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振峰
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全国都是典型的。
1982年,在甘肃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全国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的先河。
经过30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曾经“苦瘠甲天下”的甘肃,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圆了温饱梦。
然而,众所周知,扶贫越往后,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同步小康,甘肃不能拖全国后腿!2012年以来,我省坚持把全面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加强顶层设计,大胆破旧立新,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转变扶贫开发方式,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理念、甘肃模式、甘肃机制、甘肃状态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甘肃脱贫按下了快进键!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842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31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40.5%下降到去年的15%。这成为甘肃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
甘肃理念,闯出脱贫攻坚新路径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这一系列“家底”让甘肃人“如坐针毡”——
2011年底,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国倒数第一,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三,小康进程全国倒数第五;
新十年扶贫开发,全省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17个插花县区,贫困地区几乎覆盖了所有市州;
……
没有甘肃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甘肃如何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伟大梦想,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宏伟愿景,要有深谋远虑的方略。面对党中央的重托,面对陇原乡亲的期盼,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实施精准扶贫作为顶层设计进行战略谋划,统筹聚合各方面的资源、资金、项目和力量,形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整体合力。
着眼“谁来精准”,2012年的春天,甘肃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脱贫不脱钩,不达小康不脱钩!
会宁县甘沟驿镇钟家岔村村民史治军做梦也没有想到,行动一开始,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就带着被褥住进自己家里。两天时间里,王三运吃着农家饭,睡在热炕头,东家出西家入,与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一起探讨脱贫致富路子,一起在田里推车劳动。他用行动传递出一个信念:“只要我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够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和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联村联户扶贫解困。从千里河西到陇东大地,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干部,背负行囊,下乡驻村,甘肃1.4万多个机关单位、40多万名党员干部,联系帮扶了1.5万多个行政村的101.3万贫困户,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联系全覆盖,铺设和联通了精准“滴灌”的“管道”。4年来,双联行动成为以人为本、功德无量、效应多元、深受欢迎的德政民心工程,日益显现为民富民、惠民利民、干群受益、党群互动的巨大效应,在促进贫困县脱贫摘帽和贫困人口脱贫退出中发挥了力量汇集和支撑引领的巨大作用。
着眼“精准什么”,从2013年开始,我省组织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紧扣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围绕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个不愁”,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六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力破解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突出问题。甘肃,扶贫资源开始向攻坚难点和薄弱环节精准配置,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全面铺开。
随着扶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如何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的能力和效率?
着眼“怎么精准”,2015年,我省出台了“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1”,指1个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17”,指关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农村危房改造等17个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
根据“1+17”精准扶贫方案,甘肃将分两步走:从2015年开始,前三年集中攻坚,每年稳定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后三年巩固提高,到2020年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所有贫困县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紧扣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因村施策,因户施法,从饮水、动力电、交通、易地搬迁、富民产业、教育、卫生、文化、小额信贷、劳动力培训、电商、生态、人才支持等17个方面架设“滴灌”网,促使扶贫政策向特困片带精准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精准聚合。
事不避难者进。渐次推出、扎实推进的三大精准扶贫行动,互相衔接、互为支撑,蕴含清晰逻辑,肩负共同使命。甘肃,用一套纲举目张、总分结合、成龙配套的“扶贫盛宴”,全面吹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决战的号角。
甘肃机制,激发脱贫攻坚新动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从自己做起,带头把精力和心思聚焦到扶贫攻坚大决战上。
甘肃省各级领导深入贫困山区、贫困农户家中走访调研,摸情况,找出路。2013年到2015年,省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队,三年里进行了两次长达三个月的扶贫大调研。仅2015年,在扶贫大调研的基础上,我省先后召开9次省委常委会、2次省委财经领导小组会和7次省委改革领导小组会,深入研究扶贫对策;同时召开党外人士和“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2015年8月至11月,省委还分层次、分类型召开了双联助推、驻村工作队落实、基层党组织保障等8个现场会,研究解决问题,交流经验做法。
树立鲜明的工作导向,发出强烈的攻坚信号。甘肃建立了省委常委牵头联系市州、省级领导包抓县市区的扶贫攻坚工作机制。将原省扶贫攻坚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更名为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双组长,并组建了全省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领导小组,各市县也相应成立了三个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衔接、协调配合的脱贫攻坚组织领导架构。
层层靠实责任,逐级传导压力。去年,我省8名省级分管领导、13个市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22个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都与省委省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扶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军令状。
针对驻村力量分散化的问题,我省聚焦6220个贫困村重组驻村工作队,实现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的“两个全覆盖”。同时,选派1099名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将1728名在非贫困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调整到贫困村工作,提高攻坚力量和一线战斗力。
