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旅游 > 秦州文旅 > 正文

天水胜境齐寿山(一)

天水胜境齐寿山(一)

○白尚礼

 

 

齐寿山位于天水市秦州区齐寿镇境内,距天水东南六十华里,古名嶓冢山、崦嵫山、兑山等,是历史名山,也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主峰海拔1951米,起点于秦岭主脉,东西走向。北山诸水为渭河支流赤峪河(南沟河),西山为西汉水之源,东山细流经李子、党川、两当汇入白水江。俗有“齐寿山不大不小,压着三江河垴”之美称,是中华母亲河黄河与长江著名的分水岭。

 

 

齐寿山,相传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地,也是西汉水的源头地,它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纬书》、《山海经》、《尚书·禹贡》、《水经注》、《秦州志》和《甘肃通志》、《天水县志》、《辞海》等,都对齐寿山的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有明确记载,曾留下东汉人班固、郑玄、桑钦及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等著名学者的足迹,也曾留下胡缵宗及蒋廷锡、范振绪和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等多位名人的翰墨,传说中的帝王将相和圣贤墨客,也都不同时期的到这里留有佳话。

齐寿山远看犹如一座天然大冢,故名曰嶓冢山。风光绮丽的自然景象“嶓冢岛浪”有与“麦积烟雨”齐名之美誉。每当朝阳欲出,晨岚尽起于万条深谷巨壑,山下一带烟波滔滔,横云飞渡,天地一色,须臾间天际成为云的世界,雾的海洋,峰的岛屿,此时被清风吹拂,松涛阵阵如闷雷贯耳,浓雾飘浮似惊鸿翩飞,宛若钱塘江怒潮滚滚而来,仿佛大海汹涛波浪翻天,真有壮阔苍茫,身临大海之感,使人心旷神怡,遐思万缕。

 

 

在齐寿山东北脚下,建有一座高大的牌式山门,上覆琉璃碧瓦,四柱相连耸立,正中门额上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于2002年题的“轩辕故里齐寿山”,字迹疏朗明丽,凝重敏秀,笔态奔放热烈。登顶极目,齐寿山在方圆众峰中冠压群峰,高大雄伟,岳镇三江,万壑藏云。山上建有一座慧福寺,据《秦州志》记载:“慧福寺修建于北魏登国元年(公元386年)”。后历尽沧桑,近代建于民国二十八年,经“十年浩劫”又毁于一旦,为弘扬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又于1989年重建,现扩建规模成为山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慧福寺坐落山顶,朝东面西,门楼高大,八卦悬顶,四角飞翘。上悬有金字黑匾一幅,上书“慧福寺”三字。字迹苍劲有力,丰腴跌宕,俊迈刚健,右是鼓楼,左为钟楼,两柱三门、彩绘金饰,描龙塑凤。踏阶而入,西殿进深两间三椽,内塑有开口常笑的弥勒佛祖,玉貌金甲的护法韦陀和各持兵器的四大天王。穿过庭院来到正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屋顶,上布灰筒板瓦,脊卧呼应龙吻,两侧置走兽,大殿正门上悬挂“三江镇岳”巨匾一幅,为著名书法家杜廷楹所书,其笔势遒劲,刚劲沉着,有若虎跃龙腾之韵。正殿内坐有打座莲台,金面金身的古佛三尊,两边塑有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前面有一尊通高1米的白玉观音,低眸平视,和颜善目。南面偏殿内塑有身坐大象的如来佛祖,左右两侧分别塑有坐着怪兽的文殊和普贤二菩萨,表情慈祥,仪容庄重。北面偏殿塑有头插鲜花,身披风衣的三霄坐像,体态俊雅,恬静清秀。

 

 

在山巅东南的谒陵观(又名云台观),《秦州新志》中对其有“上有云台观,下有稍子站”的记载,古时谒陵观石狮把门威严,碧瓦红墙生辉,飞檐斗拱出跳,古观幽深华丽,其建筑风格上承宫殿之辉煌,下开寺观之古朴。相传是唐太宗为给祖茔锦上添花而钦定修建。唐时的谒陵观已毁于历史沧桑的尘埃中,如今又故地重建,坐东面西琉璃亮瓦,雍容华丽,内塑有道教三清,十殿阎君等臻臻金像,栩栩如生,古朴辉煌。

据当地人说,齐寿山曾拥有许多珍贵文物,但在历史的变迁中大多散佚。现藏佛四尊,一尊为北魏石雕佛,一尊为唐代指天指地铜佛,一尊为明代陕西巩昌府徽州大门里中川庙峪沟的信士胡鼎供献的石雕佛像(铭文记载雕刻佛像四尊三尊失佚)一尊为清代铜佛。沿袭数百年的民俗,每逢农历三月二十日盛会,方圆群众云集圣地,逾数万人,游览观光,进香看戏,求子祈福,热闹非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地群众开始在齐寿山大面积的植树造林。近年来,齐寿山被列为国家长防林重点工程后,当地人民广植树木,各类松柏拔地而起,奇花异草满山遍野,古寺幽观点缀苍山,珍禽灵兽繁衍栖息,一派风光绮丽的自然景象又呈现在轩辕故里和中华文化之根的齐寿山上。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