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西部文化 > 正文

西北十大秦腔名角 将唱响天水伏羲庙大舞台

 

丙申(2016)年天水伏羲庙

春祭伏羲秦腔公演剧目及著名演员介绍

福佑中华——丙申(2016)年天水伏羲庙春祭伏羲秦腔公演将于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公历2月20日至24)日,在天水伏羲庙广场演出。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将连续演出5天秦腔,每天两场,其中夜戏一场。秦腔演出还将邀请以陕西省秦腔演员为主的10名“梅花奖”演员,每日领衔主演。

拟演出的剧目及主要演员是,正月十三日午场戏为《赵氏孤儿》,由谭建勋主演,晚场戏《游西湖》,由齐爱云主演;正月十四日午场戏为《金沙滩》,由李小雄主演,晚场戏《窦娥冤》,由张小琴主演;正月十五日午场戏为折戏专场,其中《探窑》,由卫小莉主演,晚场戏《火焰驹》,由张涛主演;正月十六日午场戏《铡美案》,由李娟主演,晚场戏《周仁回府》,由李小锋主演;正月十七日午场戏《大辕门》由边霄主演,晚场戏《大登殿》,由窦风琴主演。具体演出以当天发布的海报为准。

今年是天水伏羲庙历经十余年的维修,已基本完成庙区三期保护维修工程,为答谢社会各界对伏羲庙保护维修工程的鼎力支持和慷慨捐资的义举,拟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窦凤琴、李小锋、谭建勋、齐爱云、边霄、李小雄、李娟、张小琴、张涛、卫小莉演出。现将这些演员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窦凤琴


窦凤琴,女,汉族,1959年3月出生,甘肃庆阳宁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现任甘肃省秦剧团副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工正小旦,演出的剧种主要是秦腔和眉户戏。

窦凤琴出身于陇东高原的秦剧之家,从10岁起,窦凤琴就跟着父亲走上了秦腔艺术之路,父亲窦富民就是她的启蒙老师。1972年考入宁县秦剧团,主工正小旦。窦凤琴一直是宁县秦剧团的骨干演员,她在每年三百余场演出的“草台”上磨砺艺术功力,通过二十多部优秀传统戏主角形象的成功塑造,从中感悟戏剧艺术的真谛,很快以扮相俊美、嗓音甜润、表演细腻动人而享誉陇东大地。在一年一度的庆阳地区戏剧竞赛活动中,她获取了蝉联四次第一名的杰出成绩。1985年,在甘肃省首届优秀青年演员大奖赛中,窦凤琴脱颖而出,她以一折唱功深厚、声情并茂、炉火纯青的《斩秦英》征服了专家、评委和广大观众,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殊荣。同年,被“拔尖”调入甘肃省秦剧团,成为驰名大西北的秦剧新星。

自1985年调入甘肃省秦剧团以后,窦凤琴虚怀若谷,潜心于艺术修养的提升与深化,竭力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攀登。她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自修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学习艺术理论,学习和借鉴各种艺术表演,多方位充实自己。她潜心钻研秦腔表演艺术,在唱腔艺术上努力创新发展,力求形成大西北庆阳人的传统特色,逐渐形成了专家和广大观众所公认的窦凤琴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

1997年8月,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入围剧目《白花曲》中的胡太后,是窦凤琴多年艺术积累的杰作。作为一部新编大型历史剧,无前人可以模仿,是纯粹的艺术创造;角色性格层面丰富,表现难度很大。可是窦凤琴很好的把握了这个角色,完成得十分出色,全国戏剧界专家和各地同行无不给予高度的评价。《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以及甘肃省内大小报刊,都有专家撰文评论她鲜明的表演艺术特征,即追求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完美结合,高亢而细腻、富于感情变化的唱腔,有程式而不拘程式、用技巧而不显弄技巧的新鲜、朴实的表演风格等等。同年,她以完美的演出荣获了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窦凤琴天赋极好,身段扮相具佳,既有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又有父亲从小严格训练。她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勤奋多思,练就了她路子正、功底扎实、唱腔考究、扮相秀丽、身段优美,表演细腻大方,富有气质。她在秦剧旦行表演艺术方面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的高超表演技巧,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金凤凰”之美称,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秦腔表演艺术家。