强化脱贫攻坚“一号”意识,离不开考核指挥棒。我省建立正向激励和惩戒约束机制:明确提出对脱贫“摘帽”成绩突出的市县乡领导干部予以重用,接任者原则上从原班子中选拔,对减贫成效不明显的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
2015年,我省对扶贫开发业绩突出的8名县委书记予以提拔重用、10名县长转任县委书记,对考核“一般”的3个县6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组织调整。
干得好表彰奖励,干不好警示惩戒。甘肃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氛围日益浓厚,各级各界投入扶贫的热情日益高涨,干部群众致力扶贫的干劲日益迸发。一系列全新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纷纷出炉。
扶真贫、真脱贫,要搞清楚“扶持谁”。我省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的识别方法,核实完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数据,进一步夯实了精准扶贫工作基础。并建立了全省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成为全国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试点省份。
为了提高脱贫攻坚精准管理水平,今年,我省又实施了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主要是做到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八个准”、村级作战“五张图”、贫困农户“三本账”。即通过对象识别认定、家庭情况核实、致贫原因分析、计划措施制定、扶贫政策落实、人均收支核查、对象进出录入、台账进度记录等平台“八个准”,挂好贫困人口分布、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贫困人口进出动态、全村脱贫目标任务、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等村级作战“五张图”,填写好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等贫困农户“三本账”,对建档立卡进行全程管理,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倒逼提升建档立卡工作水平。
扶贫开发,需要真金白银。
我省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建立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省级和58个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17个插花县按15%以上增列本级专项扶贫资金预算。
破解脱贫攻坚中资金“条块化、碎片化”管理,“下毛毛雨、撒胡椒面”分配的难题,甘肃搭建资金整合平台,改革资金拨付方式。每年由省整合涉农资金,依据需求清单切块下达到县,重点用于特困片带和贫困村、贫困户。2015年整合省级部门资金440亿元,2016年又整合了568亿元。
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如何用好管好,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为了切实保障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甘肃创新扶贫项目和资金监管机制。修订印发了《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和《甘肃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实施细则》,建立了“责任倒追、一案双查”的追责机制,设立了“12317”扶贫监督电话,筑牢了制度“笼子”。
项目跟着需求走、资金跟着项目走、责任跟着资金走。我省有效防范因项目资金安排“战线长”造成的廉政风险,大幅度减少了资金截留、挪用和跑冒滴漏等现象,让每一笔资金精准地用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户。连续两年,甘肃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绩效被国家评为A级。
甘肃模式,构建脱贫攻坚新格局
依靠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创新要素聚合,形成聚合支撑效应;抓住关键领域,集中发力取得突破。甘肃,打出虎虎生风的精准扶贫“组合拳”,使扶贫开发事业迈入全新的历史阶段。
扶贫不是单打独斗,也不仅仅是扶贫部门的事。各地各部门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深化改革优先统筹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优先倾斜贫困地区,项目摆布优先考虑脱贫需要,脱贫攻坚合力空前凝聚。
基础设施明显改观。村民们盼望的路通了,电来了,水渠修好了,新房盖起来了……现在,全省建制村道路通畅率由5年前的40%提高到8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51%提高到80%;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工程达到94%,电网可延伸地区已全部实现通电;农村危房改造102.8万户。
产业扶贫方兴未艾。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等贫困地区传统主导产业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兴扶贫模式落地生根,成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供养覆盖面逐年扩大,标准逐年提高,一、二类低保对象保障水平超过现行贫困线标准,实现政策性脱贫。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甘肃对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中职教育免除学费并发放助学金、就读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免除学费及书本费;2016年起,将对全省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省内高职院校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
挪出“穷窝”斩断“穷根”。甘肃有200万人生活在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以加快易地扶贫搬迁为突破口,坚持政策引导,以集中安置为主适当兼顾插花安置,通过跨乡镇、跨行政村统筹协调安置区用地、利用村集体机动预留用地等方式解决安置区用地问题,易地扶贫搬迁12.7万户63.5万人。
缺资金、贷款难,一直是阻碍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拦路虎”。我省激活金融扶贫一池春水。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延伸服务网点、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实现了金融服务网点贫困乡镇全覆盖。在创新和实施了双联惠农贷款、农民资金互助社、农户小额信贷等50多种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去年,甘肃还专门为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量身定做了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
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由银行实行基准利率、按年结息,省财政全额贴息,银行不要求贫困户抵押和担保,资金使用由贷款农户自主选择,是名副其实的“穷人贷款”。每户可贷款1万元至5万元,期限1年至3年。截至目前,已累计为48万贫困户发放220亿元贷款。
想贷尽贷,并不是简单的一贷了之,而是按需定制。对有致富能力的,直接使用贷款。无致富能力的,甘肃探索用市场的办法帮助贫困户学会闯市场,让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等资源资产和无息贷款、精准脱贫等优惠政策,参股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对一辈子都在种地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深沟村贫困户刘月福来说,让他最犯难的就是如果贷了5万元专项贷款,不知道干啥。种了一辈子地,老刘觉得自个没技术、没项目,也没胆,生怕这钱不知不觉就没了。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当地政府帮助他与当地一家食用菌企业签订了协议,老刘以5万元贷款入股,企业安排老刘在菌菇生产车间工作,每月领工资3000元,年底还可分红4000元,贷款到期时由企业负责还款。
“能人”带着贫困户闯市场,一年四季有钱赚。从政府“单打独斗”到全社会“握拳出击”,甘肃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社会力量,创新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机制,建立起定点对口帮扶、东西扶贫协作、双联行动平台、“行业协会”帮扶、“民企陇上行”行动等“五位一体”社会扶贫格局。
广泛凝聚各界合力,奏响扶贫开发最强音。未来五年,中华民族将穿越萦绕千年的小康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甘肃人民必将勠力同心,书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甘肃奇迹,奋力谱写出中国梦的甘肃美好篇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