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字怀瑾,斋号晏石斋,民族,汉,甘肃礼县人,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翰墨书画艺术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注册教师资格证考官,书法教育学会会员,礼县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秘书长,翠微画廊顾问,观音山书画院院士,吴让之书画院会员,瑞缘轩书画院院士,永兴书画艺术协会会员,水寒文学社社员,书法部总负责人,观音山文学社社员,透世文学社社员。
作品多年来参加国内外各类大展赛累计200多次,2013年书法作品获“炎帝文化碑林征稿”二等奖,2014年书法作品入展第七届书法篆刻展电视书法大奖赛”三等奖。荣获全国总工会成立书画展三等奖、“孔圣杯”国际书画大赛二等奖、首届全国“环保杯”书画展三等奖。参甘肃省第四届书画展获精英奖。韩国亚细亚招待展、大田研墨会书艺展,并“西泠百年”全国书法展入展。2015年被评为中美杰出华人,中国书画爱心大使,作品与辞条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当代青年书画家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润格大全》等大型辞书。
种墨书道 见功显心
——王瑜先生书法品赏
张旭光
“神州一条龙,蜿蜒敢山中,世上浑不见,独现在礼县”,这是礼县书法届对王瑜先生的评论,都称他为“礼县书法一条龙”。书法大家大康(康殷)、欧阳中石等前辈多次指导并大加赞赏。
书山有路勤为径。但光凭盲目的自我探索,毕竟事倍功半难见成效,王瑜自费参加了书法函授专业的学习,系统学习了书学理论,有的放矢地强化书法临习,辨析适意的书法途径。得到书法大家大康(康殷)、欧阳中石等先生的亲传,以及书法评论家王玉池、书法家桑介吾等先生的悉心指导。名师出高徒。至此,王先生对书法别有体悟,认识渐深,书艺日进。
细观王瑜先生的行楷书法,清俊悠静,内敛含蓄,却又雅逸畅达,神气恣意,颇有张怀瓘《书议》中评王献之书法“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悠游;临事制宜,从意便适”的意蕴。这样的书法,上承钟繇《贺捷表》,中继杨凝式《韭花帖》,前续鲁迅行楷笔体,端庄却儒雅,清肃又古朴,风秩凝远,萧散有韵,迥异且超拔于时流。
王瑜先生学书,基本走的是唐人孙过庭《书谱》“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知险绝,复归平正”的路子。他初学黄山谷,渐觉内蕴稍欠,不耐琢磨。再学《圣教序》,久之就觉得中和有余。于是,他又开始认真研习米芾欹侧多变的行书,用笔上注意轻重、收放、疏密、反正、大小对比,结合王铎用墨的枯湿、浓淡。继而,再回归自然率意的王羲之手札《十七帖》等,追求超凡脱俗“心手双畅”一任自然的境界。如此一路走来,终于走出属于王先生自己的一条恬淡、古朴、内敛却劲拙的书学道路。
王瑜先生还广泛涉猎儒学、道学、佛学,以及文字学、训诂学、民俗学等,从书法包罗万象的抽象中探究最佳的表达具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还利用一切机会游历名川大山,增识扩见,博学广闻,感悟、吸收自然之“神”、“气”。最终,他感悟:象山川大自然那样兼收并蓄,不加修饰,一任自然。
王瑜先生认为,书法的根脉在文字,现代文字的根脉在大篆。因此,书法者必须学习大篆。人们崇尚大篆的金石味,实质就是崇尚其“高古”质朴的原始自然气息。因而,搞书法不学习大篆,取法并不会“高古”。这对当前人们普遍认识的书法必须由汉隶入手,简直就是一个不小的颠覆。王瑜觉得,以钟繇张芝“二王”为代表的六朝书法,就是从大篆文字进化而来的书法精华。学习大篆,就是最原始也是最地道的“师法自然”的捷径。因而他对钟鼎大篆文字倾注了更大的心血,研究大篆文字的象形、会意美,并实践之于篆刻和书写。他通过篆刻方寸构图中的“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美学原则,结合《易经》的辩证哲学原理,又悟出书法必须注重线条和纸张的阴阳依存关系。而实质上,书法就是墨质线条和白纸之间的相反相成和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由此而产生一系列引起人们复杂联想和情感的“势”,这种“范围无体,应会无方”千变万化的势,就构成了意向万千的书法美。
王瑜先生的草书风格独特。观其作品,眼前或“崇山峻岭”,或“原驰蜡象”,或“老树枯藤”,或“万岁岩石”,尽展“北国风光”。书法大家傅山在《作子示儿书》中言:“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真率勿安排”。
王瑜先生的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书展,并多次获得大奖。面对越来越多荣誉,先生淡然置之。“法无定法,道非常道”,书艺无止境,王瑜先生在淡定的书法实践中将面壁一个十年,再一个十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