近四十年来,窦凤琴曾先后在三十多部戏剧中担任主演,成功塑造了三十多个舞台人物形象。代表剧目包括:传统剧目《斩秦英》、《火焰驹》、《窦娥冤》、《五典坡》、《铡美案》、《回荆州》;新编历史剧《白花曲》、《梨花情》、《麦积悲歌》和现代戏《红灯记》、《朝阳沟》、《思源》等。

1993年被选为甘肃省第七届政协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国第七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95年被文化部和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荣获全国梆子戏调演优秀表演奖;1997年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8年连任甘肃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同年入选甘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2000年在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荣获优秀表演奖;2002年在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3年在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东华杯)中荣获最佳演员奖;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荣誉称号;2009年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009年在第六届敦煌文艺奖评选中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艺突出贡献奖;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选为甘肃省二十位杰出女性之一;2013年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优秀表演奖;2014年被续聘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014年荣获甘肃省戏剧大省建设突出贡献奖。

 

二、李小锋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主席,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中国戏曲学院秦腔研究生第一人。

主攻文武小生,先后在《白逼宫》、《周仁回府》、《劈山救母》、《打柴劝弟》、《花亭相会》、《盘肠战》、《寇准升堂》、《平贵别窑》、《彩楼记》等几十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2004年3月赴台湾参加两岸三地“独挡一面”戏曲艺术节,主演根据德国名著改编的秦腔《浮士德》,荣获“最佳表演奖”。

除表演外,先后出版《美的断想》、《李小锋演出剧本唱腔选》等理论专著。2003年10月在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举办个人专场演出,以《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三个精彩折子戏荣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被北京专家誉为“中国戏曲界的一匹黑马”。

 

三、谭建勋


谭建勋,男,秦腔小生、须生。陕西凤翔人。出生于1961年,农历辛丑年。甘肃省秦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在1975年他还是初中生时,因在学校排演的《杜鹃山》折子戏里扮演雷刚一角,而崭露头角,被陕西凤翔县艺校破例特招,随后才有幸踏上专业唱戏的路子。要不是当年县文教局长吕忠先生识才爱才,执意把谭招进已经开学一个学期的县艺校,他也许和秦腔的缘分就此而终结。1978年在甘肃省靖远秦县剧团工作。主工小生、老生。谭建勋戏路很宽,小生、须生都能演,他的《斩姚期》不论做工还是唱腔都堪称精品,他做派稳健大气,唱腔很有感染力。还在《周仁回府》、《赵氏孤儿》、《挂圈圈》、《哭祖庙》、《飞将军李广》等剧目中担任主演。为人真诚敬业。

 

四、齐爱云


齐爱云,主工青衣,兼演刀马旦,师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马蓝鱼。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一级演员,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代表剧目有《游西湖》《阴阳鉴》《郑瑛娇》《杨门女将》《宇宙锋》《打神告庙》《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等。近年来,齐爱云一直潜心于秦腔艺术的传播,西安、北京、深圳、宁波、兰州、长沙、香港、台湾等城市都留下了她的身影。2014年年底,齐爱云还将古老的秦腔艺术带到了美国华盛顿,《打神告庙》《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三出经典折子戏片段,赢得当地观众热烈掌声,马里兰大学的学生们更是被她的艺术魅力所征服。2015年11月,作为陕西代表团中唯一一位秦腔演员,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演出秦腔《天女散花》,有媒体评论说此次展示让秦腔“成为精彩的中国文化符号”。2016年1月,在央视“龙凤呈祥”戏曲曲艺晚会上,演出《郑瑛娇》精彩片段,备受关注,后随陕西省文联、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赴基层慰问演出,将古老的大秦之腔传播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五、边霄


