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十一”期间,青岛的“天价虾”无疑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门的话题,一时间,“好客山东,宰客青岛”的调侃充斥了整个网络。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东亚文化之都、中国制造业名城……一个个头衔让青岛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让到访者迷失,人们不禁要问:“青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
时间回到1998年12月,国家旅游局在这一天下发了《关于命名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通知,青岛成为首批入选城市。
其实,从1995年起,青岛就开始积极筹备、规划旅游产业的发展。1997年,青岛政府斥资1.5亿元完成了对前海一线和中山路的美化。随着五四广场的建成开放、佳世客购物中心的开业,在巨额投入的同时确实在地域上拓展了青岛的城市范围,也使得青岛商圈的东移成为了发展趋势。
据统计,2007年青岛旅游总收入首次占青岛全市GDP的10%,此后更是逐年上升,到2014年已经达到了12%。
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面积的城市规划往往集中在青岛的沿海区域,青岛不同城区间的发展无论在基础设施、市容市貌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42岁的出租车师傅王斌是一位典型的老青岛,操着满口“海蛎子”味的胶辽官话。他对无界新闻(微信ID:wujienews)记者介绍到,“都以为青岛下水道有多神气,可下雨的时候你开车向里面走,就知道了——青岛就是一块‘镶着金边的脏抹布’。”
事实上,“镶着金边的脏抹布”的说法在青岛广为人知,这个金边指的是环境整洁、风景优美的前海一线,而相对靠北的城区则形成了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尴尬局面。
王斌接着说道:“青岛那些好看欧式风格老房和商业区主要集中在老市区和东部,外地人来青岛除了常住的,一般是不往里面走的。这也好,只看到了青岛好的地方。”
青岛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相关地区进行了规划、改造,甚至将老四方区合并入市北区,为的就是实现资源整合,以便更有效率地发展,但区域间发展的差距显然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此外,青岛市对于非沿海地区的旅游规划也有着明确的定位,青岛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言庆向无界新闻(微信ID:wujienews)记者介绍,“2013年时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曾出台了青岛旅游总体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沿海一线旅游拥堵和北部旅游边缘化问题。要让大家知道,青岛不仅有着美丽的前海和崂山,也有着工业文明和遗址公园。”
曾有青岛本地媒体评论,“如果仅在‘金边’上缝缝补补,却不下工夫改造脏乱差的‘抹布’,恐怕很难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本次的“天价虾”事件就恰恰发生在青岛市市北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脏抹布”地区。可见,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不单单是文字顺序的转变,更应该是城市管理者思路的转变。正如张言庆说的:“旅游城市靠面子,城市旅游靠里子。”
从“工业纺织”到“工业旅游”
如果从产业结构来分析,直到2013年,青岛服务业GDP占比才刚刚超过50%。别说是世界上那些知名的旅游城市,就是对比韩国大邱、美国长滩等青岛友好城市,青岛的第二产业占比都显得过高。这从侧面说明了,青岛旅游产业相关配套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游客人数的增长。
事实上,在计划经济时代,如多数地区一样,旅游并不是被重视的主导产业。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教授刘文俭在接受无界新闻(微信ID:wujienews)采访时谈到,纺织业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青岛绝对的支柱。一战后,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外资本进入国内,逐步形成了由日商垄断的“九大纱厂”,建国后九大纱厂被收归国有,这就是老青岛市民所熟悉的国棉一厂到国棉九厂,青岛纺织业也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
80年代改革开放后,纺织业逐渐向江浙转移,青岛的纺织业也开始逐渐没落。到今天,曾经的九个国棉纺织厂都被并购重组,甚至破产,已难觅其踪。
但计划经济体制仍给青岛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一直以来青岛的市北、李沧等地区都带有强烈的传统工业遗存。终于,城市管理者思路的转变,才使得青岛的产业转型初见成效。
2012年4月,青岛市党政考察团先后到宁波、杭州、苏州、南京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市委书记李群在考察总结会上谈到,在国内外环境相同、国家给予的政策相似甚至我们更优的背景下,青岛的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县域经济等方面都与这些城市有所差距,而造成这些差距的最重要根源就在人,在人的思想。主要表现为自满自足,自私自利,自怨自弃,自说自话。
同年4月,青岛老国棉六厂搬迁至胶州,这个有着88年历史的厂区退出舞台,令很多老青岛人感叹几代人记忆终结。随后,这处老厂区被改造成为“青岛国棉6虚拟现实产业园”并对外开放,成为一处游览景观。
同时,青岛旅游总体规划中也针对自身特点作出了“工业旅游”的规划:要整合体现青岛近代工业遗产的厂房、车间、机器、办公楼、职员宿舍等代表性建筑,以及机械、工具等设施,挖掘青岛的历史工业文化内涵,建立纺织、机车等工业历史文化博物馆;建立健全产业园区、大型工业项目旅游产品,发展新兴工业旅游,构筑完善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壮大工业旅游产品规模。
从“城市旅游”到“城市金融”
可以说,青岛旅游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旅游业的问题也是突出的,即便是相对发达的市南区,以咖啡、酒吧一条街和商圈,乃至帆船游艇为组合打出“时尚市南”的口号,仍旧是缺乏有亮点的旅游产品来保证持续的客流。
据青岛市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尽管现在青岛游客人数淡旺季泾渭分明的现象有所改变,但仍然是差别巨大。淡季客流量很难保证旅游相关行业特别是一些餐饮行业的正常运营,这也令很多商家抱有在旺季结束前捞一笔的想法。
这位工作人员还提到,青岛市旅游局主要是作为指导部门,在2014年已经将对县、市、区的常规检查及行政处罚权下放县级旅游执法部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权责不明,一些县级工作人员还留有传统思维惯性。同时,旅游监察力量欠缺,功夫不下在平时,在旺季的时候面对涌入的几十万游客,仅凭几位工作人员,很难形成有效监管。
事实上,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完全依赖旅游生存、发展。即使是工业旅游的规划,也只是一个探索,一个基于现状“被迫”开发出的旅游模式。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均属于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但相对于旅游,它们更出名的往往是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正是由于联入国际市场的金融资本,才使得城市的商业运行充满活力。
2014年2月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市长张新起表示,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青岛的一块“金字招牌”。
同年,《新加坡—青岛城市发展全域合作框架协议》签署,青岛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提出与新加坡形成“城市发展全域合作”理念的城市。
2015年6月,青岛—新加坡财富管理与金融合作签约仪式在新加坡举行,力主“山东金改”的山东省长郭树清出席签约仪式。
对于在金融业可能出现违规“天价虾”监管问题,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军表示,青岛市是计划单列市,中央驻青金融监管部门设置比较齐全,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青岛市金融办和各区市金融办还加挂了地方金融监管局的牌子。
青岛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白光昭更是认为,恰恰是发展财富管理,才有助于构建国家金融安全体系:“我们国家对于财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完善,对财富的配置效率还有待提高。因此,受投机炒作和地下金融等因素影响,国内的财富管理面临着正规投资渠道不足、不少理财机构缺乏有效监管、个人投资风险意识薄弱、财富管理水平不高、产品和服务单一等问题。发展财富管理,有利于创造安全稳定的投融资环境和金融秩序,有效避免财富流失和投资损失。”
对于打出休闲旅游、财富管理综合牌,与新加坡发展全域合作的青岛,“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也许这应该成为“天价虾”事件后青岛最值得追问的一个话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