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市 > 外媒看天水 > 正文

陇南康县3260名返乡创业者给农村经济带来叠加效应

近年来,康县不断改善创业环境,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返乡创业路径,一股返乡创业的热潮方兴未艾。至目前,全县有返乡创业人员3260人,创建较大企业19家,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210家,领办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415家,兴办农家乐及农家客栈302家。引回资金6.35亿元,带动5350名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康县也因此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和“全省新型城镇化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

不变的梦想回到家乡当“老板”

28岁的杨明霞在广州打工7年,在电子厂做过普工,也开过童装店,承包过出租房,最后成为日资企业的主管,每月收入也达到5000元。但她始终有一个不变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回家当“老板”。2015年,随着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成,杨明霞动了回家的念头,恰在这时候,她的家乡长坝镇花桥村被列为旅游示范村,这更让杨明霞坚定了信心。递上一张说走就走的辞职书,杨明霞不但自己回到了家乡,还把姐姐和姐夫也拉了回来。然后毫不犹豫地投入30万元,改建房屋,添置设备,短短三个月,一个集吃、住于一体的农家乐开张了。“自开业以来,每天都有四五桌客人,一月加上客房收入超过10万元,纯收入也有2万多元。”杨明霞高兴地说。

在长坝镇花桥村,像杨明霞这样重新回来外出“能人”还有很多。他们开办农家乐4家,农家客栈10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中坚力量。看似简单的模式却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叠加效应。

返乡创业搭上电商“直通车”

家住周家坝镇成家沟村的何芳,自201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怀揣着走出大山、自主创业的梦想,但是经验、成本等一系列困难让她无所适从。

“恰在这时,康县出台了很多电子商务扶持政策,这让我忽然间开了窍。只要把家乡的宝贝卖出去,不仅能帮助乡亲,还能让自己在家门口挣钱。”何芳说。

说干就干,在电商中心和镇政府的帮助下,短短月余,何芳的小芳特产店就上线了。今天的小芳特产店,已成为一个五钻店。去年仅核桃一项,就销售过万斤,交易额达到24万元。今年她又推出淫羊藿、杜仲、黄芪、菟丝子等中药材,仅四个月就销售12万元。在康县,依托电子商务实现就地就业的“创客”就有2567人。“在外地无论怎么好,但心里还是时刻记挂着家里。再说家乡这几年发展也越来越快,创业环境也越来越好,对我们发展更有利。”这不仅是何芳的心声,更是众多回乡创业者的共同心声。

回乡创业一加一大于二

回乡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而且带动了更多闲散劳动力就业,有效解决了农村就业难题。

回乡创业,有利于优化劳务输出地的人口结构,解决空巢老人无人照顾,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留守妇女生存状况不佳等农村社会问题。

回乡创业,能够均衡地区间产业布局,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使更多的资源向农村聚集,为脱贫攻坚注入新鲜血液。

回乡创业,能够缓解城市的承载压力。因此,如果说过去农民工“一人打工、致富一家”是一种“加法”,那么,“返乡创业、带动一方”就是一种“乘法”。(记者 刘宏洲)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