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中国 > 正文

《美人鱼》被传票房“保底20亿” 影业刮起保底“豪赌”风

吹个大气球

周星驰的新片《美人鱼》将于大年初一登陆院线,但电影还没上映,星爷已经收回了投资。该片近期被传出票房“保底20亿”,也就是说,保底发行方给《美人鱼》开出了20亿元票房的天价。不管影片最终票房如何,星爷和出品方已经赚得盆满钵溢。事实上,“票房保底”这种市场行为,如今在电影圈逐渐兴起,影业刮起一股票房“豪赌”风。

天价保底星爷本人都心虚

在当今华语影坛,周星驰最具个人品牌号召力,这一点大概无人质疑。但《美人鱼》的保底票房开到了20亿元,还是令人咂舌。毕竟,内地市场目前只有《捉妖记》和《速度与激情7》超过20亿元票房,其他影片如《一步之遥》《寻龙诀》,虽然也曾豪言要冲刺20亿,但最后均未达成目标。

针对《美人鱼》“保底20亿”一事,影片保底方和和影业和龙腾艺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保底金额并没市场传闻得那么夸张,大约为16亿元至18亿元。参与保底发行的公司不超过三家,保底金额通过和和影业发起成立的一个基金来运作,其他两家保底公司都是这只基金的认购方。

《美人鱼》的投资制作成本约为4亿元左右,按照16亿元至18亿元的保底票房来算,包括周星驰公司在内的影片出品方已经饱赚了一笔。虽然票房高枕无忧,但星爷似乎很焦虑,信心并不足。以前极少参加路演的他,在《美人鱼》全国数十场路演中,全部到场站台,还表现得特别亲民。这次,他还决定在《美人鱼》的营销策略上实行“饥饿营销”,不点映、不看片,全程把片子捂得严严实实。

“今年春节档的大片数量不算多,竞争没有去年那么激烈,《美人鱼》预计能切下最大的那块蛋糕。”电影市场研究专家蒋勇说,但《美人鱼》这么高的票房保底,要实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就是一场市场的“豪赌”。事实上,春节假期虽然会票房爆炸,但不如暑期档长,去年春节档就没有一部影片票房破10亿元。

影片刚开机就已收回投资

眼下电影业正在悄悄流行“票房保底”这种风气,之前已有多起案例。

宁浩导演的《心花路放》前年国庆档上映,北京旅游与中影股份北京发行分公司共同向宁浩承诺,保底票房5亿元左右。最终《心花路放》票房高达11.7亿元,保底发行方成了大赢家。又如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投资5000万元,博纳影业保底3.5亿元发行,票房超过3.5亿元的部分拿40%。该片最终票房6.3亿元,博纳也赚了不少。

冯小刚导演的新片《我叫李雪莲》,目前还在拍摄中,但已经签下保底发行的协议。耀莱影视文化与出品方华谊兄弟、摩天轮文化签订协议,如果该片票房低于5亿元,耀莱将支付出品方2亿元票房净收益;如果票房超出5亿元,5亿元至8亿元部分净收益由耀莱独享。这意味着,《我叫李雪莲》刚开机,就有两个亿净赚到手。

周星驰本人也不是头一回玩“保底发行”,其上一部影片《西游降魔篇》就跟华谊兄弟签下发行协议。当时的保底票房为5亿元,但影片的最终票房为12.48亿元,保底发行方华谊可谓赚大了。周星驰还因票房分红问题,与华谊闹上法庭,多年的合作伙伴算是撕破了脸。也许是吃了上次的亏,这次《美人鱼》还是星爷主动提出票房保底,但价码翻了好几倍,以至于传统影视发行公司望而却步。

“《心花路放》《西游降魔篇》的票房保底数字,看起来很保守。像《心花路放》有黄渤、徐峥和宁浩,又是喜剧类型,票房超出5亿元一点不意外。”蒋勇认为,目前内地票房最好的还是喜剧类型片,保底发行这类影片赢面较大。不过,《美人鱼》并不是周星驰最拿手的纯喜剧,而是玩起了环保和奇幻题材,其市场不确定性很大,天价保底金额的风险也极高。

电影当金融产品未必玩得转

从保底发行方青睐的影片来看,名导演的影片最受欢迎。目前保底发行的片子基本大卖,对赌方全赢。但今天观众的口味变化很快,名导演、名演员也不一定能保障票房,比如姜文的《一步之遥》曾传10亿元保底价,结果票房只有5亿余元。“《一步之遥》上映前的预售做得很好,但后来票房也不好,电影市场还是有自身的规律的。”中国影协电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浩东说,保底发行其实是市场不规范的表现。

在刘浩东看来,“票房保底”容易出现商业上不道德的行为。比如片方与发行公司会相互勾连,进行各种票房造假。发行方会买票房,也就是自己花钱购买首日或首周末的票房,造成票房虚高、排片率高的假象,用假口碑误导观众。特别是如今电商预售泛滥,发行方很容易和电商合作,一起操纵影片的首周排片场次和票房。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心花路放》《西游降魔篇》的保底发行方都是传统影视公司,但这次《美人鱼》的保底发行方名不见经传,作为主保底方的和和影业,一年多前才开始运营。这家公司有基金公司的背景,投资速度快,擅长金融运作。“现在实业不景气,基金公司没地方可去,把电影当作了投资方向。”刘浩东说,资本是投机的,而基金公司的钱又不是自己的,拿来“豪赌”,输赢都没关系。

实际上,现在很多基金公司已经涌入电影行业,完全用基金的方式来做,把电影做成金融产品来营销。“电影产业没那么大,一年也就四五百亿元票房,基金进来后,就会产生泡沫。”刘浩东分析,这种泡沫估计还会持续两三年,但电影还是会回归电影,基金公司的那套玩法未必行得通。

记者 周南焱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刘姗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活在当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