边肖,男,汉族,甘肃庆阳人,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陇剧院副院长,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两度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获得者,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会员,甘肃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艺突出贡献奖,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555”拔尖创新技术人才,甘肃省文化艺术界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一级领军人才,甘肃省文化艺术高评会专家,甘肃省德艺双馨艺术家。

代表剧目有:《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西狭长歌》《周仁献嫂》、《麦积圣歌》、《百合花开》、《八件衣》《敦煌魂》、《苏武归汉》、《敦煌恋》、《梦回陇西堂》、《坐楼杀惜》等。

曾八次荣获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青年演员大奖赛表演一等奖;第一、二、四、五、六、七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甘肃省文化艺术“银飞天奖”;首届中国“红梅奖”演唱大赛一等奖;中宣部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领衔主演的《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获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两次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奖。

 

 

六、李小雄


李小雄,男,汉族,主攻文武须生。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宁夏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兼秦腔剧院院长。

他戏路宽广,扮相俊美,嗓音洪亮,表演大方。代表剧目:《狗儿爷涅槃》、《庄妃与多尔衮》、《花儿声声》、《斩姚期》、《野猪林》、《金沙滩》、《宝莲灯》等。曾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首届、二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优秀表演特别奖; “金孔雀”优秀表演奖等。

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李小雄一直挚爱秦腔表演艺术,真情投入、付出不计回报,并以赢得观众的热爱为最高目标和最大的满足。他台风严谨、表演洒脱、刻划人物性格准确到位,并以扮相英俊、文武兼备、唱做俱佳而见长。二十余年的舞台演艺生涯培养了他献身艺术、谦逊好学与追求完美的优良品质以及敢于创新、善于突破的艺术思想。多年的苦苦追求是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鲜花与荣誉,更使他赢得了观众的掌声与青睐,并使他成为宁夏各族人民喜爱的、西北地区极有影响的优秀青年秦腔演员。

 

 

七、李娟


李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副团长,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一。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委员。

1993年被评为陕西省首届秦腔“十佳”演员;1996年被陕西省文化厅、省文联、省剧协联合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2006年荣获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主工刀马旦、正旦,谙熟秦腔、眉户、碗碗腔等陕西剧种。先后在《盗草》、《杨七娘》、《三娘教子》、《杀嫂》、《打路》、《盘店》、《樊江关》、《隔门贤》、《打神告庙》、《留下真情》、《迟开玫瑰》、《大树西迁》、《铡美案》、《王宝钏》等十余部本戏与折子戏中担任主演。通过对各种人物的饰演不断拓宽戏路,文武兼备,唱做并举,做功准确、干净、利落,唱腔激情饱满,音高气朗,腔圆韵长,高亢嘹亮,风格鲜明,人物刻画淋漓尽致,受到众多学者、专家及观众一致赞誉及认可,《盗草》、《杀嫂》、《杨七娘》被誉为精品。先后荣获中国首届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陕西省首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陕西省青年演员大赛“易发杯”优秀表演奖,全国“金三角”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全国“梆子声腔汇演”表演奖;《王宝钏》荣获陕西省第七届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同时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96春节戏曲晚会”,首届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亚运会、香港“地方戏曲展”等国内外重大演出活动。曾出访芬兰、荷兰、德国、法国、比利时、伊朗、台湾等欧洲国家和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受到国内外朋友高度赞扬,享誉海内外,被誉为“西北第一靠”。

 

八、张小琴


张小琴,女,汉族,陕西长安人,中共党员,生于1969年9月,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兰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大剧院戏曲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在近三十年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张小琴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代表剧目有《唐太宗嫁女》饰演长孙皇后、《窦娥冤》中饰演窦娥、《金鳞记》中饰演假牡丹、《双罗衫》中饰演苏妻、《铡美案》中饰演秦香莲、《龙源》中饰演女娲、《杀狗》中饰演焦氏、《打神告庙》中饰演敫桂英、《劈棺》中饰演田氏、《剌蚌》中饰演廉锦风、《秦女将军》中饰演秦女将军、《曹操与杨修》、《黎秀芳》中饰演黎秀芳、《夏雪》中饰演窦娥等,其中部分剧目曾随中国戏剧家协会赴香港慰问演出。所演剧目在甘肃省内外戏剧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受到了观众的普遍好评,也赢得了很多奖项。 并广泛参与群众性文化生活。无论是每年度的下农村、厂矿商演,还是“黄河风情周”、“文化三下乡”、“春节庙会”、“千台大戏送农村(社区)”等工作都身先士卒,演出足迹遍布兰州本市及省内周边地州县市等地,累计演出场次达数百场,每一场演出都用自己深情的表演、敬业的精神感染了众多观众,好评不断。所主演的多部剧目曾录制光碟出版。

