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怀助困赤子心
——记大门乡王沟村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温晓科
温晓科,男,32岁,秦州汪川人,2010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秦州区市政设施管理处干部(办公室主任),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任双联行动大门乡长官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现任大门乡王沟村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自全区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温晓科同志心怀儿时对农村的质朴感情,深入王沟村扶贫助困一线,通过实干促进驻村帮扶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在救助大病农户和培育致富产业等方面得到了帮扶村干部及农户的肯定和好评。
沉身农村助成长 贴心援助大病户
作为一名普通的年轻党员干部,温晓科同志刚开始对扶贫工作的宗旨、任务、目标等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需要做些什么;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家中能帮些什么,能够具体为农村做哪些工作,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模糊。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亲身参与、落实贫困村每一项帮扶措施,并吸取借鉴个人挂职大门乡长官村党支部 “第一书记”的农村工作经验,不但使他个人受到了教育和成长,思想上对精准扶贫的认识也进一步得到深化。他逐渐认识到,驻村帮扶就是要沉下身子,去群众家中坐到炕上、拉起家常,仔细看、认真听、多思考,真正了解贫困村、贫困户实际需要什么,自己能为他们脱贫致富帮些什么以后再去努力落实。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夏天他和工作队队员避开农户三夏农忙时节的劳作时间,积极主动串门入户,逐户逐人采集信息,起早摸黑扎实开展贫困户基本情况精准建档,边学习边向群众耐心讲解精准扶贫政策,客观准确摸清贫困户致贫原因,了解农户实际需求和发展意愿,构思脱贫致富打算。
在工作期间,温晓科把睡热炕、拉家常、同劳动作为驻村工作最大的乐趣,与村干部和农户打成一片,建立了良好友谊。他还时刻关心关注着王沟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全力以赴解决一些贫困户的燃眉之急。王沟村贫困户王玉平的小儿子王瑞辉在娘娘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间突发疾病,高烧不断,确诊为白血病,突如其来的病情和高额的医疗费用让王玉平全家不堪重负,仿佛和天塌一样。为了帮助因病致贫的王玉平家庭,温晓科在驻村工作间隙,昼夜不停往返奔波城乡之间为王瑞辉筹集治病费用,上门拜访商家企业寻求捐助,多次联系民政、扶贫、医保等部门争取政策救助,倡议所在单位、双联同事和村民募捐,通过团委微信平台、天水晚报、天之水网、天天天水网等新闻网络媒体向社会募捐,借助政策争取精准扶贫贷款,目前已筹集医疗费用近20万元,王瑞辉骨髓配型成功,已在外地医院实施了骨髓移植手术,正在术后观察治疗。王玉平对他感激的无以复加,但温晓科从未表功喊累,他还经常开导王玉平,“我这点跑路的事不算什么,你是‘顶梁柱’要打起精神、抱好希望,好好给孩子看病,人在什么都在,贫困压不垮我们的脊背!”。同时,他正在为王家沟大病致贫户王亮亮家争取办理社会救助补助资金。原单位同事都问他为什么这么操心费力办事,他说:“我凭着良心做了该做的事,帮了需要帮的人”。村里的群众都这样评价他,“从城里来的年轻人像小温这样朴素和热心的不多了”。
紧贴村情实际 培育富农产业
王沟村下辖王家沟和苏河两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408户1930人,精准扶贫户218户1000人,贫困人口达51.81%,主要经济来源为小麦、玉米、菜籽、马铃薯等农作物种植及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在双联单位市烟草公司的帮扶下,王沟村农耕道路、村级阵地、村路及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但受贫困人口基数大、集体和村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种植养殖技术低及外出务工后劳动力匮乏等制约,脱贫工作难度很大,温晓科掌握了这一情况后,和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一起反复认真研究探讨产业培育工作思路。针对王沟村气候湿润、雨水充足,较为适合中药材种植的实际情况,着重从培育苦参、野生榛子、大棚蔬菜三项种植基地,同时巩固发展核桃种植产业这些方面创路子、下功夫。
首先,借鉴村内党员干部种植经济药材的成功经验,通过流转100余亩土地改良原农作物,先期种植百亩苦参园,惠及农户57户,精准扶贫户44户,增强群众种植信心,逐步引领、带动、推广群众种植药材,逐步打造中药材产业种植基地,实现试点产业转型目标。其次,温晓科在现场勘查王沟村闲置荒芜土地时,发现山林中野生榛子生长较为茂盛且荒坡较多,他留心通过网络查询、咨询榛子的食药用价值、市场行情和种植技术,提出了在2016年计划采购榛子树苗栽植和当地野生榛子树移植的方式人工种植榛子产业发展建议。此外,他在于苏河村民交谈中,针对土地面积较少,川地比重较大、交通便利,村内气候湿润且雨水较为充足,群众发展大棚蔬菜的意愿也较为强烈的情况,提出了适宜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产业思路。他和工作队员通过与村民协商,2016年拟试建设蔬菜大棚40座,通过逐步逐年增加资金投入,扩大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力争实现建设苏河大棚蔬菜产业园目标。在养殖产业发展方面,根据王沟村精准扶贫户中身体残疾、体弱多病、大病缠身人员比重较高,无法参与较高强度地体力劳作的实际,进一步发展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不需要太多人力投入的獭兔养殖业,即适合王沟村脱贫致富实际,又满足了身体残疾精准扶贫户的实际致富方式和要求。在驻村期间,他还积极向农户宣传新的种植观念,联系举办核桃种植技术培训,努力让村民按照科学的方法管理养护村内现有500亩核桃,促进核桃树的生长速度,争取早日挂果取得效益。在温晓科和驻村工作队干部、村干部及群众的心中,王沟村致富产业蓝图已逐渐展开,甩掉贫困帽子的希望也即将实现。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通过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的锤炼,温晓科同志的党性修养、工作能力、宗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年轻同志们都应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怀一颗赤诚之心、牢树一名党员信念、谨记一身工作重担,就不会没入浑噩度日、无所作为的洪流,就会自然而然的践行“三严三实”精神,就可以称之为一名合格的青年党员干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