民勤县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治理经营的实施意见》,鼓励厂矿企业和群众承包治理沙漠发展沙产业,累计完成治沙生态林承包经营40万亩,示范推广梭梭嫁接肉苁蓉5万亩。着力营造社会治沙氛围,开展生态文明价值观大宣传、大教育活动,全县上下形成了“干部谋治沙、人人懂治沙、群众齐治沙”的社会氛围。着力聚集社会治沙力量,拍摄《治沙愚公石述柱》宣传影片,运用“治沙英雄”、“治沙劳模”、“治沙能人”的感人事迹激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关心治沙、支持治沙、参与治沙。

三是全面推广“主体生产模式”。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全面推行市委提出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全面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相协调、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衔接的农业生产体系,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以水布局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压减高耗水、低效益作物面积。2015年,来自主体生产模式的收入占到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以上,比“十一五”末提高了45.5个百分点。

四、不断完善五大机制,依靠管理创新增强动力,打赢民勤防沙治沙攻坚战

紧紧围绕关井、压田、节水、封禁、造林等重点任务,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保障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推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

一是建立完善水权水价管理机制。民勤县深入推进水权水价改革,积极推行行政网格化、水权实名制、水电共管、轮次控制等精细化管理,实行“一亩一轮次节约三度电”措施,全面落实地表水、地下水、天上水“三水”联合调度机制,累计关闭机井3018眼,压减配水面积44.18万亩,建成高效节水滴灌农田40.5万亩,推动全县生态配水比例由2009年的8.6%提高到了2015年的22.95%,农业用水下降了33.27%。截至2014年,青土湖旱区湿地达到106平方公里,地下水位上升近1米,提前6年实现了生态治理目标。

二是建立完善生态保护奖惩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民勤县林木植被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自上而下建立责任追究制。制定出台《民勤县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整合使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功能区补偿、扶贫开发等涉农资金,加大特色林果业发展支持力度。实行全县常年禁牧,对违反规定的破坏生态行为,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严防严查严打。五年来,先后对3126人进行了经济处罚,对548名相关责任人给予了行政处分,有10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是建立完善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重点倾斜。通过开展项目合作、以奖代补、以奖促治吸引社会资金,积极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办法,推动了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生态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十二五”时期,全县用于生态治理资金达到10.94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了3.15倍。

四是建立完善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按照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建立党委政府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协商配合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规范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大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力度,建立完善项目实施、运行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制度,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办理程序,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为推进防沙治沙各项任务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

五是建立完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生态立县和防沙治沙纳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实行生态保护和建设政府负责制,严格推行森林覆盖率增长目标考核。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和压沙造林质量终身追究制,层层分解落实任务,层层靠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五、积极培育三大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能力,打赢民勤防沙治沙阵地战

注重发挥沙区产业对农民增收和扶贫攻坚的带动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壮大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沙产业,有效提升了防沙治沙的能力和成效,增加防沙治沙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截至目前,共建成以日光温室、设施暖棚为主的设施农牧业13.33万亩,累计发展酿造葡萄13.85万亩、红枣22.4万亩、枸杞10.2万亩,苁蓉、甘草、锁阳等沙生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14万亩。2015年,全县仅沙产业总产值就达2.8亿元。

一是创新体系服务“三大产业”。加强与中科院寒旱所、中国林科院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科技服务体系,建成甘肃民勤沙产业研发培训中心。成立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和特色林果产业中心,组建葡萄、红枣、枸杞研究所和培训分校,构建了“县有首席专家、乡有首席农技员、村有农民技术员、社有科技明白人”的四级技术服务网络。2015年,从事沙产业的专业人员5000多人,人均从中获得收益近万元。

二是搭建平台助推“三大产业”。搭建“企业+科研院校”创新平台,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沙生中药材深加工技术难题。甘肃集创生态农林科技公司和天津大学开展合作攻关,建成黑枸杞深加工产品“中试基地”,在黑枸杞中成功分离原花青素OPC,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掌握了黑枸杞深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甘肃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标准化“有机肉苁蓉”种源基地3处,自主研发生产了肉苁蓉、锁阳、甘草、枸杞、小茴香等沙生植物有效成分萃取特色高新技术产品30多种,申报认证并获得独立知识产权专利82项,“有机肉苁蓉机械化栽培技术与应用”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三是打造品牌提升“三大产业”。依托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带,建成以三雷、大坝等乡镇为主的精细蔬菜产业带,以泉山、收成为主的西甜瓜产业带,以昌宁、西渠等乡镇为主的肉羊产业基地,以苏武、东坝等乡镇为主的温室林果产业带,形成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数村一品的产业化格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册了“民勤甘草”证明商标,累计申报认证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45个,认证面积达46万亩。民勤县被国家誉名为“中国肉羊之乡”。

壮志未酬志不移,重振河山待我生。民勤的防沙治沙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素有“沙海骆驼、戈壁红柳”之称的民勤人,一定会誓死捍卫“生命之舟”,让“大河环绕、北海扬波”的美丽景色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更大的贡献!

 (执笔:吴安林、柳景武、郑奇、刘芳、王禹皓)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佳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