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 > 专题 > 正文

海外热议“十三五”:创新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张艺 钟玉岚)近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居于首位。连日来,海外舆论对此高度关注。创新对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未来五年,中国的创新应该从何处发力?新华网独家专访了多位外国驻华大使和专家,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创新是“十三五”规划的核心 是中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老挝驻华大使宋迪·本库表示,创新无疑是“十三五”的核心,因为创新对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发展都相当重要。

    “在新常态下,中国要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新就是很好的引擎”,宋迪·本库说,“我也关注到,中国政府正在全社会倡导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项目,我相信,这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的。”

    在接受新华网的独家专访时,美国的“中国通”、国际投资银行家罗伯特·库恩博士认为,在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中,创新位于核心位置。创新不仅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更是“十三五”规划中一个与众不同、非常重要的课题。

    库恩博士认为,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既可以是科技上的创新,也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社会乃至政府工作当中。创新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库恩博士看来,创新的关键是要不惧怕失败。他说:“创新不怕失败,在创新型社会,失败是试图打破界限创造新事物时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德维表示,“创新”是“十三五”规划中最吸引眼球的关键词。他说,创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帮助人类应对颠覆性变化、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以及创造就业等方面,创新发挥着比以往重要的作用。

    艾德维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要想在未来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更进一步,创新就必须成为未来中国发展重要的驱动力。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首席代表茶山秀一表示,创新在“十三五”规划中非常重要。现在每一个国家都应致力于创新,都在探寻尚未开发的科技前沿。中国科学家数量庞大,日本希望与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进行合作。

    “中国式创新”有潜力颠覆现有全球创新体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中国从数量经济走向质量经济,积极创新非常重要,“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达成,就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郑永年教授指出,创新的含义不仅包括技术升级,还包括通过现在所说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培养下一代企业家等多个领域。

    印中美研究所国际商务研究室主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新加坡欧盟中心客座研究员丹·斯坦博克认为“十三五”规划中的创新堪称“中国式创新”,它将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创新。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正致力于为普通人提供可负担的创新产品,而非专供特权阶层的昂贵玩物。而且他相信,“中国式创新”有潜力颠覆现有的全球创新体系

    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者胡逸山认为,创新和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创新该从何处发力呢?胡逸山指出,创新需要双向进行,这包括创新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中国不仅可以引进一些国外成功的创新案例进行研究和学习,更要将自己创新的成功经验“带出去”,如阿里巴巴等网络公司的成功经验等。“引进来”和“走出去”双管齐下,才能使创新真正落实下来。

    瑞士欧亚思国际构想集团总裁,世界经济论坛亚洲区前主管弗兰克·里克特认为,“十三五”规划建议将创新置于重要位置,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做法,因为创新是一项需要长期从事的工作,并且要辅以相应的财政扶持机制。里克特说:“创新需要独特的思维模式,创新不惧失败,因为失败可以更大激发人们创新的能力。随着中国教育的普及,我们未来将看到有很多中国人有能力开展创新。”

    罗伯特·库恩:创新是“十三五”规划的核心

    艾德维:中国经济转型正扬帆起航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