 她的获得国家级奖项有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一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荣获第六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特别表演奖、荣获第七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特别表演奖。

 

九、张涛


张涛,生于1972年,陕西临潼人。国家一级演员,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三意社分公司党支部书记,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协会常务理事,西安市剧协常务理事,西安市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

张涛1985年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秦腔表演班,主工小生。1991年毕业分配至西安市秦腔二团(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工作至今。张涛勤奋好学,艺术素质较高,唱、做、念、舞基本功扎实规范,有一口天生的好嗓子。声音高亢、亮丽、清纯、圆润;唱腔注重韵味,悦耳动听;念白字正腔圆,顿挫分明;表演身段稳健、飘洒、优美、大方,继承了秦腔表演艺术家“苏派”艺术创始人苏哲民、苏育民先生的演唱和表演风格,是秦腔界不可多得的艺术尖子。

先后担纲主演的剧目和塑造的舞台艺术角色有《火焰驹》中的李彦贵、《三休樊梨花》中的薛丁山、《狸猫换太子》中的陈琳、《三滴血》中的李遇春、《状元打更》中的沈文素、《回荆州》中的赵云、《曲江烈马》中的薛平贵、《少帝轶事》中的赵显、《金沙滩》中的杨五郎、《造俑记》中的石秀、《天山民警》中的赵新民、《郑瑛娇》中的徐湘、《打柴劝弟》中的陈勋、《杀狗劝妻》中的曹庄、《杨贵妃》中的李隆基、《大明宫》中的李治、《七步诗》中的曹植、《杀嫂》中的武松、十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中的陈琳、现代戏《花儿声声》中的眼镜、首部秦腔数字电影《十五贯》中的熊友兰、数字电影《寒窑记》中的薛平贵、数字电影《花儿声声》中的眼镜。所演剧目《火焰驹》《狸猫换太子》《三滴血》《曲江烈马》《鬼怨杀生》《少帝轶事》《金沙滩》《天山民警》《打柴劝弟》《晋信书断案》《郑瑛娇》《杀狗劝妻》《寒窑记》《十五贯》《七步诗》等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新疆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录音录像播出。

2000年参加陕西省优秀折子戏选拔赛主演《打柴劝弟》获表演一等奖,同年参加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获优秀表演奖;2002年7—9月新疆乌鲁木齐秦剧团特邀主演《天山民警赵新民》获自治区调演优秀表演奖和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2003年参加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主演《郑瑛娇》获优秀表演奖;2008年参加陕西省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演出《深山访贫》获优秀表演奖;2010年领衔主演《七步诗》获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11年参加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主演《七步诗》获优秀表演奖;2012年7月应邀出演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花儿声声》眼镜儿一角,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获第六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13年10月《花儿声声》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表演奖,同年《花儿声声》荣获全国十大精品剧目榜首;2014年参与演出的《花儿声声》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2015年5月领衔主演《曹植》一举摘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十、卫小莉


卫小莉,国家一级演员,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先后在《水漫金山》、《闹社火》、《妒杀》、《五味十字》、《涝池岸边》、《千树万树梨花开》、《金琬钗》等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荣获陕西省“月季花”地方戏交流演出中饰演云雀获表演奖;荣获陕西省秦腔青年演员折子戏大赛表演一等奖;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优秀表演;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暨纪念振兴秦腔二十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优秀表演奖;中国首届戏曲“红梅奖”金奖;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专栏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