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纪委分批督办查“蝇贪”
今年前两个月查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208件,处分251人次
“现在,哪个村干部再敢向群众乱‘伸手’,哪个就要栽跟头!”手中紧紧攥着失而复得的钱款,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清水乡王家沟村的村民心中畅快了很多。
在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重建期间,该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孝忠与其他村干部商议后,向16户灾后重建户每户收取3000元保证金,并将这笔钱分发给3户未享受到政策性补贴的重建户。他还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违规将自己纳入贫困户。近日,王孝忠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违规收取的钱款被退回。
这是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督办查处的一个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件。
去年6月以来,甘肃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精准扶贫、土地征收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以及低保救济资金管理使用等七个方面发生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行动,通过督办查处等方式,“灭蚊拍蝇”不手软。去年全省共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998件,党纪处分1361人、政纪处分230人,组织处理203人,移送司法机关170人。今年“拍蝇”力度不减,前两个月全省共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208件,处分251人次,其中党纪处分232人、政纪处分19人,组织处理101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
在专项行动中,甘肃省注重责任链条的延伸与压力的传导。省纪委有关领导带队,对6个市12个县(区)和24个乡镇纪委开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纪律审查情况进行调研,面对面指导核查问题线索。该省纪委还组织4个调研督查组,对8个市州和15个县(区)进行督导,实地抽查。
该省借鉴巡视工作方法,在14个市州和25个省直部门探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各市州、省直部门整合纪检监察机关及派驻机构和组织、审计等部门的力量建立巡察组,面向所属部门及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巡察,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现出“原形”。
针对基层“四风”和腐败典型问题线索,甘肃省纪委建立了重点问题线索转办督办机制。去年,群众举报反映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小马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王红旗在惠农资金发放管理等方面存在违纪行为。省纪委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问题线索之一,交由平凉市纪检监察机关调查。调查发现,小马村将近年来发放的209.6亩集体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共计23万余元,挂在王红旗等6人名下,其中21万余元已用于村务支出。王红旗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账面结余违纪资金1.9万多元被追缴。
据统计,甘肃省纪委去年对5120件反映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逐一甄别分析,评估筛选,按照一个县(区)至少一件的原则,分两批对188件重点问题线索移交督办。目前首批移交督办的89件问题线索已全部查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0人,组织处理18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第二批移交的问题线索部分已经查结。今年,甘肃省纪委借鉴去年的经验,从群众反映的问题中筛选典型线索分期分批督办,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查明不放过、问责不到位不放过。此外,还将组织开展扶贫领域违纪问题专项检查行动,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纪律保障。
该省明确,省纪委督办的乡科级问题线索,直接由市州纪委牵头,组织力量查处,不得再下转;村级干部的问题线索,特别是存在“保护伞”的,由县纪委牵头,组织力量直接查处;省纪委督办事项每月报告一次进展情况,每季度报告一次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要遏制基层腐败蔓延势头,防止基层‘四风’反弹,就要形成上下借力、同向发力、协调联动、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甘肃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王建太表示。
不久前,庆阳市镇原县三岔镇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柳军锋因工作失职导致他人违规领取低保资金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一同被追究责任的,还有3名镇干部。县纪委对该镇包村领导兰宝朝诫勉谈话,责令镇民政干事崇慕云、镇包村干部常永锋作出书面检查。
“出现腐败问题,不但当事人要被问责,相关责任人也要被追责,要让基层党员干部绷紧落实‘两个责任’这根弦。”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晓兰在基层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时多次强调。
在严肃问责推动责任落地生根的同时,甘肃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利用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这一警示利器,向违纪人员敲响警钟。“平凉市静宁县甘沟镇祁川村党支部书记冀森宏违规将不符合条件的农户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0多万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规发放贷款已收回;嘉峪关市人社局原副主任科员王建功利用职务之便,将21.6万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挪作他用,部分用于非法活动,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记者注意到,去年6月以来,甘肃省纪委官网“曝光台”栏目格外“繁忙”,隔几天就会曝光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如此高密度的通报曝光,就是要传达纠‘四风’不松劲、拍‘苍蝇’不手软的坚定决心,让人民群众增强正风反腐的获得感。”王建太对记者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