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机制。秦州区成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向上级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认真讨论并解决民族工作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了区、乡、村三级民族工作管理网络,在乡镇、街道安排了民族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干部;健全民族宗教工作应急预警、矛盾纠纷调处、目标管理、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将民族工作纳入全区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与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全区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民族工作格局。
二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秦州区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学习、广播媒体、专家学者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民族政策的学习和宣传,深化了广大群众对党的民族方针政策的理解,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功举办清真食品推荐会,扎实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乡村、和谐学校”创建活动,中城街道伊民巷社区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今年,秦州区又推荐太京镇窝驼村为全省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加强宣传《甘肃省清真食品条例》、《甘肃省清真食品认证通则》、《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天水市秦州区清真食品管理暂行办法》,协调卫生、工商、公安、质检、畜牧等相关部门,定期就贯彻《甘肃省清真食品条例》和《办法》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依法管理工作,提出整改规范的具体措施,依法加强清真食品市场的管理。狠抓了社区民族基础工作,在中城街道重新街社区建立“民族文化阵地”,加大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定太京镇窝驼村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玉泉镇刘家庄、太京镇窑庄为区级整体推进村,娘娘坝镇娘娘坝村为区级示范村,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四是充分发挥社区基层作用。在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社区成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和联系制度,并建立以社区为片和以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居民楼院为点的工作网络;设立便民服务大厅,公开服务内容,简化办事流程,实行跟踪服务,对涉及少数民族居民的服务项目逐一登记,限时办结,实行民政、计生、就业、治安、人口管理、帮困等一站式服务;成立了“四民”服务小组(安民小组、便民小组、乐民小组、康民小组),拓宽少数民族服务载体,解决少数民族群众中最突出的问题;创办由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代表和辖区少数民族代表组成的“少数民族之家”,依靠“少数民族之家” 为流动少数民族同胞在劳动就业、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开展经营培训,提供商机和指导。
五是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全面排查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纠纷,建立快捷的舆情信息监测、上报制度,乡镇、街道每半月向民族宗教部门汇报一次矛盾纠纷调处情况;社区、村组每周向乡镇、街道报送矛盾纠纷解决情况,加强与政法、国保等单位信息沟通,提前排查不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近年来,秦州区有效化解涉及民族问题的各类矛盾纠纷15起,接待来信来访20多次50多人次,有效化解自治巷口清真食品小吃摊位经营户与市场管理的矛盾,协调落实回民公墓用电价格等,维护了全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