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正文前:
音速比光速慢,但声音比画面诚实。耳朵,识声响、辨方位,对声音中的情感表达尤为敏锐,《骚大人的耳朵》重磅上线,不敢影响你的判断,只是尽可能提供另一种声音识别方案,读懂另一些隐藏的表达。
《剧院魅影》剧照
翻看《剧院魅影》的豆瓣评论很是让人惊讶,不少热爱音乐剧的国内观众为了它不惜追到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这很是让人欣慰——咱们身边不是只有热衷扫金店的大妈。
本月17日,《剧院魅影》在它诞生近三十年后,将第一次来到北京,在这之前,它只在2004、2013到过上海,今年9月22到10月25日来了广州,很难相信,作为国内的演出重镇、文化中心,北京和《剧院魅影》的这次拥抱,竟然来的这么晚。
当我们在太多影像资料里,见识到这部被盛赞为“假如一生只看一部音乐剧,这部肯定是毕生之选”的作品之华美、震撼,再去讨论它的舞台、音乐、表演未免显得有些过时,《剧院魅影》为什么能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有的当然不止这些。
美女与野兽的经典故事核
住在巴黎一家剧院地下迷宫的“魅影”——一个带着面具,容貌惊悚的天才,爱上了剧院女演员克丽斯汀,“魅影”暗中教她唱歌,帮她上位成女主角,他深爱克丽斯汀,后者却爱着剧院经济人拉乌尔,由此,在剧院中引发了嫉妒、追逐、谋杀。
“怪物+美女”的搭配,在西方的文学、戏剧作品中,简直与“梁祝”、“花木兰”这类“手足变爱侣”的中国文学、戏剧万年梗一样多。不信你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格林童话中的《青蛙王子》,源自法国古老传说的《美女与野兽》、甚至近期拍了《捉妖记》的许诚毅之前参与创作的《怪物史莱克》,从中,你一定能感受到西方剧作人对这类题材的孜孜不倦,“怪物”一定能够获得美女的青睐,这原罪式的爱情,早已是西方的经典爱情叙事。
和原版的《格林童话》充满血腥和残酷故事相似,法国作家勒鲁的小说《剧院魅影》也是个暗黑系的故事,我国1933年拍摄的电影《夜半歌声》就是根据该本小说改编,但片中更多的书写了“魅影”科学怪人的色彩,然而,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用它艺术家的眼光,发现了“魅影”还是个作曲家、建筑师甚至魔术师,他放大了“魅影”性格中的多疑、敏感的部分,这让“魅影”对克里斯汀的爱更加深切,韦伯想让“魅影”成为一个生活在不同世界、值得同情的人,创作中他抛除了“魅影”地下世界的玻璃钢铁森林和酷刑室,“为“魅影”留下尽可能多的人性光辉。可以说,韦伯的改编,让《剧院魅影》更为大众接受,有了流行的可能。
但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大团圆的故事呢,“魅影”来去无踪,将道德和人情扔进下水道,尽管观众也会被他对克里斯汀的爱打动,产生希望他们相爱的闪念,但克里斯汀最终还是选择了“好好先生”拉乌尔,幻想再美,也无法取代真实的人生。故事的悲剧性,无法解开的矛盾,“魅影”的下落不明,也让《剧院魅影》的故事常看常新。
音乐剧和歌剧
好听的音乐、热血的舞蹈、精美大气的人物造型和舞美,除了这些,能被苛刻的现代观众奉为经典,剧中少不了易于理解的现代元素。
这些年在国内演出市场上取得好成绩的《妈妈咪呀》、《猫》等,都是题材现代或内容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作品。比起它们,《歌剧魅影》的年代更久一些,这次中国巡演的版本,混杂着老式发音的英文和法文念白,甚至比1986年的首演版更显古旧,当然,有了字幕,这一切不是问题。
而如《阿依达》、《图兰朵》这类历史数百年的古典歌剧,却很少能够像现代音乐剧一样,一演数十场,即便是《图兰朵》这类已经被国内剧院引进,有着地利、人和优势的剧,也不行。
韦伯在一开始就做出了符合这个时代的取舍。出身音乐世家的他有着深厚的古典音乐基因,但他偏不走古典路线,也没有选择现代音乐的严肃派,而是一开始就以通俗、大众的喜好为作为对自己音乐的评判标准,他就像一个产品经理一样,一切以用户为导向。
韦伯的首部音乐剧《耶稣基督巨星》是以古老的圣经故事改编,尽管内容沉痛、主题严肃,但韦伯创造性的加入了轻音乐、摇滚乐,这并不难以理解,想想2012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就能知道英国人有多么爱摇滚。
这充满现代感的编曲让歌曲变得更加活泼、通俗、易于传唱,电声乐器的加入让音乐剧加强了时代感和表现力的同时,更让音乐剧成为20世纪以来最具活力的音乐、舞台艺术。单是《歌剧魅影》中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就诞生了许多个版本,其中芬兰国宝级剧院金属乐队Nightwish的翻唱版即便直接丢进音乐剧中也不违和,可见这个唱段原本就有多硬,有多摇。
从《歌剧魅影》的编排,可以看出韦伯对古典、现代音乐形式的取舍,剧中,原本作为剧院首席女高音的卡尔洛塔为纯正的花腔女高音,取代他的克里斯汀的唱法则介于流行和古典之间,结合剧情,就像是韦伯在通过他的角色向早期质疑他的音乐评论家们示威:洗洗睡吧,这是我们的时代。
在韦伯的引导下,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鸿沟被模糊掉,《剧院魅影》成了跨界的典范。
真爱不死
作为韦伯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韦伯还创作了《猫》、《日落大道》、《艾薇塔》),《剧院魅影》到现在已经演出了超过一万场,全球累积票房超过56亿美元。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你一定会从中发现,这不可能是一只乐团刷数据就能做到的。每个国家、每个阶段上演的版本演员阵容是不同的,比如这次的中国巡演的“魅影”扮演者Brad Little,近年来一直在亚太区巡演,观众此前在上海,或是在台湾、香港看到的版本,均为这位绰号“小面包”的演员扮演,而女主角近年则更换了多位。但不管是哪个版本,只要是正版,他们都属于韦伯旗下的“真正好集团”,品质不用担心。
当然,也有观众认为这次《歌剧魅影》中一些演员的某些唱段没有处理好,但对于每天一场或两场的演出频率来说,本人认为这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瑕疵,也是现场表演和人声表演魅力中的一部分,对么。
就算是找来被乐迷们奉为经典的《剧院魅影25周年演出》或是1986年的首演版来听,也未见得有多么完美。
说来也巧,看完9与24号的演出,住进了广州花园酒店,3年前,就是在这家酒店,有幸采访了莎拉·布莱曼,这位著名的“月光女神”、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演唱者,正是韦伯的前妻,也是1986年《歌剧魅影》首演版的克里斯汀扮演者,想起这件往事,两个克里斯汀在脑中交织,突然很感慨,铁打的剧院,流水的演员,如今的莎拉·布莱曼在韦伯的眼中,究竟依然是克里斯汀,还是成了卡尔洛塔?
2010年,韦伯推出了新的音乐剧《真爱不死》,其实就是《剧院魅影》的续集,故事设定为“魅影”消失十年之后,女主角克里斯汀应邀前往纽约科尼岛的游乐园表演,她与先生与小儿子一起前往,但她发现邀请者竟然是“魅影”。
即便韦伯声称对这部作品很是满意,但依然有人认为这是狗尾续貂之作,不管商业还是艺术,它都远不及《剧院魅影》成功。
但我很喜欢这部续篇的名字——真爱不死。
骚大人代表作——
《骚大人的耳朵:窦唯新专辑 丢了人气接了仙气儿》
《贵圈:一场演出背后的九九八十一难》
《贵圈:不再五毛钱!国产片特效现状调查》
《贵圈:揭秘部队文工团生存现状》
《封面人物 郎朗:一个中国琴童的世界级成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